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癌症的新型的基于重组质膜的囊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35861发布日期:2023-12-13 06:5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用于治疗癌症的新型的基于重组质膜的囊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型的基于重组质膜的囊泡,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用于治疗癌症的新型的基于重组质膜的囊泡。


背景技术:

1、癌症指与异常细胞生长相关的一组疾病,其具有侵袭和转移到身体的其它部位的潜力。截至2015年,已知全世界存在多于9000万癌症患者,其中每年出现约1400万新的癌症患者。癌症占人类死亡原因的15.7%。最频繁发生的癌症是男性中的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和胃癌,以及女性中的乳腺癌、结肠癌、肺癌和子宫颈癌。

2、对于癌症治疗,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其包括使用各种抗癌药的化学疗法、通过辐射的放射疗法、靶向与癌症相关的特定体内分子的抗体疗法等。然而,用于化学疗法或辐射中的抗癌药具有严重的副作用,因为这些治疗也影响正常细胞,并且因为癌细胞可以获得对抗癌药的抗性经常导致治疗失败或复发。

3、最近,使用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的抗癌免疫疗法已在临床治疗中显示令人惊讶的效应。然而,由于癌症的复杂性,抗癌免疫疗法具有局限性,因为该疗法仅在小于约30%的癌症患者中有效。这是因为癌细胞被我们机体的免疫细胞识别为“自身的”,并且因此,重要的是癌细胞被免疫细胞识别为“非自身的”,使得可以诱导癌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诱导扩增的免疫应答。

4、外泌体是存在于所有生物液体,包括血液、尿和细胞培养物的培养基中的细胞衍生的囊泡,也称为细胞外囊泡或微囊泡。已知外泌体具有30nm至100nm的大小,并且当多囊体与细胞膜融合时从细胞中分泌,直接通过细胞膜分泌,或直接从细胞膜出芽。已知外泌体在各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所述过程例如凝血、细胞间信号传导和代谢废物管理。与脂质体或聚合物型纳米颗粒相比,外泌体作为药物载体具有重要的优点,因为外泌体具有与人体细胞本身的组成相似的组成,并且外泌体是非免疫原性的(ha等人,acta pharm.sin.b.6(4):287-296,2016)。在这一点上,已使用外泌体进行各种尝试,使得将抗癌药(例如多柔比星)递送至肿瘤组织(tian等人,biomaterials.35:2383-2390,2014);使紫杉醇和多柔比星穿过血脑屏障并且递送至大脑(yang等人,pharm.res.32:2003-2014,2015);为了治疗帕金森氏病,使过氧化氢酶穿过血脑屏障并且递送至大脑(haney等人,j.controlrelease.207:18-30,2015);或为了治疗癌症,递送对某些基因特异性的sirna(shtam等人,cell commun.signal.11:88,2013)等。

5、细胞外囊泡指以颗粒形式的结构,其中从细胞释放或分泌到细胞外环境内的各种生物分子(例如蛋白质、核酸分子(例如rna)、各种功能的脂质等)封装在脂质双层的细胞膜中,所述脂质双层与衍生所述各种生物分子的细胞的细胞膜相同。细胞外囊泡指平均直径为100nm至1μm的基于质膜的囊泡,其大于通常大小为30nm至100nm的外泌体的平均直径。

6、细胞衍生的纳米囊泡,其为被质膜包围的纳米大小的囊泡,指与由细胞分泌且天然形成的外泌体或细胞外囊泡不同的基于质膜的囊泡,所述质膜是通过人工方法(例如,其中使细胞通过微流体通道的挤出过程、多阶段过滤过程等)形成的纳米大小的细胞膜组分。

7、同时,水疱性口炎病毒糖蛋白(vsv-g)是存在于水疱性口炎病毒的病毒粒子膜中的唯一病毒糖蛋白,并且充当用于病毒粘附和融合到靶细胞内的蛋白质。vsv-g蛋白是包括两个n联聚糖的跨膜蛋白,当不存在其它病毒蛋白时,所述跨膜蛋白可以以低ph依赖性方式起始膜融合事件。由于vsv-g蛋白可以与核酸分子如dna形成复合物,因此vsv-g蛋白已用作直接基因转移的载体,或已通过产生更稳定和高滴度的基于假型鼠白血病病毒(mlv)的逆转录病毒和基于慢病毒的载体有效地用于基因治疗中。然而,最近已提示除基因之外,vsv-g蛋白还可用于将各种蛋白质递送至异源细胞(mangeot等人,mol.ther.19(9):1656-1666,2011)。

8、作为对vsv-g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结果,先前确认了其为基于成熟蛋白的第60、162和407个氨基酸残基的组氨酸形成簇并充当ph传感器,信号序列从所述成熟蛋白中去除(roche等人,science,313:187-191,2006;roche等人,science,315:843-848,2007),并且最近据报道,当上述组氨酸残基中的第162个氨基酸残基,组氨酸突变成精氨酸(h162r)时,它诱导在ph 6.8(其为癌细胞周围的生理ph)下的膜融合,并且在表达vsv-g突变体(h162r)的神经干细胞施用后,促进了癌细胞的死亡(zhu等人,mol.ther.21(8):1492-1497,2013)。

9、然而,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方法是难以应用于实际临床环境的技术,因为神经干细胞供应困难,并且癌细胞的杀死作用不是非常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包括上述问题的各种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癌症的安全治疗的基于重组质膜的囊泡,所述囊泡在癌症微环境之外的条件下不起作用,同时自身有效地杀死癌细胞而无需抗癌药。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基于重组质膜的囊泡,其能够“异种化(xenogenization)”,使得免疫细胞可以将癌细胞识别为“敌人”。然而,这些目的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此。

3、技术方案

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基于重组质膜的囊泡,其中将vsv-g突变蛋白引入膜内,在所述vsv-g突变蛋白中,第162个氨基酸,组氨酸由精氨酸取代。

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其含有基于重组质膜的囊泡作为活性成分。

6、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其含有基于重组质膜的囊泡,其中将病毒衍生的致融膜蛋白作为活性成分引入膜内。

7、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了基于重组质膜的囊泡,其中将vsv-g突变蛋白引入膜内,在所述vsv-g突变蛋白中,第162个氨基酸,组氨酸由精氨酸取代;或提供了基于重组质膜的囊泡用于制备癌症治疗剂的用途,其中将病毒衍生的致融膜蛋白引入膜内。

8、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治疗患有癌症的受试者中的癌症的方法,其包括向患有癌症的受试者施用基于重组质膜的囊泡或上述那些中的一种或多种药物组合物。

9、有利效应

10、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治疗癌症而不求助于复杂机制如基因转移。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重组质膜的囊泡,其中将vsv-g突变蛋白引入膜内,在所述vsv-g突变蛋白中,第162个氨基酸,组氨酸由精氨酸取代。

2.权利要求1的基于重组质膜的囊泡,其中所述基于重组质膜的囊泡是外泌体、细胞外囊泡或细胞衍生的纳米囊泡。

3.权利要求1的基于重组质膜的囊泡,其中从哺乳动物细胞中分离/纯化所述基于重组质膜的囊泡,将其转化到包含编码vsv-g突变蛋白的多核苷酸的基因构建体内,并且因此过表达所述vsv-g突变蛋白。

4.一种基于重组质膜的囊泡,其中将vsv-g突变蛋白引入膜内,并且将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掺入其中,在所述vsv-g突变蛋白中,第162个氨基酸,组氨酸由精氨酸取代,。

5.权利要求4的基于重组质膜的囊泡,其中所述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是蒽环类抗癌药、紫杉烷类抗癌药、抗egfr抗体、bk通道激动剂、硼替佐米、强心苷、环磷酰胺类抗癌药、gadd34/pp1抑制剂、lv-tsmac、麻疹病毒、博来霉素、米托蒽醌或奥沙利铂。

6.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的基于重组质膜的囊泡作为活性成分。

7.权利要求6的药物组合物,其进一步包含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抗癌化合物。

8.权利要求7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抗癌化合物是细胞死亡诱导剂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9.权利要求8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剂是蒽环类抗癌药、紫杉烷类抗癌药、抗egfr抗体、bk通道激动剂、硼替佐米、强心苷、环磷酰胺类抗癌药、gadd34/pp1抑制剂、lv-tsmac、麻疹病毒、博来霉素、米托蒽醌或奥沙利铂。

10.权利要求9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蒽环类抗癌药是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表柔比星、伊达比星、匹克生琼、沙柔比星或戊柔比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癌症的新型的基于重组质膜的囊泡。本发明涉及基于重组质膜的囊泡,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包含VSV‑G突变蛋白的基于重组质膜的囊泡,在所述VSV‑G突变蛋白中,第162个氨基酸,组氨酸已由精氨酸取代,以及涉及了包含基于重组质膜的囊泡的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研发人员:金起范,梁有秀,金仁山,南其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