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丸装置

文档序号:35382603发布日期:2023-09-09 10:5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丸装置

本发明涉及搓丸器,尤其涉及一种制丸装置。


背景技术:

1、搓丸器是制药领域常用的制作药丸或其他丸状结构(统称丸子)的器械,用于将以蔬菜水果粉、奶粉和药粉等粉状食材制备丸类产品。

2、搓丸器包括自动搓丸机和手动搓丸机,其自动搓丸机价格昂贵,且针对于批量丸类产品的制作;而手动搓丸机,需要使用者预先制条,再通过搓丸板进行制球、滚圆的操作,如专利号:cn201810320868.8一种中药搓丸器,其不能将制条、制球、滚圆三个步骤的操作进行结合,并且进行制丸时上板和下板是容易因操作问题导致滑道错位和受力不均匀,从而导致制丸失败或丸的形状大小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制丸装置,可结合制条、制球、滚圆三个步骤的操作,具有操作简单,制丸效率和成品率高的特点,使用者可简单操作制丸装置进行制丸。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制丸装置,包括:

4、内筒,所述内筒的外壁上环形阵列有n个内槽,所述内槽包括m个第一半滚槽和1个第二内凹定位滑道,所述内筒内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半滚槽一一对应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第一半滚槽的顶部;

5、挤压部,所述挤压部与内筒的顶部连接,所述挤压部上设置有延伸至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活塞,所述活塞能够在挤压部的作用下在容纳空间发生位移;

6、外筒,所述外筒的内壁上环形阵列有n个外槽,所述外槽包括与m个第一半滚槽一一对应的第二半滚槽和1个与所述第二内凹定位滑道相适配的第二外凸定位滑道。

7、优选地,所述第二内凹定位滑道的两端分别延伸出所述内筒的两端,所述第一半滚槽的底端延伸出所述内筒,所述第二外凸定位滑道和第二半滚槽的两端分别延伸出所述外筒的两端。

8、优选地,所述挤压部包括把手、固定轴承、压缩杆、填料筒盖和活塞,所述把手、固定轴承和压缩杆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压缩杆与活塞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容纳空间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外凸定位滑道,所述活塞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凸定位滑道一一对应的第一内凹定位滑道;所述固定轴承上设置有第一环型内凹滑道,所述填料筒盖的顶部设置有能够卡接在第一环型内凹滑道内的固定孔;所述内筒的外壁顶部设置有第二环型内凹滑道,所述填料筒盖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二环型内凹滑道相适配的卡板。

9、优选地,所述卡板的截面积小于第二内凹定位滑道的截面积。

10、优选地,所述把手呈圆柱型,所述把手的直径与外筒的直径一致。

11、优选地,所述把手和/或填料桶盖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条。

12、优选地,还包括条辊和与所述条辊连接的限位挡板,所述条辊与压缩杆的底部连接,所述限位挡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压缩杆的直径。

13、优选地,所述出料口为圆形。

14、优选地,所述出料口的直径与第一半滚槽和第二半滚槽合围后形成的滚槽的直径一致。

15、优选地,所述第一半滚槽的顶部呈半球型结构。

1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发明中通过内筒、外筒和挤压部间嵌套组合为套筒型柱状结构,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手握制丸;

18、2)本发明通过旋转把手控制挤出出料口的料体量,挤出料体与滚槽部内类球型结构相挤压,获得粗糙球体,内筒和外筒间可沿滑道做相互垂直滑动,使得滚槽内部的料体摩擦滚动,由滚槽下端滚出,获得光滑球体的丸,实现料体由制条、制丸、滚圆操作的连续性,简化制丸操作的步骤;

19、3)本发明内筒套合于外筒内,设计为套筒结构,并且设计内筒和外筒间可沿定位滑道做相互垂直滑动,解决滑道易错位和受力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制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凹定位滑道的两端分别延伸出所述内筒的两端,所述第一半滚槽的底端延伸出所述内筒,所述第二外凸定位滑道和第二半滚槽的两端分别延伸出所述外筒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包括把手、固定轴承、压缩杆、填料筒盖和活塞,所述把手、固定轴承和压缩杆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压缩杆与活塞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容纳空间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外凸定位滑道,所述活塞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凸定位滑道一一对应的第一内凹定位滑道;所述固定轴承上设置有第一环型内凹滑道,所述填料筒盖的顶部设置有能够卡接在第一环型内凹滑道内的固定孔;所述内筒的外壁顶部设置有第二环型内凹滑道,所述填料筒盖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二环型内凹滑道相适配的卡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的截面积小于第二内凹定位滑道的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呈圆柱型,所述把手的直径与外筒的直径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和/或填料桶盖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条辊和与所述条辊连接的限位挡板,所述条辊与压缩杆的底部连接,所述限位挡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压缩杆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为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制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的直径与第一半滚槽和第二半滚槽合围后形成的滚槽的直径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滚槽的顶部呈半球型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丸装置,包括:内筒,内筒的外壁上环形阵列有N个内槽,内槽包括M个第一半滚槽和1个第二内凹定位滑道,内筒内设置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半滚槽一一对应的出料口,出料口位于第一半滚槽的顶部;挤压部,挤压部与内筒的顶部连接,挤压部上设置有延伸至容纳空间内的活塞,活塞能够在挤压部的作用下在容纳空间发生位移;外筒,所述外筒的内壁上环形阵列有N个外槽,外槽包括与M个第一半滚槽一一对应的第二半滚槽和1个与第二内凹定位滑道相适配的第二外凸定位滑道。本发明可结合制条、制球、滚圆三个步骤的操作,具有操作简单,制丸效率和成品率高的特点,使用者可简单操作制丸装置进行制丸。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韵,曹献英,姜柯,苏佳,符德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