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ax抑制剂1在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的用途

文档序号:34887326发布日期:2023-07-25 16:2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Bax抑制剂1在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的用途

本发明属于药物,尤其涉及一种bax抑制剂1在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1、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致命的、成人发病的运动神经元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运动神经元退化变性,因此,如何缓解运动神经元死亡是治疗als的重要策略之一。baxinhibitor1(bi1),也称为跨膜bax inhibitor motif containing 6 (tmbim6),可通过与很多蛋白相互作用发挥其抗凋亡活性,比如n端可与bcl2和bclxl蛋白相互作用。尽管bi1对于抑制bax活性发挥重要作用,也有报道证明bi1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对于线粒体功能障碍及自噬的发生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但bi1对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的作用并不清晰。

2、超过95%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的患病脊髓运动神经元以rna/dna结合蛋白tdp-43(als-tdp)的错误代谢为特征,特别是细胞溶质的存在。研究表明,在tdp-43中发现了超过40种疾病相关突变,并有一些文献报道tdp-43突变会增强聚集,导致als。但值得一提的是,大约95%的人中显示tdp-43没有发生突变,tdp43的水平异常和错误定位也可能导致als的发生。正常情况下,tdp-43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穿梭,而在病理条件下,tdp-43主要保留在细胞质中并形成聚集物,核消耗现象明显。同时,tdp-43参与调控线粒体功能障碍,并增强线粒体自噬。自噬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cns)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可避免错误折叠和聚集的蛋白质的积累,受损的自噬与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er应激、线粒体损伤、自由基和基因毒性应激等都可以诱导自噬。应激诱导的自噬和基础自噬对于维持体外和体内细胞稳态至关重要。

3、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会降解细胞溶质内的货物,不同自噬体形成速率与溶酶体清除货物速率之间的关系被称为“自噬通量”。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受损,或溶酶体酸化的抑制可防止自噬体腔内容物的降解并促进自噬体的积累,从而抑制“自噬通量”。在不同的人类疾病中可以观察到自噬通量的阻塞,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特征就是自噬通量减少,自噬溶酶体融合过程的许多细节仍然未知,可能涉及额外的蛋白质,它们的突变/缺失可能会影响自噬体的周转。外泌体执行从细胞中清除不必要的或有毒的细胞内蛋白质的任务。它们还充当细胞间的信使。神经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可以检测到tdp-43,而且,蛋白质聚集和自噬抑制是促进tdp-43外泌体分泌的主要因素。为此我们提出一种bax抑制剂1在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的用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ax抑制剂1在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的用途,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bax抑制剂1在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的用途,包括bi1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药物中的用途。

4、进一步的,所述bi1在转染细胞中发挥作用。

5、进一步的,所述转染细胞的制备步骤为:

6、步骤s1、先用60 mm的培养皿培养nsc-34细胞,采用瞬转法转入pcmv6/tmbim6-myc-ddk-tagged质粒,培养48 h后分别稀释10倍、100倍、1000倍转入100mm培养皿继续培养,然后采用g418筛选,挑出筛选完的单细胞于96孔板培养,待细胞长满后依次转入24孔板、6孔板中扩大培养,收集细胞样品,得到稳定过表达bi1的nsc-34细胞;

7、步骤s2、扩大培养sod1g93a质粒和lacz质粒,在5 ml的lb培养液中加入50 μg/ml的抗生素,在37℃恒温条件下摇床培养8h后,倒入300 ml的lb培养基中,过夜培养;利用去内毒素转染级质粒大提试剂盒提取出转染级质粒;

8、步骤s3、将转染级质粒转至nsc-34细胞、bi1-nsc 34细胞中,得到转染细胞。

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在5 ml的lb培养液中按照1:1000的比例加入50 μg/ml的抗生素。

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11、步骤s31、转染前一天将bi1-nsc 34细胞、nsc-34细胞接种在60 mm的细胞板上,接种密度为80-85%,于37℃、5%co2细胞培养箱中用10%胎牛血清和1‰g418的dmem培养基孵育;

12、步骤s32、按转染试剂(μl):转染级质粒(μg)=3:1-2:1的比例将转染试剂和转染级质粒分别加到两个含有opti-mem试管中,常温孵育5 min;

13、步骤s33、将步骤s32中的两个试管混匀,常温孵育20 min;

14、步骤s34、在步骤s31中的细胞中加入步骤s33的混合液,轻缓混匀细胞,得到转染细胞。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bi1抑制sod1g93a诱导的nsc-34细胞凋亡以及cyto-c释放、bax的线粒体转运及tdp-43的核逆转和线粒体异常;bi1能够激活自噬并降低sod1g93a诱导的活性氧水平,并通过促进bax和bcl-2以及tdp-43、mfn2和beclin1间相互作用竞争性结合破坏beclin1和bcl-2的相互作用,进而增强自噬;bi1与tdp-43相互作用间接降低tdp-43与bax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细胞凋亡;bi1抑制tdp-43(43 kd)降解以及病理性tdp-43在外泌体中的传播。

17、2、揭示了bi1通过介导tdp43调控als发病机制的重要作用,为揭示als发病机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并为进一步开发小分子治疗化合物提供了新的方向和靶标。



技术特征:

1.一种bax抑制剂1在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包括bi1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药物中的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ax抑制剂1在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bi1在转染细胞中发挥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bax抑制剂1在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染细胞的制备步骤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bax抑制剂1在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在5 ml的lb培养液中按照1:1000的比例加入50 μg/ml的抗生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bax抑制剂1在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bax抑制剂1在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1中,转染前一天将bi1-nsc 34细胞、nsc-34细胞接种在60 mm的细胞板上,接种密度为80-8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bax抑制剂1在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1中,于37℃、5%co2细胞培养箱中用10%胎牛血清和1‰g418的dmem培养基孵育。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bax抑制剂1在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2中,按转染试剂:转染级质粒=3:1-2:1的比例将转染试剂和转染级质粒分别加到两个含有opti-mem试管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适用于药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Bax抑制剂1在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的用途,包括BI1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发现BI1抑制SOD1<supgt;G93A</supgt;诱导的NSC‑34细胞凋亡以及Cyto‑C释放、BAX的线粒体转运及TDP‑43的核逆转和线粒体异常;抑制TDP‑43降解以及病理性TDP‑43在外泌体中的传播;BI1能够激活自噬并降低SOD1<supgt;G93A</supgt;诱导的活性氧水平;BI1与TDP‑43相互作用抑制细胞凋亡;揭示了BI1通过介导TDP43调控ALS发病机制的重要作用,为揭示ALS发病机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并为进一步开发小分子治疗化合物提供了新的方向和靶标。

技术研发人员:曾琳琳,王雨,王宇翔,尹涵兰,任志超,马雪婷,肖紫璇,王艺博,郭紫凝,陈璐,李盈昕,王艺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