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管穿刺系统

文档序号:34858508发布日期:2023-07-23 02:02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管穿刺系统

本发明涉及医学血管穿刺的,具体涉及一种血管穿刺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血管穿刺技术在穿刺置管、血管造影、介入治疗等中应用十分广泛。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穿刺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上述穿刺均要求穿刺成功率尽量高,穿刺次数尽量少,穿刺损伤尽量小。通常情况下,单纯的表浅血管穿刺技术并不困难。

2、随着医疗技术和理念的发展,更好的治疗技术方法和设备不断涌现,但随之而来的血管穿刺技术要求也逐渐提高:有些治疗要求对特定血管进行穿刺,比如越来越多的心脏起搏器导线置入的入路方式改变,从容易出现并发症的锁骨下静脉入路到并发症更少的腋静脉甚至头静脉入路,另心脏起搏器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起搏器囊袋感染,其与反复穿刺组织损伤、局部出血等过多的器械操作有关,后者容易导致细菌感染;有些治疗要求血管穿刺部位特殊,比如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由于其所用手术器械直径较粗,要求精准地穿刺近端股动脉正中位置,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有些治疗要求在某一特定区域需要两根或两根以上的血管穿刺,比如静脉动脉模式(v-a模式)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需要在同侧股静脉和股动脉这一狭小区域分别行血管穿刺置管。这些情况下,血管穿刺,特别是快捷顺利地血管穿刺,就变得十分困难,尤其是对肥胖、老年皮肤松弛、血管变异性大、外周血压偏低或休克的患者而言。这通常需要进行损伤更大的皮肤切开法,或者硬件要求比较高的超声引导法,且超声引导法也不能保证一次穿刺血管成功而无内部出血。

3、目前,血管穿刺技术均采用顺向穿刺法,即先确定待穿刺血管节段的具体部位,然后从体表合适位置顺着血管方向进穿刺针,根据穿刺针针头内回血情况,判断穿刺针是否达到血管腔内,如此反复尝试直至成功,成功后沿穿刺针置入导丝以有助于后续操作。该血管穿刺方法仅适用于具有明确固定的体表定位或体表可以扪及血管搏动的相对浅表部位。不适用于其他稍深部位的血管,动脉搏动较弱且弥散的血管,体表定位标志不明确血管,血管走形变异性加大的血管,对穿刺周围组织损伤要求特别严格的血管,穿刺点必须在血管周径上特定位点的血管等。

4、目前有了一种专利号为cn201210475559.0的介入用反向血管穿刺器,该穿刺器从相对容易的血管穿刺位点置入穿刺通道,然后顺着血管通路跨过人体中心脏所在的水平面或矢状面,至目标血管穿刺部位,沿穿刺通道送入穿刺针,其穿刺方向都是朝向穿刺系统的前进方向侧,从血管内向血管外穿刺,直至刺穿皮肤。虽然解决了从目标血管部位直接穿刺的难题,但是其穿刺针的行进距离大大增加,要么从左侧跨至右侧,要么从足侧跨至头侧,穿刺路径长,血管转角扭曲多,推进力不容易传导,风险相对大,器械设计复杂,操作步骤繁琐。

5、针对以上不足,迫切需要对现有血管穿刺工具进行改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用于机体穿刺困难部位血管,以解决现有穿刺技术中存在的各种不足。为此设计一种可以方便快捷的穿刺系统和穿刺方法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血管穿刺工具仅适用于具有明确固定的体表定位或体表可以扪及血管搏动的相对浅表部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穿刺导管铰接的穿刺针,穿刺针的方向与穿刺导管穿刺方向相反,通过铰接的穿刺针刺破皮肤实现导丝置入的血管穿刺系统。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血管穿刺系统,包括穿刺导管、穿刺针和辅助装置,穿刺导管的探入端侧面设置开口槽,穿刺针安装在开口槽中,穿刺针的针尾与穿刺导管的探入端铰接,穿刺针的针头与穿刺导管的探入端反向,穿刺针上设置有导丝腔,导丝腔的两端开口分别设置在穿刺针的针头和针身侧面,穿刺针和穿刺导管之间安装辅助装置, 通过辅助装置控制穿刺针弹起和折叠收回;所述穿刺针包括针体和针套,其中针套铰接在穿刺导管上,针体套装在针套中,导丝腔的开口分别位于针体的针尖处和针体的针身侧面;穿刺针的针套向穿刺导管的探入端延伸形成延伸段,延伸段的下方固定有尾端限位底座。

3、进一步,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扭簧和牵拉导线,其中扭簧安装在针套和穿刺导管之间,穿刺导管沿管身设置导线腔,导线腔在针套下方设置内侧开口,导线腔中穿套牵拉导线,牵拉导线的内端连接在针套上。

4、进一步,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前导线和后导线,穿刺导管中设置两条平行的导线腔,两条导线腔的外侧开口位于穿刺导管的外端部,两条导线腔的内侧开口分别对应穿刺针铰接部位两侧,前导线和后导线分别穿套在导线腔中,前导线连接针套,后导线连接穿刺针的延伸段。

5、进一步,所述延伸段朝向穿刺导管的侧面设置为斜面。

6、进一步,所述开口槽的两端设置倒角斜面。

7、进一步,导线腔为尺寸小于穿刺导管内径的管腔,导线腔固定在导管内。

8、进一步,针体设置外螺纹,针套设置内螺纹,针体通过螺纹套装在针套内。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复杂的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有特殊要求的或特殊部位的血管穿刺时,提供一种血管穿刺系统,该血管穿刺系统从相对容易的体表血管进入,进入目标血管穿刺部位,完成穿刺血管目的,大大减少了操作技术难度,同时提高穿刺操作的精准度,使复杂或难以实现的血管穿刺技术简单化。

10、本发明的血管穿刺系统,穿刺针随导管行进至血管目标穿刺点部位,在辅助装置帮助下,穿刺针弹开,成一定角度,随后回撤导管和穿刺针,使穿刺针从血管内向血管外逐层穿刺并至体外。与既往穿刺方法相比,本发明所述血管穿刺系统可以对穿刺难度大的血管,具有穿刺组织损伤极小需求的血管,不宜穿刺的特殊部位血管进行血管穿刺。改变了血管穿刺的传统理念,大大降低了穿刺难度,使高难度穿刺变得简便易行,使某些不可穿刺血管具有穿刺可能。同时减少穿刺损伤和穿刺并发症,从而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经济负担,甚至直接影响患者预后。

11、穿刺针采用两段式结构,穿刺针刺破血管壁伸出后,将针体和针套分离,针体沿导丝缓慢脱出,针套通过辅助装置折叠到穿刺导管中,随穿刺导管一起抽出,整个操作过程简单可靠,大幅降低了血管穿刺,导丝置入的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血管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导管(1)、穿刺针和辅助装置,穿刺导管(1)的探入端侧面设置开口槽,穿刺针安装在开口槽中,穿刺针的针尾与穿刺导管(1)的探入端铰接,穿刺针的针头朝向与穿刺导管(1)的探入端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扭簧(8)和牵拉导线(3),其中扭簧(8)安装在针套(4)和穿刺导管(1)之间,穿刺导管(1)沿管身设置导线腔(2),导线腔(2)在针套(4)下方设置内侧开口,导线腔(2)中穿套牵拉导线(3),牵拉导线(3)的内端连接在针套(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前导线(9)和后导线(10),穿刺导管(1)中设置两条平行的导线腔(2),两条导线腔(2)的外侧开口位于穿刺导管(1)的外端部,两条导线腔(2)的内侧开口分别对应穿刺针铰接部位两侧,前导线(9)和后导线(10)分别穿套在导线腔(2)中,前导线(9)连接针套(4),后导线(10)连接穿刺针的延伸段(1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血管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段(11)朝向穿刺导管(1)的侧面设置为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血管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的两端设置倒角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血管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导线腔(2)为尺寸小于穿刺导管内径的管腔,导线腔(2)固定在导管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针体(5)设置外螺纹,针套(4)设置内螺纹,针体(5)通过螺纹套装在针套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管穿刺系统,包括穿刺导管、穿刺针和辅助装置,穿刺导管的探入端侧面设置开口槽,穿刺针安装在开口槽中,穿刺针的针尾与穿刺导管的探入端铰接,穿刺针的针头与穿刺导管的探入端反向,穿刺针和穿刺导管之间安装辅助装置,通过辅助装置控制穿刺针弹起和折叠收回。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复杂的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有特殊要求的或特殊部位的血管穿刺时,提供简单可靠的血管穿刺系统,从相对容易的体表血管进入,顺着天然的血管管道,进入目标血管穿刺部位,完成穿刺血管目的,大大减少了操作技术难度,同时提高穿刺操作的精准度,使复杂或难以实现的血管穿刺技术简单化。

技术研发人员:徐龙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