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微创手术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21373发布日期:2023-07-07 18:11阅读:26来源:国知局
肿瘤内科微创手术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手术操作装置,具体为肿瘤内科微创手术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1、肿瘤科和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一样,是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分为肿瘤内科、肿瘤放射治疗科和肿瘤外科等,肿瘤内科主要从事各种良、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

2、随着医学的进步,微创手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尤其在肿瘤科,传统的肿瘤科中,动辄开刀手术;治疗效果难以保证且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以及后遗症;

3、目前,对肿瘤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根据病情辅以对症治疗,其中,手术是指切除肿瘤,在肿瘤组织切除的过程中,医生通常通过使用镊子夹紧并固定肿瘤组织,然后使用手术刀对肿瘤组织进行切除。但是在切除中,需要多个器械配合伸入切口内,操作繁琐,会影响手术视野,而且无法满足微创手术的需求;为此人们针对微创手术提出一种操作装置,如中国专利(专利号:cn202011376949.3专利名称:一种肿瘤切除器);

4、包括剪刀主体、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剪刀主体包括铰接的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一滑套,第一固定块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固定槽,第一滑套通过复位弹簧设置在第一固定槽内,第一滑套滑动套设在第一刀体的切除部的外侧......使得医生能够单独使用单个器械完成手术操作,节省了多个器械占用的手术空间,且满足了微创手术的需求;

5、相较于微创手术中的切除,利用微创介入血管到达肿瘤部位,将化疗药物利用该末端血管直接导入肿瘤内,最后再用栓塞材料将该末端血管进行封堵,阻止营养成分进入到肿瘤内,实现对肿瘤的营养断供。由此实现对肿瘤的精准处理,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更适合大多数患者的情况。

6、而在进行血管介入过程中,传统的介入导管较细,医师长时间利用双指捏住控制转向,极易给医师的手部肌肉带疲劳负担,影响后续手术过程的精准程度,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肿瘤内科微创手术操作装置,具备轻松控制介入导管方向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肿瘤内科微创手术操作装置,包括医师手持的柱形壳体,所述柱形壳体的圆心处被贯穿并定轴转动连接有轴向中空转动柱,所述介入导管本体贯穿轴向中空转动柱的圆心并与轴向中空转动柱轴向滑动连接,所述轴向中空转动柱的弧形外轮廓上固定套有带动轴向中空转动柱同步转动的蜗轮,所述柱形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壁限位转动连接有与蜗轮上齿牙传动啮合的蜗杆,所述蜗杆的端部被贯穿并轴向限位滑动连接有矩形驱动杆,所述矩形驱动杆贯穿柱形壳体并相对柱形壳体活动连接。

3、优选的,所述柱形壳体上还设有驱动介入导管本体进行轴向移动的传动装置一,所述传动装置一包括径向限位滑动在柱形壳体表面上的安装座一,所述安装座一的内壁定轴转动连接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上远离安装座一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安装座二,所述安装座二上远离转动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在柱形壳体上进行轴向限位滑动的聚合环,所述聚合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弧形推板,两个所述弧形推板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形变偏转的弹性拨片。

4、优选的,所述聚合环上远离安装座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被贯穿并轴向限位滑动连接有固定在柱形壳体表面上且与柱形壳体轴向平行的定位杆。

5、优选的,所述矩形驱动杆上设有驱动安装座一进行径向滑动的传动装置二,所述传动装置二包括在安装座一上远离安装座二一侧所固定的同步轴,所述同步轴的外轮廓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同步推板,所述矩形驱动杆的矩形轮廓上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弧形轮廓上开设有凹槽并通过凹槽限位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同步推板上远离同步轴的一端与转动环的外轮廓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介入导管本体上不断延伸至患者血管内的一端设有微量转向装置,所述微量转向装置包括转向单元,所述转向单元包括四个在介入导管本体端部上轴向排列的微型气囊。

7、优选的,所述转向单元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转向单元在介入导管本体端部的弧形轮廓上均匀分布。

8、优选的,所述柱形壳体的外轮廓上设有对微型气囊进行气体补充的供气装置,所述供气装置包括在柱形壳体弧形轮廓上均匀分布的四个存储气囊,四个所述存储气囊均被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弹性导气微管,所述介入导管本体的管壁内轴向开设有四个与对应转向单元内的微型气囊气体连通的导气通道,四个所述弹性导气微管上远离存储气囊的一端贯穿介入导管本体并与对应的导气通道连通。

9、优选的,所述弹性拨片上远离弧形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摩擦垫,所述摩擦垫上远离弹性拨片的一侧为弧形凹面且与介入导管本体的弧形外轮廓贴合。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发明通过医师一只手握住柱形壳体,另一只手控制矩形驱动杆,在需要对介入导管本体整体的方向进行转动时,手动驱动矩形驱动杆的转动,由于矩形驱动杆为矩形杆的设置,使得被其轴向贯穿的蜗杆会同步在固定环上进行转动,通过立板、固定环的设置,能够对蜗杆的转动提供支撑;

12、2、轴向中空转动柱在轴向贯穿柱形壳体后,其在柱形壳体上的转动也受限以及得到转动支撑,通过蜗杆转动后,与蜗杆上齿牙啮合的蜗轮会同步带动轴向中空转动柱在柱形壳体上进行转动,通过轴向中空转动柱的转动带动介入导管本体整体的转动;

13、3、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在进行血管介入过程中,传统的介入导管较细,医师长时间利用双指捏住控制转向,极易给医师的手部肌肉带疲劳负担,影响后续手术过程的精准程度,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技术特征:

1.肿瘤内科微创手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医师手持的柱形壳体(1),所述柱形壳体(1)的圆心处被贯穿并定轴转动连接有轴向中空转动柱(3),所述介入导管本体(2)贯穿轴向中空转动柱(3)的圆心并与轴向中空转动柱(3)轴向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内科微创手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中空转动柱(3)的弧形外轮廓上固定套有带动轴向中空转动柱(3)同步转动的蜗轮(4),所述柱形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立板(5),所述立板(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肿瘤内科微创手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6)的内壁限位转动连接有与蜗轮(4)上齿牙传动啮合的蜗杆(7),所述蜗杆(7)的端部被贯穿并轴向限位滑动连接有矩形驱动杆(8),所述矩形驱动杆(8)贯穿柱形壳体(1)并相对柱形壳体(1)活动连接;所述柱形壳体(1)上还设有驱动介入导管本体(2)进行轴向移动的传动装置一,所述传动装置一包括径向限位滑动在柱形壳体(1)表面上的安装座一(9),所述安装座一(9)的内壁定轴转动连接有转动臂(10),所述转动臂(10)上远离安装座一(9)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安装座二(11),所述安装座二(11)上远离转动臂(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在柱形壳体(1)上进行轴向限位滑动的聚合环(12),所述聚合环(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弧形推板(13),两个所述弧形推板(13)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形变偏转的弹性拨片(14);所述聚合环(12)上远离安装座二(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5),所述限位板(15)被贯穿并轴向限位滑动连接有固定在柱形壳体(1)表面上且与柱形壳体(1)轴向平行的定位杆(16),所述矩形驱动杆(8)上设有驱动安装座一(9)进行径向滑动的传动装置二,所述传动装置二包括在安装座一(9)上远离安装座二(11)一侧所固定的同步轴(17),所述同步轴(17)的外轮廓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同步推板(18),所述矩形驱动杆(8)的矩形轮廓上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套环(19),所述套环(19)的弧形轮廓上开设有凹槽并通过凹槽限位转动连接有转动环(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肿瘤内科微创手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推板(18)上远离同步轴(17)的一端与转动环(20)的外轮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肿瘤内科微创手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导管本体(2)上不断延伸至患者血管内的一端设有微量转向装置,所述微量转向装置包括转向单元,所述转向单元包括四个在介入导管本体(2)端部上轴向排列的微型气囊(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肿瘤内科微创手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单元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转向单元在介入导管本体(2)端部的弧形轮廓上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肿瘤内科微创手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壳体(1)的外轮廓上设有对微型气囊(21)进行气体补充的供气装置,所述供气装置包括在柱形壳体(1)弧形轮廓上均匀分布的四个存储气囊(22),四个所述存储气囊(22)均被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弹性导气微管(23),所述介入导管本体(2)的管壁内轴向开设有四个与对应转向单元内的微型气囊(21)气体连通的导气通道(24),四个所述弹性导气微管(23)上远离存储气囊(22)的一端贯穿介入导管本体(2)并与对应的导气通道(24)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肿瘤内科微创手术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拨片(14)上远离弧形推板(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摩擦垫(25),所述摩擦垫(25)上远离弹性拨片(14)的一侧为弧形凹面且与介入导管本体(2)的弧形外轮廓贴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肿瘤内科微创手术操作装置,包括医师手持的柱形壳体,所述柱形壳体的圆心处被贯穿并定轴转动连接有轴向中空转动柱,所述介入导管本体贯穿轴向中空转动柱的圆心并与轴向中空转动柱轴向滑动连接,所述轴向中空转动柱的弧形外轮廓上固定套有带动轴向中空转动柱同步转动的蜗轮,所述立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壁限位转动连接有与蜗轮上齿牙传动啮合的蜗杆。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在进行血管介入过程中,传统的介入导管较细,医师长时间利用双指捏住控制转向,极易给医师的手部肌肉带疲劳负担,影响后续手术过程的精准程度,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喆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