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更便于定位的支气管镜

文档序号:35621451发布日期:2023-10-05 17:43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更便于定位的支气管镜

本发明涉及支气管镜,特别涉及一种更便于定位的支气管镜。


背景技术:

1、支气管镜是一种经口或鼻置入患者下呼吸道,用于做肺叶、气管病变的观察、活检采样、细菌学和细胞学检查的医疗器械。通过连接的活检取样附件,可以协助发现早期病变。支气管镜适用于支气管、肺部疾病研究以及术后检查等操作。

2、使用支气管镜进行检查时,需要将细长的支气管镜经口或鼻进入患者的下呼吸道,即经过声门进入气管和支气管以及更远端,从而观察气管和各叶段支气管的情况。在此过程中,支气管镜伸入人体内的长度一般预先测量,然后在伸入过程中伸入到相应长度后由医务人员手持支气管镜以进行定位,但是由于手术时间较长医务人员长期握持同一位置会产生疲劳加上人手拿捏晃动而导致支气管镜出现位置误差,进而造成定位不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更便于定位的支气管镜,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由医务人员用手持支气管镜以进行定位,容易出现晃动而导致出现位置误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更便于定位的支气管镜,包括支气管镜本体和定位组件;所述支气管镜本体包括握持件和检测管,检测管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检测管伸入人体长度的刻度层;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座、支撑杆和夹持部件;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以用于固定于床沿;所述夹持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顶部;所述夹持部件包括支撑块、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和第一弹簧;所述支撑块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夹持块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所述第二夹持块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第一夹持块相对;所述第一弹簧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块,以用于使所述第二夹持块具有向靠近所述第一夹持块的方向移动的趋势,以夹持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检测管。

4、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块的朝向所述第二夹持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夹持块的朝向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弧形凹槽;所述夹持部件还包括第一滑杆;所述支撑块还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位于所述第二夹持块的背离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一侧;所述支撑块还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内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滑杆的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滑杆;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弹簧始终呈压缩状态。

5、优选的,所述夹持部件还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杆的伸出于第二通孔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能使所述第一挡板抵接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

6、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调节部件;所述夹持部件还包括第三夹持块和第二弹簧;所述调节部件包括橡胶轮和第一驱动元件;所述第三夹持块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第一夹持块相对;所述第二弹簧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三夹持块,以用于使所述第三夹持块具有向靠近所述第一夹持块的方向移动的趋势,以夹持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检测管;所述第二夹持块和所述第三夹持块分别与第一夹持块的两端相对;所述橡胶轮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块和所述第三夹持块之间;所述橡胶轮用于抵接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检测管;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用于驱动所述橡胶轮转动,以驱动所述检测管移动。

7、优选的,所述夹持部件还包括第二滑杆和第二弹簧;所述支撑块还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内腔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滑杆和所述第一滑杆以所述橡胶轮对称;所述第二滑杆的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夹持块;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滑杆;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夹持块;所述第二弹簧始终呈压缩状态。

8、优选的,所述夹持部件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杆的伸出于第二通孔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能使所述第二挡板抵接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

9、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槽轮、第二槽轮、皮带、第三滑杆、第三挡板和第三弹簧;所述支撑块还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内腔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三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一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和所述第三滑杆彼此平行;所述橡胶轮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三滑杆的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内的一端;所述橡胶轮同轴连接有所述第一槽轮;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杆;所述第二槽轮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皮带套设于所述第一槽轮和所述第二槽轮;所述第三挡板套设于所述第三滑杆,且所述第三挡板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三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三滑杆;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挡板;所述第三弹簧始终呈压缩状态;所述第三弹簧的弹力使所述橡胶轮滚动抵接于所述检测管。

10、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还包括第四挡板和电磁铁;所述第四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三滑杆的伸出于第二通孔的一端;所述电磁铁设置于所述内腔中,且与所述第四挡板正相对;所述电磁铁用于吸合所述第四挡板;当所述电磁铁吸合所述第四挡板时,所述橡胶轮与所述检测管不再抵接。

11、优选的,所述夹持部件还包括连接臂、转臂和第二驱动元件;所述连接臂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所述转臂转动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转臂的转动轴垂直于所述第一滑杆;所述转臂的一端开设有腰孔;所述连接臂的背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连接有凸出柱;所述凸出柱滑动嵌设于所述腰孔;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用于驱动所述转臂转动,以带动连接臂向背离所述第一通孔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夹持块和所述第三夹持块不再夹持所述检测管。

12、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还包括用于控制电磁铁启停的第一开关。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更便于定位的支气管镜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由医务人员用手持支气管镜以进行定位,容易出现晃动而导致出现位置误差的问题;具体使用时,将软质检测管从第一通孔的上端伸入,并穿过第一通孔后向下伸出,进而将检测管伸入患者的体内,然后使用夹持部件,以使第二夹持块夹持住检测管,并观察检测管上的刻度层,从而准确的确定检测管伸入患者体内的长度,并对检测管进行定位固定;从而避免因手持支气管镜晃动而导致的位置误差,确保支气管镜的定位准确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更便于定位的支气管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气管镜本体和定位组件;所述支气管镜本体包括握持件和检测管,检测管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检测管伸入人体长度的刻度层;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座、支撑杆和夹持部件;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以用于固定于床沿;所述夹持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顶部;所述夹持部件包括支撑块、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和第一弹簧;所述支撑块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夹持块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所述第二夹持块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第一夹持块相对;所述第一弹簧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块,以用于使所述第二夹持块具有向靠近所述第一夹持块的方向移动的趋势,以夹持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检测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更便于定位的支气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块的朝向所述第二夹持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夹持块的朝向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弧形凹槽;所述夹持部件还包括第一滑杆;所述支撑块还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位于所述第二夹持块的背离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一侧;所述支撑块还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内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滑杆的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滑杆;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弹簧始终呈压缩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更便于定位的支气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还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杆的伸出于第二通孔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能使所述第一挡板抵接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更便于定位的支气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调节部件;所述夹持部件还包括第三夹持块和第二弹簧;所述调节部件包括橡胶轮和第一驱动元件;所述第三夹持块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第一夹持块相对;所述第二弹簧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三夹持块,以用于使所述第三夹持块具有向靠近所述第一夹持块的方向移动的趋势,以夹持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检测管;所述第二夹持块和所述第三夹持块分别与第一夹持块的两端相对;所述橡胶轮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块和所述第三夹持块之间;所述橡胶轮用于抵接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检测管;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用于驱动所述橡胶轮转动,以驱动所述检测管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更便于定位的支气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还包括第二滑杆和第二弹簧;所述支撑块还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内腔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滑杆和所述第一滑杆以所述橡胶轮对称;所述第二滑杆的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夹持块;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滑杆;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夹持块;所述第二弹簧始终呈压缩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更便于定位的支气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杆的伸出于第二通孔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能使所述第二挡板抵接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更便于定位的支气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槽轮、第二槽轮、皮带、第三滑杆、第三挡板和第三弹簧;所述支撑块还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内腔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三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一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和所述第三滑杆彼此平行;所述橡胶轮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三滑杆的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内的一端;所述橡胶轮同轴连接有所述第一槽轮;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杆;所述第二槽轮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皮带套设于所述第一槽轮和所述第二槽轮;所述第三挡板套设于所述第三滑杆,且所述第三挡板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三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三滑杆;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挡板;所述第三弹簧始终呈压缩状态;所述第三弹簧的弹力使所述橡胶轮滚动抵接于所述检测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更便于定位的支气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还包括第四挡板和电磁铁;所述第四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三滑杆的伸出于第二通孔的一端;所述电磁铁设置于所述内腔中,且与所述第四挡板正相对;所述电磁铁用于吸合所述第四挡板;当所述电磁铁吸合所述第四挡板时,所述橡胶轮与所述检测管不再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更便于定位的支气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还包括连接臂、转臂和第二驱动元件;所述连接臂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所述转臂转动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转臂的转动轴垂直于所述第一滑杆;所述转臂的一端开设有腰孔;所述连接臂的背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连接有凸出柱;所述凸出柱滑动嵌设于所述腰孔;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用于驱动所述转臂转动,以带动连接臂向背离所述第一通孔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夹持块和所述第三夹持块不再夹持所述检测管。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更便于定位的支气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还包括用于控制电磁铁启停的第一开关。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更便于定位的支气管镜,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更便于定位的支气管镜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由医务人员用手持支气管镜以进行定位,容易出现晃动而导致出现位置误差的问题;具体使用时,将软质检测管从第一通孔的上端伸入,并穿过第一通孔后向下伸出,进而将检测管伸入患者的体内,然后使用夹持部件,以使第二夹持块夹持住检测管,并观察检测管上的刻度层,从而准确的确定检测管伸入患者体内的长度,并对检测管进行定位固定;从而避免因手持支气管镜晃动而导致的位置误差,确保支气管镜的定位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欣,邹宇,孔富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