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包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13212发布日期:2023-06-29 09:13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理包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具体为一种护理包扎装置。


背景技术:

1、包扎是外伤现场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时正确的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夹板等目的;相反,错误的包扎可导致出血增加、加重感染、造成新的伤害、遗留后遗症等不良后果。

2、在医院外科病房中,为住院患者四肢部位进行换药包扎是最常见的护理科目,往往需要医务人员手工对出血的伤口进行及时的消毒和包扎处理;现有的常见的消毒和包扎处理都是医务人员人工进行,伤口处理的好坏主要依赖医务人员的经验水平,而每个医务人员的经验水平存在差异,使得消毒及包扎过程中容易出现清理消毒时力度过大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护理包扎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理包扎装置,具备代替人工对患者进行包扎的优点,解决了人工包扎不够熟练从而易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护理包扎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支撑座,且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用于放置患者肢体的支撑板,所述底座的顶端开设有位于两个支撑座之间的活动槽,且所述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端设置有相互接触式的转动环和固定环,且所述转动环的圆周内壁设置有绷带卷安装组件,所述转动环的圆周外壁固定安装有从动齿环,所述活动板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与从动齿环啮合的驱动齿环;

3、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贯穿活动板整体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通过花键与驱动齿环连接,且转动杆的端部与活动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槽远离驱动电机的一侧内壁转动安装有驱动活动板在活动槽内滑动的螺纹杆,且所述螺纹杆的端部延伸至底座的外部与转动杆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一。

4、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一包括固定套接于转动杆杆体的驱动齿盘一和固定安装于螺纹杆端部的从动齿盘一,驱动齿盘一为与从动齿盘一间歇啮合的不完全齿盘。

5、进一步地,所述绷带卷安装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转动环圆周内壁的安装座,且所述安装座的顶端开设有两组呈对称分布的转动槽,且所述转动槽内安装有转动板,两组转动板之间转动安装有滚筒,所述转动板的转轴处安装有扭簧,且所述安装座的顶端中间位置开设有绷带卷放置槽。

6、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限位座,且两个所述限位座之间固定安装有套设于转动环外部对转动环进行限位的限位环。

7、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环的内部设置有导液组件,且所述导液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转动环内部的储液桶,且所述储液桶的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顶端呈封口式的导液管二,且所述导液管二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端部延伸至储液桶下方的导液管一,所述导液管一的管壁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导液孔一,且所述导液管二的管壁开设有两个与导液孔一间歇式重合的导液孔二,所述导液管一的外部套设有沿轴向滑动的导液管三,且所述导液管三的底端安装有无菌棉,所述导液管三上管壁上螺纹贯穿式安装有用于对导液管三位置调节的调节螺杆,所述导液管一的外壁固定套接有从动锥形齿轮,且所述固定环上设有驱动从动锥形齿轮转动的驱动组件。

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呈环形阵列分布固定安装于固定环圆周内壁的l形安装板,且多个所述l形安装板的端部共同固定连接有与从动锥形齿轮啮合的驱动锥形齿轮。

9、进一步地,所述储液桶的外筒壁安装有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的底端转动安装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的弧形轮廓上固定安装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扇叶,且所述从动杆与导液管一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二。

10、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二包括固定套接于导液管一外壁的驱动齿盘二和固定套接于从动杆杆体的从动齿盘二,驱动齿盘二的直径远大于从动齿盘二的直径,且所述驱动齿盘二与从动齿盘二啮合。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发明通过将用于包扎的绷带置于绷带卷放置槽内部,再将绷带的端部抽出并贴合于患者皮肤,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再通过转动杆与驱动齿环的花键连接,从而能够同步带动驱动齿环转动,继而能够驱动从动齿环转动,通过从动齿环带动转动环以及转动环内壁安装的绷带安装组件转动,继而能够使得绷带卷放置槽内部的绷带能够自动放卷,并且通过驱动齿盘一与从动齿盘一的间歇式啮合传动,从而能够驱动螺纹杆间歇式转动,继而通过螺纹杆驱动活动板在活动槽内部做间歇式滑动,使得该装置能够代替人工对患者四肢的受伤部位进行自动包扎处理,包扎稳定性高,不会因为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导致包扎存在差异,有助于降低患者受到二次伤害的可能性。

13、2、通过转动环的转动继而能够同步带动导液组件转动,通过从动锥形齿轮与驱动锥形齿轮的啮合继而能够使得从动锥形齿轮带动导液管一转动,使得导液管一上的导液孔一与导液管二上的导液孔二间歇式出现重合区域,从而能够使得储液桶内部的消毒液有序经过导液孔一、导液孔二进入到导液管一内部,再通过导液管三吸附于无菌棉上,然后通过无菌棉对患者四肢的受伤部位进行消毒处理。

14、3、通过导液管一的转动,继而能够同步带动驱动齿盘二转动,通过驱动齿盘二与从动齿盘二的啮合传动,继而能够带动从动杆以及从动杆上安装的扇叶转动,对患者皮肤接触消毒液的位置处进行降温处理,减轻患者受伤部位由于接触消毒液带来的刺痛感。

15、综上所述,该装置能够代替人工实现对患者四肢的受伤部位进行消毒以及包扎处理,降低由于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存在差异导致患者受到二次伤害的可能性,并且能够在消毒包扎过程中对患者四肢受伤部位与消毒液接触的位置进行降温处理,减轻患者受伤部位由于接触消毒液带来的刺痛感。



技术特征:

1.一种护理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支撑座(2),且所述支撑座(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用于放置患者肢体的支撑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开设有位于两个支撑座(2)之间的活动槽(4),且所述活动槽(4)内滑动安装有活动板(5),所述活动板(5)的顶端设置有相互接触式的转动环(8)和固定环(9),且所述转动环(8)的圆周内壁设置有绷带卷安装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护理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环(8)的圆周外壁固定安装有从动齿环(10),所述活动板(5)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与从动齿环(10)啮合的驱动齿环(2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护理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5),且所述驱动电机(3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贯穿活动板(5)整体的转动杆(27),所述转动杆(27)通过花键与驱动齿环(29)连接,且转动杆(27)的端部与活动槽(4)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槽(4)远离驱动电机(35)的一侧内壁转动安装有驱动活动板(5)在活动槽(4)内滑动的螺纹杆(12),且所述螺纹杆(12)的端部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与转动杆(27)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护理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一(22)的外壁固定套接有从动锥形齿轮(20),且所述固定环(9)上设有驱动从动锥形齿轮(20)转动的驱动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护理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呈环形阵列分布固定安装于固定环(9)圆周内壁的l形安装板(28),且多个所述l形安装板(28)的端部共同固定连接有与从动锥形齿轮(20)啮合的驱动锥形齿轮(2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护理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桶(14)的外筒壁安装有固定板(15),且所述固定板(15)的底端转动安装有从动杆(17),所述从动杆(17)的弧形轮廓上固定安装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扇叶(18),且所述从动杆(17)与导液管一(22)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护理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二包括固定套接于导液管一(22)外壁的驱动齿盘二(19)和固定套接于从动杆(17)杆体的从动齿盘二(16),驱动齿盘二(19)的直径远大于从动齿盘二(16)的直径,且所述驱动齿盘二(19)与从动齿盘二(16)啮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护理包扎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支撑座,且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用于放置患者肢体的支撑板,所述底座的顶端开设有位于两个支撑座之间的活动槽,且所述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端设置有相互接触式的转动环和固定环,且所述转动环的圆周内壁设置有绷带卷安装组件,所述转动环的圆周外壁固定安装有从动齿环。本发明能够代替人工实现对患者四肢的受伤部位进行消毒以及包扎处理,降低由于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存在差异导致患者受到二次伤害的可能性,并且能够在消毒包扎过程中对患者四肢受伤部位与消毒液接触的位置进行降温处理,减轻患者受伤部位由于接触消毒液带来的刺痛感。

技术研发人员:朱金梅,颜秀红,孙明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朱金梅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