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颌骨缺损患者口内印模制取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978449发布日期:2023-08-02 01:28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颌骨缺损患者口内印模制取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种植牙,具体为一种颌骨缺损患者口内印模制取的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cad/cam的出现及推广普及,口腔修复领域中数字化技术的重视程度逐渐增高。其中,通过口内扫描制取数字化模型已经成为数字化口腔修复流程中的重要一环。相比于传统印模,数字化模型制取不但具有简化取模流程、便于医患沟通等一系列优势,还能够减少ci由于程序过多导致的误差叠加积累以及模型传递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病原微生物传播。尽管拥有许多优点,但当前口内扫描仪的应用范围仍相对局限。专家学者针对口内扫描仪的准确度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包括针对不同品牌的口内扫描仪、不同的修复类型、不同的扫描顺序等等而进行的一系列准确度研究。在临床中ios更多地应用于牙体缺损及小范围牙列缺损的各类修复。另外,尽管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ios的各项指标都较前有了改善,但对于缺牙数较多的牙列缺损以及牙列缺失,软组织移动度、口内扫描仪数据匹配模式等仍会对取模精确度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是目前善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对于此类患者,临床上仍更倾向于采用传统印模方法制取印模后,通过参考扫描仪扫描石膏模型间接获取口腔内软硬组织的相关数字化信息。

2、目前针对上颌骨缺损伴牙列缺损的患者,仍是以采用藻酸盐或硅橡胶材料进行传统印模为主,其精确度及可行性在临床中也得到了验证。然而上颌骨缺损伴。牙列缺损的患者由于疤痕挛缩或伴随颞下颌关节疾患,往往张口度不足,传统方法无法制取完整的口腔印模。另外,由于上腭软硬组织缺损,患者多存在口腔与鼻腔相通的空腔,在传统取模过程中的印模压力容易导致取模材料进入鼻咽腔而造成患者较大的痛苦及强烈不适感。口内扫描仪通过光学成像叠加合成数字化口腔模型,操作简单便捷,快速生成上下颌模型图形和上、下牙列的咬合关系,能够在三维方向检查模型图及预备体,发现不足并及时完善。

3、因此本发明需要设计一种颌骨缺损患者口内印模制取的方法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颌骨缺损患者口内印模制取的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3、一种颌骨缺损患者口内印模制取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4、s1、制取数字化印模,工作人员使用口内扫描仪进行制取ios模型,在患者残留牙列两端及近缺损区相对平整的腭部黏膜区域粘贴氧化锆瓷块,进行扫描,在软件中手动修剪形态后,保存数字化模型并以stl文件格式输出;

5、s2、进行常规印模,对于每个参与者,在进行ios后,通过材料制取常规上颌模型,检查所取印模,检查瓷块与硅橡胶阴模是否紧密贴合,使用高分辨率模型扫描仪扫描石膏模型,获取stl数据作为患者口腔印模的标准数据;

6、s3、数据匹配与测量分析,将患者通过ios所得到的stl数据和模型扫描仪获取的ci组stl数据导入逆向工程软件,用于匹配及数据测量,对每一组模型执行两种不同的测量操作:瓷块与牙之间的线性距离测量以及针对牙齿区域的最佳拟合算法测量,生成直观的颜色偏差图,并提供中位数、平均正偏差、平均负偏差等一系列数据信息;

7、s4、统计分析数据,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8、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中在进行扫描前,还需要进行以下操作:

9、s101、采用纱布覆盖保护颌骨缺损区基底鼻咽部粘膜;

10、s102、通过吸唾器及棉卷尽可能去除扫描区域口腔部粘膜及牙齿上的唾液;

11、s103、使用医用胶水进行粘贴氧化锆瓷块。

12、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中的氧化锆瓷块的规格为6mm*6mm*3mm,瓷块边缘误差±0.1mm,所述氧化锆瓷块的数量为3块,将残留牙列前牙端瓷块记为a瓷块,后牙端瓷块记为c瓷块,近缺损区或皮瓣区瓷块记为b瓷块。

13、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的材料为光固化模型材料预先制作的个性化印模托盘和乙烯基聚硅氧烷加聚型弹性印模轻体材料。

14、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在进行扫描石膏模型前,还需要将所有印模在室温下保存8小时,才可以取出印模中的瓷块,进行灌注石膏模型。

15、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的线性距离测量具体方法为:

16、s301、根据ci石膏模型及ios模型中的距离差值评估ios的真实性;

17、s302、瓷块中心点p与牙面标志点t分别代表软组织及硬组织,测量距离定义为各瓷块中心点p与余留牙标志点t之间的距离,ci组及ios组距离分别表示为dpntn及dpntn;

18、s303、在获取各标志点坐标前,每一组模型通过最佳拟合配准的方式对齐到同一公共坐标框架内,牙面标志点t为模型拟合后选取的前牙切角对应点或后牙牙尖点,瓷块中心点坐标p需将瓷块单独选取后,通过软件获取。

19、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在完成两种不同的测量操作后还需要在软件中对模型沿牙齿颈缘线进行修剪,获取独立的牙列数据,将修剪后的每一组数据在软件中通过最佳拟合算法进行3d分析,算法会自动在三维方向上将测试模型与参考模型对齐。

20、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4中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时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21、s401、采用shapiro-wilk检验确定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

22、s402、采用levene检验确定方差齐性,配对t检验对组间距离偏差进行分析;

23、s403、组内距离偏差分析通过anova进行对牙列3d最佳拟合数据的分析采用wilcoxon检验。

24、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中进行扫描时需要通过从上颌骨缺损区对侧最后缘牙齿咬合面开始扫描,以“之”字形对牙列进行颊腭侧缓慢扫描。

25、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检查瓷块与硅橡胶阴模是否紧密贴合时,当发现瓷块在取模过程中松动、脱落或异位,则该病例不纳入本研究,当发现无异常,则进行后续操作。

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工作人员使用口内扫描仪进行制取ios模型,在患者残留牙列两端及近缺损区相对平整的腭部黏膜区域粘贴氧化锆瓷块,进行扫描,在软件中手动修剪形态后,保存数字化模型并以stl文件格式输出,对于每个参与者,在进行ios后,通过材料制取常规上颌模型,检查所取印模,使用高分辨率模型扫描仪扫描石膏模型,获取stl数据作为患者口腔印模的标准数据,将患者通过ios所得到的stl数据和模型扫描仪获取的ci组stl数据导入逆向工程软件,用于匹配及数据测量,生成直观的颜色偏差图,并提供中位数、平均正偏差、平均负偏差等一系列数据信息,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整体流程简单易操作,同时与互联网保持实时数据互通,减少了患者的配合时间、降低操作难度,ios在制取上颌骨缺损伴牙列缺损模型的真实性方面满意的结果,对印模制取数据及相应的分析结果进行管理、可视化和存储,有助于通过互联网云管控实现印模制取数据管理,提高能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技术特征:

1.一种颌骨缺损患者口内印模制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颌骨缺损患者口内印模制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在进行扫描前,还需要进行以下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颌骨缺损患者口内印模制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氧化锆瓷块的规格为6mm*6mm*3mm,瓷块边缘误差±0.1mm,所述氧化锆瓷块的数量为3块,将残留牙列前牙端瓷块记为a瓷块,后牙端瓷块记为c瓷块,近缺损区或皮瓣区瓷块记为b瓷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颌骨缺损患者口内印模制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材料为光固化模型材料预先制作的个性化印模托盘和乙烯基聚硅氧烷加聚型弹性印模轻体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颌骨缺损患者口内印模制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在进行扫描石膏模型前,还需要将所有印模在室温下保存8小时,才可以取出印模中的瓷块,进行灌注石膏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颌骨缺损患者口内印模制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线性距离测量具体方法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颌骨缺损患者口内印模制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在完成两种不同的测量操作后还需要在软件中对模型沿牙齿颈缘线进行修剪,获取独立的牙列数据,将修剪后的每一组数据在软件中通过最佳拟合算法进行3d分析,算法会自动在三维方向上将测试模型与参考模型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颌骨缺损患者口内印模制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时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颌骨缺损患者口内印模制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进行扫描时需要通过从上颌骨缺损区对侧最后缘牙齿咬合面开始扫描,以“之”字形对牙列进行颊腭侧缓慢扫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颌骨缺损患者口内印模制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检查瓷块与硅橡胶阴模是否紧密贴合时,当发现瓷块在取模过程中松动、脱落或异位,则该病例不纳入本研究,当发现无异常,则进行后续操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颌骨缺损患者口内印模制取的方法,涉及种植牙技术领域,包括制取数字化印模,工作人员使用口内扫描仪进行制取IOS模型,在患者残留牙列两端及近缺损区相对平整的腭部黏膜区域粘贴氧化锆瓷块,进行扫描,在软件中手动修剪形态后,保存数字化模型并以STL文件格式输出,本发明通过工作人员使用口内扫描仪进行制取IOS模型,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同时与互联网保持实时数据互通,减少了患者的配合时间、降低操作难度,IOS在制取上颌骨缺损伴牙列缺损模型的真实性方面满意的结果,对印模制取数据及相应的分析结果进行管理、可视化和存储,有助于通过互联网云管控实现印模制取数据管理,提高能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技术研发人员:陈良星,邱小丽,李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新茂义齿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