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面畸形分析方法及牙面畸形分析模型与流程

文档序号:34907478发布日期:2023-07-27 19:29阅读:78来源:国知局
牙面畸形分析方法及牙面畸形分析模型与流程

本申请属于口腔正畸,涉及牙面畸形产生机制分析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牙面畸形分析方法及牙面畸形分析模型。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及健康生活观念的不断普及,人们对口腔卫生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对各类牙面畸形进行正畸的需求获得了爆发式增长。

2、口腔正畸是针对牙面部存在的各类畸形问题,如牙齿排列不齐、牙位不正、上下颌骨形态及位置异常、上下颌咬合关系畸形等进行矫正的方法的统称。现有的口腔正畸实施过程,一般通过对患者的颜面部组织的各类表征进行分析,并通过各类对各个组织的医学影像的测量结果进行诊断与分析。

3、在实践中发现,上述口腔正畸实施流程具有较为明显的缺陷,其原因在于:

4、1)口腔正畸涉及牙面部的牙齿、颌骨、眼、耳、鼻、舌等多种组织结构,上述各种组织结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遵循不同的规律,是一个既不匀速也不同步的复杂的动态过程,组织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且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产生各种形态和功能上的问题。在临床上,同一牙面畸形问题可能呈现复杂多样的临床表征,同时类似的临床表征其背后的形成机制也可能不尽相同,因此,只依靠临床表征及原始测量数据所作出的处方,可能无法针对畸形形成进行对症治疗,甚至出现误诊。

5、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3d扫描、cbct、颞下颌关节动态测量等技术相继应用于对牙面形态及功能的测量中,在大大增加了用于诊断的数据类型及精度的同时,也使得大量的临床数据孤立地、无序地呈现在医生面前。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临床表征及指标,如果没有清晰的逻辑关联,就难以分辨主次轻重,给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造成很多困难,使得牙面畸形的治疗目标不清晰,治疗反应和治疗结果难以预测。

6、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对各类牙面畸形问题的形成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的方法,能够在颅面形态学和功能牙合学(牙合为口腔医学专有字,代表上下颌及上下牙的静态、动态咬合关系)理论基础之上,基于人体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和对牙面畸形形成机制的理解,在几十上百个临床表征中筛选出关键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而从形态和功能两个方面对牙面畸形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出系统且精准地描述牙面畸形表征、成因与干扰因素的分析模型,为后续牙面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的辅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牙面畸形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s1:基于分析对象的口腔颜面临床数据确定多个分析方向的形态指标集合与功能体征集合,其中,所述分析方向包括垂直向、矢状向和水平向,所述形态指标集合包括面型指标、骨型指标和牙型指标,所述功能体征集合包括咬合干扰体征、肌肉功能干扰体征和颞下颌关节功能干扰体征;

3、s2:对每个分析方向的形态指标集合进行形态机制分析,确定该分析方向的牙面畸形成因及其影响程度;

4、s3:对每个分析方向的功能体征集合进行功能机制分析,确定该分析方向的每种牙面畸形成因对应的至少一种干扰因素。

5、具体地,垂直向的面型指标、骨型指标和牙型指标分别为面下高度值、fma值和ob值。

6、具体地,矢状向的面型指标、骨型指标和牙型指标分别为侧貌凸度、anb值和尖磨牙关系。

7、具体地,水平向的面型指标、骨型指标和牙型指标分别为面部对称性、上下颌骨对称性和咬合关系对称性。

8、具体地,所述牙面畸形成因包括以下原因中的至少一种:颌骨形态异常、颌骨位置关系异常、牙/骨位置关系异常、软组织自身形态异常。

9、进一步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10、s21:对于每个分析方向,依次执行以下步骤:

11、第一步,提取该分析方向的面型指标,

12、第二步,提取该分析方向的骨型指标,基于该分析方向的骨型指标确定该分析方向是否存在颌骨形态异常,以及基于该分析方向的骨型指标与面型指标的相对关系确定该分析方向是否存在软组织自身形态异常。

13、第三步,提取该分析方向的牙型指标,基于该分析方向的牙型指标确定该分析方向是否存在颌骨位置关系异常、牙/骨位置关系异常,

14、第四步,确定该分析方向的每种牙面畸形成因的影响程度;

15、s22:返回执行步骤s21,直到遍历所有分析方向。

16、优选地,步骤s21的第三步中还包括基于该分析方向的牙型指标与骨型指标的相对关系对该分析方向的骨型指标进行修正的步骤。

17、具体地,垂直向的咬合干扰体征包括以下体征中的至少一种:垂直向lfh体征、牙齿磨耗体征、牙齿缺失体征、牙齿修复体征,后牙牙轴异常体征;垂直向的肌肉功能干扰体征包括以下体征中的至少一种:闭口肌症状体征、开口肌症状体征;垂直向的颞下颌关节功能干扰体征包括以下体征中的至少一种:垂直向受压体征、垂直向牵拉体征。

18、具体地,矢状向的咬合干扰体征包括以下体征中的至少一种:前牙引导体征,矢状向sci体征、op体征、cpm体征;矢状向的肌肉功能干扰体征包括以下体征中的至少一种:前伸肌症状体征、后退肌症状体征;矢状向的颞下颌关节功能干扰体征包括以下体征中的至少一种:矢状向后退体征、矢状向前伸体征。

19、具体地,水平向的咬合干扰体征包括以下体征中的至少一种:侧方引导对称性体征、矢状向向sci对称性体征;水平向的肌肉功能干扰体征为咀嚼肌对称性症状体征;水平向的颞下颌关节功能干扰体征为水平向牵拉体征。

20、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牙面畸形分析模型,包括:

21、分析对象在多个分析方向的形态指标集合与功能体征集合,每个分析方向的牙面畸形成因及其影响程度、每种牙面畸形成因对应的至少一种干扰因素,其中,

22、所述分析方向包括垂直向、矢状向和水平向,所述形态指标集合包括面型指标、骨型指标和牙型指标,所述功能体征集合包括咬合干扰体征、肌肉功能干扰体征和颞下颌关节功能干扰体征,所述牙面畸形成因包括以下原因中的至少一种:颌骨形态异常、颌骨相对位置异常、牙/骨位置关系异常、软组织自身形态异常;

23、所述牙面畸形分析模型基于上述牙面畸形分析方法确定。

24、本申请通过实施例提供的牙面畸形分析方法以及牙面畸形分析模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本申请技术方案能够对大量口腔颜面临床数据进行梳理并通过清晰的逻辑脉络进行分析,以获得临床表象之下牙面畸形的形成机制,进而在诊断过程中综合考量外在表象与内在成因,有助于针对牙面畸形的形成机制制定合理的治疗目标,采取有效的治疗策略,减少漏诊误诊,降低医疗风险,把控治疗过程。



技术特征:

1.一种牙面畸形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面畸形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面畸形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面畸形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面畸形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牙面畸形成因包括以下原因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牙面畸形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牙面畸形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面畸形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面畸形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面畸形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11.一种牙面畸形分析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牙面畸形分析方法及牙面畸形分析模型,所述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分析对象的口腔颜面临床数据确定多个分析方向的形态指标集合与功能体征集合;S2:对每个分析方向的形态指标集合进行形态机制分析,确定该分析方向的牙面畸形成因及其影响程度;S3:对每个分析方向的功能体征集合进行功能机制分析,确定该分析方向的每种牙面畸形成因对应的至少一种干扰因素。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从形态和功能两个方面对牙面畸形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出能够系统且精准地描述牙面畸形表征、成因与干扰因素的分析模型,为后续牙面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的辅助。

技术研发人员:郑旭,张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罗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