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脲-白藜芦醇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文档序号:35126045发布日期:2023-08-14 19:50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葫芦脲-白藜芦醇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牙本质再矿化,具体涉及一种白藜芦醇-葫芦脲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牙本质是由胶原基质和分级排列的磷灰石纳米晶体组成的胶原矿化组织。矿化物质支撑牙本质胶原,共同实现牙本质的机械性能和维持生物学特性。当发生龋坏、酸蚀或在粘接相关的临床操作中,牙本质脱矿出现。脱矿存在导致胶原纤维暴露的可能,进而激发基质金属蛋白酶的降解,此时微渗漏出现,细菌、牙本质液、离子和细菌毒素渗入粘接界面,导致继发龋的形成,这一系列过程是临床上树脂、牙本质粘接依赖的修复体或充填物无法维持被期望的远期服役的主要原因。

2、牙本质粘接中,树脂单体在混合层底部,即脱矿牙本质的深层,实现完全包裹的胶原纤维是欠缺,这是当前粘接技术或粘接剂尚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牙本质仿生再矿化以改善胶原基质生物力学性能和有效抑制胶原纤维的生物降解已被认为是提高树脂-牙本质粘结耐久性的可选的一个有希望的出路。

3、基于这一原理,一些天然多酚陆续被尝试用于牙本质再矿化,并被证实对粘接耐久性起到积极作用。白藜芦醇被证实可以抑制不同细胞或组织中mmp-9和mmp-2的活性,抑制糖酵解酸的产生和葡萄糖基转移酶活性,提供防龋活性,促进胶原交联、促进再矿化。这些对提高牙本质粘接耐久性有潜在益处的价值被证明具有浓度依赖性。然而以往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在低浓度下与含不同单体成分的牙本质粘接剂同时存在于培养基中能够通过清除自由基和增加抗指定单体的抗氧化酶的蛋白质水平发挥保护作用从而减弱牙本质粘接剂的细胞毒性,但局部高浓度(10-40μg/ml)却反而表现出细胞毒性。因此,寻找方法能够使白藜芦醇在牙本质表层维持一定浓度稳定地被缓释,使之进入胶原深部以实现对粘接成绩贡献,延长作用时间的同时,避免单纯使用高浓度白藜芦醇产生细胞毒性,这一点无疑是具有吸引力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合成了白藜芦醇-葫芦脲6包合物及白藜芦醇-葫芦脲7包合物,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通过单纯添加白藜芦醇促进牙本质再矿化时出现的细胞毒性高、生物利用度低,容易分解的技术问题。应用时,将包合物添加入牙本质再矿化液中,干燥牙面,将浸有矿化液的棉球置于牙本质脱矿处,每次放置数分钟,反复3-4次,可实现促进脱矿牙本质再矿化的效果。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葫芦脲-白藜芦醇包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葫芦脲在溶剂a中分散均匀,得到葫芦脲溶液;

5、s2:将白藜芦醇在溶剂b中分散均匀,得到白藜芦醇溶液;

6、s3:将白藜芦醇溶液缓慢加至葫芦脲溶液中进行反应,得到反应溶液;

7、s4:将反应溶液使用透析膜透析1~3天;

8、s5:将透析过的反应溶液在温度为-90~-70℃的条件下静置10~24h,之后冷冻干燥得到蓬松的块状物质,研碎,获得包合物粉末。

9、本发明技术方案中:s1中溶剂a为水。

10、本发明技术方案中:s2中溶剂b为甲醇、乙醇或dmso。

11、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葫芦脲溶液的浓度为1-55g/l;优选:葫芦脲溶液的浓度为1-8g/l。

12、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白藜芦醇溶液的浓度为1-60g/l;优选:白藜芦醇溶液的浓度为30-60g/l。

13、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白藜芦醇溶液的浓度为1-60g/l。

14、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白藜芦醇与葫芦脲的摩尔比为1:1-3:1。

15、本发明技术方案中:s3中反应的时间为20~24h。

16、一种白藜芦醇-葫芦脲包合物,该包合物采用上述方法制得。

17、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葫芦脲为葫芦脲6(80262-44-8)和/或葫芦脲7(259886-50-5)。

18、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葫芦脲-白藜芦醇包合物在促进脱矿牙本质再矿化方面的应用。

19、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葫芦脲6简称为q6,葫芦脲7简称为q7。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1、本发明通过用一种新的主体物质——葫芦脲包合白藜芦醇,将这种新型包合物加入再矿化剂中,其中的有效功能成分能够进入牙本质表层,维持有效浓度和稳定的速率释放白藜芦醇进入深层,在降低细胞毒性的情况下较持久地发挥好的促进深层胶原交联和促进再矿化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葫芦脲-白藜芦醇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葫芦脲-白藜芦醇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溶剂a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葫芦脲-白藜芦醇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溶剂b为甲醇、乙醇或dmso。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葫芦脲-白藜芦醇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葫芦脲溶液的浓度为1-55g/l;优选:葫芦脲溶液的浓度为1-8g/l。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葫芦脲-白藜芦醇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白藜芦醇溶液的浓度为1-60g/l;优选:白藜芦醇溶液的浓度为30-60g/l。

6.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葫芦脲-白藜芦醇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白藜芦醇与葫芦脲的摩尔比为1:1-3:1。

7.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葫芦脲-白藜芦醇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反应的时间为20~24h。

8.一种白藜芦醇-葫芦脲包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包合物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方法制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白藜芦醇-葫芦脲包合物,其特征在于:外层为葫芦脲6和/或葫芦脲7,内层为白藜芦醇。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葫芦脲-白藜芦醇包合物在促进脱矿牙本质再矿化方面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葫芦脲‑白藜芦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牙本质再矿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的葫芦脲‑白藜芦醇包合物的目的是解决现有通过单纯添加白藜芦醇促进牙本质再矿化时出现的细胞毒性高、生物利用度低,容易分解的技术问题。该包合物可以在促进牙本质再矿化应用时,大幅提升白藜芦醇的局部可添加浓度,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和生物活性,并且相对于添加相同浓度的单纯白藜芦醇的细胞毒性可显著降低至安全范围内,同时,该包合物具有缓释白藜芦醇以持续发挥生物活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谢海峰,陈晨,徐艳,黄路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