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脂中药组合物的醇提发酵工艺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26756发布日期:2023-08-14 20:26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脂中药组合物的醇提发酵工艺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脂中药组合物的醇提发酵工艺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降脂方是贵州省遵义市中医院临床经验方,处方由银杏叶、海藻、山楂、水蛭、葛根和何首乌等药味组成,具有消食除痰,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脾运失常所致的头晕、头痛、胸闷、四肢沉重及高血脂见上述证候者。2003年,遵义市中医院将该方研制成医疗机构制剂降脂胶囊,并获得制剂批文(批文号:黔药制z20030209)。

2、降脂胶囊用于临床已20余年,治疗患者3000余例,效果显著,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肯定。但在其使用过程中,据临床医生和患者普遍反应,降脂胶囊起效较慢。究其原因,主要是降脂胶囊剂型和制备工艺致使药物有效成分溶出较慢,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发挥治疗效果。

3、(1)胶囊剂采用明胶空心胶囊填充药物,明胶空心胶囊进入胃后,需要15分钟左右才能崩解,释放药物。

4、(2)降脂胶囊制备工艺为将处方中六味药材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装入胶囊即得。由于生药粉没有经过有效成分提取,生药粉进入胃后,需要经过胃蠕动,在胃液中缓慢释放有效成分,再经过胃黏膜吸收后才能进入血液发挥疗效。

5、因此,在胶囊壳需要崩解才能释放药物,而药物还需要消化吸收才能进入血液双重过程的影响下,降脂胶囊起效慢就成了必然。

6、降脂胶囊治疗的症状是脾运失常所致的头晕、头痛、胸闷,由于上述症状往往发病较急,临床上宜采用速效制剂。因此,鉴于降脂胶囊临床疗效的显著性和安全性,有必要对降脂胶囊的剂型和制备工艺进行改进和提高,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7、为了解决以上降脂胶囊疗效发挥慢的技术问题,发明团队通过了系列的研究,将降脂方处方中药材采用了醇提和发酵提取结合的提取工艺,使黄酮类有效成分提取效率达到了71.26%,且处方中药材经醇提发酵工艺制成口服制剂后,经大鼠灌胃,结果大鼠血液中槲皮素浓度达峰时间比降脂胶囊提前了30分钟,且达峰浓度高于胶囊剂。说明降脂方经醇提发酵制成速效制剂后,起效更快,疗效更好。解决了原有降脂胶囊制备工艺直接将处方中六味药材粉碎成细粉,造成发挥疗效慢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一种降脂中药组合物的醇提发酵工艺及其应用。

2、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组方由银杏叶16份、海藻8份、山楂8份、水蛭2份、葛根2份、何首乌4份组成。

3、本发明所述组合物的醇提发酵工艺为:

4、(1)称取药材:按组方比例称取各药材,混匀;

5、(2)醇提:加入药材总量6-12倍浓度为40%-90%的乙醇,加热提取1-3次,每次提取0.5-2小时,过滤,滤液浓缩并回收乙醇,得醇提浓缩液;

6、(3)发酵:将醇提后的药渣加入药材总量8倍的水,再加入药材总量10-20%的葡萄糖,接种双歧杆菌发酵4-6天,离心过滤,得发酵提取液;

7、(4)浓缩:将醇提浓缩液和发酵提取液合并后浓缩至稠膏,再加入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制剂。

8、优选的,

9、本发明所述组合物的醇提发酵工艺为:

10、(1)称取药材:按组方比例称取各药材,混匀;

11、(2)醇提:加入药材总量8-10倍浓度为50%-80%的乙醇,加热提取1-2次,每次提取1-2小时,过滤,滤液浓缩并回收乙醇,得醇提浓缩液;

12、(3)发酵:将醇提后的药渣加入药材总量8倍的水,再加入药材总量10-15%的葡萄糖,接种双歧杆菌发酵4-5天,离心过滤,得发酵提取液;

13、(4)浓缩:将醇提浓缩液和发酵提取液合并后浓缩至稠膏,再加入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制剂。

14、进一步优选的,

15、本发明所述组合物的醇提发酵工艺为:

16、(1)称取药材:按组方比例称取各药材,混匀;

17、(2)醇提:加入药材总量8倍浓度为60%的乙醇,加热提取1次,每次提取1小时,过滤,滤液浓缩并回收乙醇,得醇提浓缩液;

18、(3)发酵:将醇提后的药渣加入药材总量8倍的水,再加入药材总量10%的葡萄糖,接种双歧杆菌发酵4天,离心过滤,得发酵提取液;

19、(4)浓缩:将醇提浓缩液和发酵提取液合并后浓缩至稠膏,再加入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制剂。

20、本发明所述接种双歧杆菌,接菌量为6.5×106cfu/ml以上。

21、本发明所述的发酵,温度为30-40℃。

22、优选的,

23、本发明所发酵,温度为35-40℃。

24、本发明所发酵,温度为40℃。

25、本发明所述制剂可以为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

26、本发明所述固体制剂为颗粒剂、滴丸。

27、本发明所述液体制剂为口服液。

28、本发明所述醇提发酵工艺制备的降脂中药组合物在头晕、头痛、胸闷、四肢沉重及高血脂方面的应用。

29、本发明所述的份是本领域的常规单位,可以是g、kg等。

30、有益效果:

31、1、本申请工艺通过了水和醇提取前和提取后总黄酮提取率考察,结果显示水提取总黄酮提取率为19.61%,醇提取总黄酮提取率为41.11%,故醇提取优于水提取。

32、2、本申请通过了发酵提取菌株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酿酒酵母和红曲霉的考察,结果显示双歧杆菌发酵提取总黄酮提取率最高,明显优于其它3种菌株,因此选择双歧杆菌为发酵菌株。

33、3、本申请通过了发酵工艺最佳参数考察,结果显示加入药材量总量10%的葡萄糖,接种双歧杆菌后,在40℃下发酵4天,总黄酮提取率为49.83%。

34、4、本申请通过了复合提取工艺考察,结果显示:先醇提后发酵,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71.26%;先发酵后醇提,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56.63%;故先醇提后发酵工艺总黄酮提取率明显高于先发酵后醇提,通过复合提取,处方中总黄酮提取率大幅上升,其中先醇提后发酵工艺总黄酮提取率达到71.26%,提取效果理想,可以作为降脂方的提取工艺。

35、5、本发明工艺制备的降脂颗粒通过了药效学评价研究,不同制剂灌胃后槲皮素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降脂方经醇提发酵工艺处理制成的颗粒剂,大鼠灌胃后槲皮素的血药浓度30min即达峰值,而降脂胶囊槲皮素的血药浓度峰值为1小时,且峰值血药浓度颗粒剂明显大于胶囊剂,说明降脂方经醇提发酵工艺制成口服制剂后,和原处方药材粉碎制成胶囊剂相比,起效更快,且疗效好。

36、说明书附图

37、图1芦丁光谱扫描图;

38、图2大鼠血浆中槲皮素rp-hplc色谱图(a:空白血浆b:含标准品血浆c:含药血浆);

39、图3大鼠血浆中槲皮素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技术特征:

1.一种降脂中药组合物的醇提发酵工艺,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组方由银杏叶16份、海藻8份、山楂8份、水蛭2份、葛根2份、何首乌4份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醇提发酵工艺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醇提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醇提发酵工艺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醇提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醇提发酵工艺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醇提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接种双歧杆菌,接菌量为6.5×106cfu/ml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醇提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发酵,温度为30-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醇提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发酵,温度为35-4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醇提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发酵,温度为40℃。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醇提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制剂可以为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醇提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制剂为颗粒剂、滴丸;所述液体制剂为口服液。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醇提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醇提发酵工艺制备的降脂中药组合物在头晕、头痛、胸闷、四肢沉重及高血脂方面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脂中药组合物的醇提发酵工艺及其应用,通过先醇提后发酵的提取工艺,该中药组合物中总黄酮提取率较高,且由该工艺制成的颗粒剂经大鼠灌胃,结果大鼠血液中槲皮素浓度达峰时间比原剂型降脂胶囊提前了30分钟,且达峰浓度高于胶囊剂。有效证明了降脂方经醇提发酵制成速效制剂后,起效更快,疗效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波,杨吉容,邹凤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遵义市中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