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诊数据生成和展示方法及相应的装置

文档序号:34446514发布日期:2023-06-13 10:52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脉诊数据生成和展示方法及相应的装置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和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脉诊数据生成和展示方法及相应的装置。


背景技术:

1、我国中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是一项独特的诊断病症的方法。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脉象的形成与肺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肺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

2、传统的由经验成熟的医师判定的方法常常存在主观诊断上的争议,虽然目前已经存在基于腕带、压力传感器和气泵模拟中医脉诊时三指加压的指头法的脉诊仪,采集脉搏数据并分析、输出脉诊结果。但是现有脉诊仪存在如下问题:①在确定三指加压位置(寸、关、尺)时需要手动确认或调整,如果通过自动识别会耗时较长,且位置识别不够精准;②仅通过三个手指头对应部位检测,容易造成信息丢失,无法达到中医中“循脉”的要求;③现有脉诊仪的脉象诊断依赖特定中医的基于行医经验的标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难以形成公认一致的判断标准,因而也难以对脉诊仪进行大范围的推广。

3、为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位置判定精准、信息采集全面且标准客观公正的脉诊数据生成和展示方法及相应的装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脉诊数据生成和展示方法及相应的装置,以消除或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更多缺陷。

2、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脉诊数据生成和展示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获取贴合佩戴在被试腕部的腕带上由人工确定的桡骨茎突位置,利用所述腕带内置的光电脉搏传感器测量脉动导致的各点位上的血管容量变化参数;

4、基于所述光电脉搏传感器测量的脉动导致的各点位上的血管容量变化参数,来利用预先建立的三维腕部模型获得桡动脉的形状和脉搏跳动力量,基于所述桡骨茎突位置和预先建立的三维腕部模型确定关脉位置、寸脉位置、尺脉位置和桡骨头位置,其中,所述三维腕部模型包含人体桡动脉、桡骨和尺骨的位置关系参数和血管容量变化参数与脉搏跳动力量的数学关系;

5、利用三维可视化展示模型来可视化展示包括获得的桡动脉的形状、关脉位置、寸脉位置和尺脉位置在内的脉诊数据,并展示包括脉搏跳动力量在内的参数。

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基于光电脉搏传感器测量的随时间波动的所述血管容量变化参数,生成示波曲线、脉图或波形图;所述三维可视化展示模型还可视化展示所述示波曲线、脉图或波形图。

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桡骨茎突位置和预先建立的三维腕部模型确定关脉位置、寸脉位置、尺脉位置和桡骨头位置包括:以所述桡骨茎突位置为中心的半径为第一半径值的圆形区域为关脉位置,以所述桡骨茎突位置沿桡动脉向腕部方向间隔第一距离处为中心的半径为第二半径值的圆形区域为寸脉位置,以所述桡骨茎突位置沿桡动脉向肘部方向间隔第二距离处为中心的半径为第二半径值的圆形区域为尺脉位置。

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通过硬件接口获取超声设备采集的超声信息或脉诊仪的示波曲线或脉图,所述三维可视化展示模型还可视化展示所述超声设备采集的超声信息或脉诊仪的示波曲线、脉图或波形图。

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利用压力施加部件向贴合佩戴在被试腕部的腕带施加压力,利用设置在腕带内壁的压力感测单元阵列在所述压力施加部件向腕带施加不同大小压力时采集所述压力感测单元阵列各点位的阻力值;基于向腕带施加不同压力大小时采集到的各点位的阻力值,利用预先建立的三维腕部模型包含的桡骨头位置处的压力和阻力值的比值与桡动脉的位置深度的数学关系,来获得桡动脉的位置深度;利用三维可视化展示模型来可视化展示包括桡动脉位置深度在内的参数。

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桡骨茎突位置和在施压被试腕部的过程中采集的不同点位的阻力值的差异,判断被试腕部的尺骨位置和桡骨位置,将所述尺骨位置和桡骨位置连接中点作为被试腕部中线;所述三维可视化展示模型还可视化展示桡动脉与被试腕部中线的相对位置。

1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获取对所述压力施加部件的施压方式的程序设定,对所述关脉位置、寸脉位置和尺脉位置进行模拟布指,并基于采集的所述压力感测单元阵列所包含每一点位的阻力值绘制示波曲线、脉图或波形图,所述压力施加部件的施压方式包括施压的点位、施压的大小和施压的时间长度;所述三维可视化展示模型还可视化展示示波曲线、脉图或波形图。

12、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脉诊数据生成和展示装置,该装置包括:

13、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贴合佩戴在被试腕部的腕带上由人工确定的桡骨茎突位置,利用所述腕带内置的光电脉搏传感器测量脉动导致的各点位上的血管容量变化参数;

14、模型运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光电脉搏传感器测量的脉动导致的各点位上的血管容量变化参数,并利用预先建立的三维腕部模型获得桡动脉的形状和脉搏跳动力量,基于所述桡骨茎突位置和预先建立的三维腕部模型确定关脉位置、寸脉位置、尺脉位置和桡骨头位置,其中,所述三维腕部模型包含人体桡动脉、桡骨和尺骨的位置关系参数和血管容量变化参数与脉搏跳动力量的数学关系;

15、展示模块,用于利用三维可视化展示模型来可视化展示包括获得的桡动脉的形状、关脉位置、寸脉位置和尺脉位置在内的脉诊数据,并展示包括脉搏跳动力量在内的参数。

1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波形生成模块;所述波形生成模块用于基于光电脉搏传感器测量的随时间波动的所述血管容量变化参数,生成示波曲线、脉图或波形图;所述三维可视化展示模型还用于可视化展示所述示波曲线、脉图或波形图。

1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压力施加部件和设置在腕带内壁的压力感测单元阵列;所述压力施加部件用于向贴合佩戴在被试腕部的腕带施加压力;所述压力感测单元阵列用于在所述压力施加部件向腕带施加不同大小压力时采集所述压力感测单元阵列各点位的阻力值。

18、本发明的脉诊数据生成和展示方法及相应的装置,能够利用腕带内置的光电脉搏传感器测量血管(即桡动脉)内的血管容量变化参数,并基于血管容量变化参数与预设的三维腕部模型对被试腕部的包括桡骨茎突、桡骨头和寸脉、关脉、尺脉的位置和脉搏跳动力量在内的客观数据进行获取,从而获得全面、客观且公正的脉诊结果。

19、本发明的附加优点、目的,以及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部分地加以阐述,且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研究下文后部分地变得明显,或者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实践而获知。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实现到并获得。

20、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能够用本发明实现的目的和优点不限于以上具体所述,并且根据以下详细说明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能够实现的上述和其他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脉诊数据生成和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诊数据生成和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诊数据生成和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桡骨茎突位置和预先建立的三维腕部模型确定关脉位置、寸脉位置、尺脉位置和桡骨头位置包括:以所述桡骨茎突位置为中心的半径为第一半径值的圆形区域为关脉位置,以所述桡骨茎突位置沿桡动脉向腕部方向间隔第一距离处为中心的半径为第二半径值的圆形区域为寸脉位置,以所述桡骨茎突位置沿桡动脉向肘部方向间隔第二距离处为中心的半径为第二半径值的圆形区域为尺脉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诊数据生成和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诊数据生成和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脉诊数据生成和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脉诊数据生成和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8.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脉诊数据生成和展示方法的脉诊数据生成和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脉诊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波形生成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脉诊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压力施加部件和设置在腕带内壁的压力感测单元阵列;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脉诊数据生成和展示方法及相应的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贴合佩戴在被试腕部的腕带上由人工确定的桡骨茎突位置,利用腕带内置的光电脉搏传感器测量脉动导致的各点位上的血管容量变化参数;基于光电脉搏传感器测量的脉动导致的各点位上的血管容量变化参数,来利用预先建立的三维腕部模型获得桡动脉的形状和脉搏跳动力量,基于桡骨茎突位置和预先建立的三维腕部模型确定关脉位置、寸脉位置、尺脉位置和桡骨头位置;利用三维可视化展示模型来可视化展示包括获得的桡动脉的形状、关脉位置、寸脉位置和尺脉位置在内的脉诊数据,并展示包括脉搏跳动力量在内的参数。本发明能够全面、客观且公正的获得脉诊数据。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文,邱士庆,宋晓慧,郭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