藏花酸在制备治疗和预防脑缺血性疾病的药物的用途

文档序号:33989270发布日期:2023-04-29 14:42阅读:85来源:国知局
藏花酸在制备治疗和预防脑缺血性疾病的药物的用途

本发明涉及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藏花酸在制备治疗和预防脑缺血性疾病的药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1、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是由于血管阻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脑组织损伤的一类疾病,脑部缺氧后会导致严重的动脉压力和ca2+过载,造成脑内细胞的的大量死亡。据调查全球每年有接近600万人死于脑缺血,中国每年死于脑缺血的人数高达150万,由于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伤害及沉重的经济负担,并且该疾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活,当脑缺血发生时,脑部由于血流阻塞会造成缺氧,引发许多病理变化,最终导致细胞出现大量死亡,细胞通讯被隔加剧损伤。目前,脑缺血治疗方式包括血管再通和神经保护药物,血管再通药物因为脑缺血治疗空窗期短和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不明确,发展受到了阻碍,而神经保护类药物很难观察到疗效,而且对于神经细胞的再生探究鲜少有报道。因此,如何通过激活干细胞实现治疗脑缺血是值得研究的新方向,有待进一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藏花酸在制备治疗和预防脑缺血性疾病的药物的用途,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脑缺血治疗方式采用包括血管再通和神经保护药物,治疗效果仍然欠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藏花酸在制备治疗和预防脑缺血性疾病的药物的用途,其包括以下步骤:

3、取西红花的柱头,将其晒干、粉碎,然后超声分散于甲醇溶液中,甲醇溶液的用量为西红花质量的10倍,且甲醇溶液中甲醇的体积浓度为50%~70%;

4、对分散西红花的甲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加热回流温度为70~80℃,过滤合并滤液,将获得的溶液经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多次,得到乙酸乙酯萃取液,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中的乙酸乙酯层,经减压浓缩,干燥,得到藏花酸;

5、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充分溶解于四氢呋喃和丙酮的混合溶剂中,加入藏花酸,在快速搅拌下加入蒸馏水;将所得到的混合物继续搅拌,挥发有机溶剂,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离心后去上清,收集沉淀,经干燥,得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负载藏花酸的微纳米颗粒;

6、所述微纳米颗粒采用剂型为注射剂型或气雾剂型的给药方式。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纳米颗粒通过与生理盐水配置成注射剂型或气雾剂型的药物。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注射剂型或气雾剂型的药物中藏花酸的浓度为5~30mg/ml。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回流的提取次数至少3次,每次加热回流时间为1h。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负载藏花酸时,还添加有bdnf脑神经营养因子。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配置成注射剂型或气雾剂型的药物中bdnf脑神经营养因子的浓度为5~20mg/ml。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充分溶解于四氢呋喃和丙酮的混合溶剂中,加入藏花酸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藏花酸在超声辅助下实现结合,超声波频率为35~45khz。

13、本发明的藏花酸在用于治疗和预防脑缺血性疾病的药物时,可制备成注射剂型或气雾剂型,通过肌肉注射或呼吸道黏膜吸收进入血液,藏花酸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形成纳米粒子,便于吸收并达到作用部位。

14、本发明的藏花酸,在用于治疗和预防脑缺血性疾病的药物时,以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方法,解决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大量凋亡的问题,达到治疗脑缺血的目的。其具有很好的神经类细胞损伤修复功能,通过激活受损皮层和纹状体部位的脑室下区神经发生,促进了神经干细胞的神经元分化,从而修复缺血性中风,以及通过减轻组织病理学形态、神经功能缺损和神经元损伤发挥了神经保护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藏花酸在制备治疗和预防脑缺血性疾病的药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花酸在制备治疗和预防脑缺血性疾病的药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颗粒通过与生理盐水配置成注射剂型或气雾剂型的药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花酸在制备治疗和预防脑缺血性疾病的药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剂型或气雾剂型的药物中藏花酸的浓度为5~30m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花酸在制备治疗和预防脑缺血性疾病的药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回流的提取次数至少3次,每次加热回流时间为1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花酸在制备治疗和预防脑缺血性疾病的药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负载藏花酸时,还添加有bdnf脑神经营养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藏花酸在制备治疗和预防脑缺血性疾病的药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配置成注射剂型或气雾剂型的药物中bdnf脑神经营养因子的浓度为5~20mg/ml。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藏花酸在制备治疗和预防脑缺血性疾病的药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充分溶解于四氢呋喃和丙酮的混合溶剂中,加入藏花酸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藏花酸在超声辅助下实现结合,超声波频率为35~45khz。


技术总结
一种藏花酸在制备治疗和预防脑缺血性疾病的药物的用途,包括:取西红花的柱头,将其晒干、粉碎、超声分散于甲醇溶液中;对分散西红花的甲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过滤合并滤液;将获得的溶液经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多次,得到乙酸乙酯萃取液,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中的乙酸乙酯层,经减压浓缩,干燥得到藏花酸;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充分溶解于四氢呋喃和丙酮的混合溶剂中,加入藏花酸,在快速搅拌下加入蒸馏水;将所得到的混合物继续搅拌,挥发有机溶剂,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离心后去上清,收集沉淀,经干燥,得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负载藏花酸的微纳米颗粒;微纳米颗粒采用剂型为注射剂型或气雾剂型的给药方式。本发明可用于治疗脑缺血。

技术研发人员:谭睿,刘钟情,王昭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