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弯标测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73318发布日期:2023-08-30 20:38阅读:38来源:国知局
立体弯标测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弯标测导管。


背景技术:

1、通过电生理导管来实现的心电生理标测,在心脏介入治疗手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电生理导管放置的典型位置之一,便是冠状窦(coronary venous system,cs)。冠状窦导管的放置,是从冠状窦口(orifice of coronary sinus,cso)进入,沿心大静脉深入。整体的解剖结构有以下特点:cso的直径为5mm至15mm;cso的开口倾斜且朝向右心房;窦口后缘有不同形态的冠状窦瓣;心大静脉-冠状窦管道大致沿二尖瓣环的侧边缘走形。这就意味着,冠状窦导管自下而上进入右心房,需先朝向斜后方找到冠状窦口,再倾斜向下穿过冠状窦瓣,并沿着心大静脉蜿蜒向上才能深入放置。

2、现有技术的冠状窦标测导管弯型为平面弯,在寻找并进入直径较小且开口倾斜的cso时,需要平面弯以较为精准的角度才能进入,因此难度大、耗时长;另外,心大静脉的走形蜿蜒向上,其一平面弯很难在崎岖的心大静脉中深入较远的距离,其二平面弯向上深入时容易自cso掉落,其三导管上的电极受导管自身的硬度和弯型的限制,很难与心大静脉的侧壁稳定贴靠,这就导致采集的心电生理信号不稳定;在导管沿着心大静脉深入的过程中,也极易从cso脱落。这些都给增加心脏手术的难度,延长手术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弯标测导管,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冠状窦标测导管弯型为平面弯所带来的问题。

2、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弯标测导管,包括控弯手柄、导管和控弯丝,导管包括固定连接的支撑段和第一柔软段,第一柔软段的硬度小于支撑段的硬度,且导管开设有贯通的偏心孔,偏心孔内穿设有控弯丝,控弯丝的近端与控弯手柄固定连接、远端与第一柔软段的远端固定连接;第一柔软段呈扭转结构,第一柔软段的近端面与第一柔软段的远端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偏心孔自第一柔软段的近端面至第一柔软段的远端面呈螺旋角小于90°的第一螺旋形;控弯状态下,控弯手柄通过控弯丝使第一柔软段朝向偏心孔的方向弯曲、并朝向扭转的方向偏转呈第一弧形。

3、进一步地,立体弯标测导管还包括第二柔软段,与第一柔软段的远端面连接,第二柔软段的硬度小于第一柔软段的硬度,第二柔软段的远端面与第二柔软段的近端面之间形成第二夹角;偏心孔自第二柔软段的近端面至第二柔软段的远端面呈螺旋角小于60°的第二螺旋形;控弯丝的远端与第二柔软段的远端固定连接;控弯状态下,控弯手柄通过控弯丝使第二柔软段朝向偏心孔的方向弯曲呈第二弧形。

4、进一步地,第二弧形的弧度小于第一弧形的弧度,第二弧形的半径小于第一弧形的半径。

5、进一步地,第一夹角为20°至50°。

6、进一步地,第一夹角为35°。

7、进一步地,第二夹角为15°至75°。

8、进一步地,第二夹角为45°。

9、进一步地,支撑段和第一柔软段之间还设置有朝向偏心孔方向的弧状支撑段,弧状支撑段的硬度大于第一柔软段的硬度、且小于支撑段的硬度。

10、进一步地,非控弯状态下,支撑段的轴线和柔软段的轴线之间形成23°至43°的第三夹角。

11、进一步地,第三夹角为33°。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通过第一柔软段的扭转结构,当使用控弯手柄进行控弯时,控弯丝朝向控弯手柄的方向拉动第一柔软段。由于第一柔软段的硬度小于支撑段的硬度,第一柔软段先发生弯曲;由于控弯丝设置于偏心孔内且偏心孔呈螺旋形,所以第一柔软段的朝向偏心孔的一侧弯曲,并沿着螺旋形的螺旋朝向扭转的方向偏转。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在控弯状态下,第一柔软段的弯型为立体弯型。



技术特征:

1.一种立体弯标测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弯手柄、导管和控弯丝,所述导管包括固定连接的支撑段和第一柔软段,所述第一柔软段的硬度小于所述支撑段的硬度,且所述导管开设有贯通的偏心孔,所述偏心孔内穿设有控弯丝,所述控弯丝的近端与所述控弯手柄固定连接、远端与所述第一柔软段的远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柔软段呈扭转结构,所述第一柔软段的近端面与所述第一柔软段的远端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偏心孔自所述第一柔软段的近端面至所述第一柔软段的远端面呈螺旋角小于90°的第一螺旋形;控弯状态下,所述控弯手柄通过所述控弯丝使所述第一柔软段朝向所述偏心孔的方向弯曲、并朝向扭转的方向偏转呈第一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弯标测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弯标测导管还包括第二柔软段,与所述第一柔软段的远端面连接,所述第二柔软段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一柔软段的硬度,所述第二柔软段的远端面与所述第二柔软段的近端面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偏心孔自所述第二柔软段的近端面至所述第二柔软段的远端面呈螺旋角小于60°的第二螺旋形;所述控弯丝的远端与所述第二柔软段的远端固定连接;控弯状态下,所述控弯手柄通过所述控弯丝使所述第二柔软段朝向所述偏心孔的方向弯曲呈第二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弯标测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的弧度小于所述第一弧形的弧度,所述第二弧形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弧形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弯标测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为20°至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弯标测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为3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弯标测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角为15°至7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弯标测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角为4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弯标测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和所述第一柔软段之间还设置有朝向偏心孔方向的弧状支撑段,所述弧状支撑段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柔软段的硬度、且小于所述支撑段的硬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弯标测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控弯状态下,所述支撑段的轴线和所述柔软段的轴线之间形成23°至43°的第三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体弯标测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角为33°。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弯标测导管,包括控弯手柄、导管和控弯丝,导管包括固定连接的支撑段和第一柔软段,第一柔软段的硬度小于支撑段的硬度,且导管开设有贯通的偏心孔,偏心孔内穿设有控弯丝,控弯丝的近端与控弯手柄固定连接、远端与第一柔软段的远端固定连接;第一柔软段呈扭转结构,第一柔软段的近端面与第一柔软段的远端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偏心孔自第一柔软段的近端面至第一柔软段的远端面呈螺旋角小于90°的第一螺旋形;控弯状态下,控弯手柄通过控弯丝使第一柔软段朝向偏心孔的方向弯曲、并朝向扭转的方向偏转呈第一弧形。

技术研发人员:冯骥,龚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心诺普医疗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