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自然血管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193441发布日期:2023-08-21 11:21阅读: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人工血管支架,尤其涉及一种仿自然血管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动脉硬化、血管狭窄、栓塞等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据统计,全球心血管疾病的病例呈指数增长,近30年从2.71亿例涨到5.23亿例,死亡人数从1210万涨到1860万。目前临床上通过血管移植进行搭桥、介入、置换等手术来治疗。人工血管由于容易制备、大小可控,因此被广泛用于大口径人工血管的临床应用中。然而,小口径人工血管的血栓形成及内皮化速度慢等问题仍未妥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仿自然血管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内层具有抗血栓性能和快速内皮化作用;中层为弹性层;外层为较大孔隙的纤维膜层,有利于平滑肌细胞的迁入,从而模拟了自然血管每层各有的功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仿自然血管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如下:

4、步骤1、通过调控参数合成磺基甜菜碱二醇两性离子聚氨酯低聚物;

5、步骤2、将聚己内酯pcl和两性离子聚氨酯低聚物按0.15g/ml的比例溶解于六氟异丙醇溶剂中均匀搅拌,制备内层纤维膜溶液;将pcl按0.15g/ml的比例溶解于六氟异丙醇溶剂中均匀搅拌,制备中层纤维膜溶液;将pcl和明胶按0.15g/ml的比例溶解于六氟异丙醇溶剂中均匀搅拌,制备外层纤维膜溶液;

6、步骤3、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利用步骤2中制备好的静电纺丝溶液在管状接收器上纺三层结构小口径人工血管;

7、步骤4、对步骤3中制备的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内层进行生物修饰,使其促进内皮细胞黏附、增殖和血管再生。

8、优选地,在步骤1中,两性离子聚氨酯低聚物合成时间为1~30min,合成反应温度为60~80℃。

9、优选地,在步骤2中,内层纤维膜溶液中两性离子聚氨酯低聚物和pcl的质量比为1:10~3:10;外层纤维膜溶液中明胶和pcl的质量比为1:10~3:10,搅拌温度为25~30,搅拌时间为2~5h。

10、优选地,在步骤3中,静电纺丝参数为:电压15~20kv,接收距离15~20cm,纺丝速率0.5~1.5ml/h,喷丝头横动速度为2~6mm/min,滚筒接收器直径为3~7mm,每层的厚度控制在100~500μm。

11、优选地,在步骤4中,将步骤3制备得到的三层结构小口径人工血管竖立放在模具中,对其内皮层生物修饰,固定内皮细胞选择性生物因子(包括多肽、生长因子等),具体步骤如下:

12、将含1%sicl4的无水甲苯溶液加入步骤3中制备得到的三层结构小口径人工血管内部空腔中放置1~10分钟后,再用无水甲苯冲洗,并放置5~10分钟后吹干,接着在其内部空腔中放入水,在30~37℃放置30~60分钟后再用无水甲苯冲洗小口径人工血管内层;

13、随后,制备96%乙醇溶液,并加入浓度为2v/v%的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放置5~10分钟后,将其溶液放入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内部空腔中放置10~20分钟,再用酒精和水冲洗2~3次,在40℃干燥24小时;

14、干燥后,将戊二酸酐放入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内部空腔内,使其反应30~60分钟,再用水清洗,再利用mes缓冲液活化60分钟,随后室温下加入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和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溶液,放置10~30分钟;

15、最后,将redv多肽溶液放入空腔中,在室温下放置24小时后,用pbs缓冲液冲洗,随后自然干燥,得到仿自然血管小口径人工血管。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发明所制备的内层通过添加两性离子聚氨酯低聚物并通过生物修饰的方式提高其抗血栓性能,促进内皮细胞黏附性能、快速内皮化效果;中层利用聚己内酯(pcl)作为弹性层,外层利用pcl和明胶制备孔隙较大的纤维膜,使平滑肌细胞容易迁入,从而模拟自然血管每一层的不同效果。

18、2、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仿自然血管三层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内层纤维孔隙相对较小便于内皮细胞的黏附和增殖,外层纤维孔隙较大便于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因此可促进内皮层的形成和血管的再生。



技术特征:

1.一种仿自然血管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自然血管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两性离子聚氨酯低聚物合成时间为1~30min,合成反应温度为6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自然血管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内层纤维膜溶液中两性离子聚氨酯低聚物和pcl的质量比为1:10~3:10;外层纤维膜溶液中明胶和pcl的质量比为1:10~3:10,搅拌温度为25~30,搅拌时间为2~5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自然血管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静电纺丝参数为:电压15~20kv,接收距离15~20cm,纺丝速率0.5~1.5ml/h,喷丝头横动速度为2~6mm/min,滚筒接收器直径为3~7mm,每层的厚度控制在100~5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自然血管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将步骤3制备得到的三层结构小口径人工血管竖立放在模具中,对其内皮层生物修饰,固定内皮细胞选择性生物因子,具体步骤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人工血管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自然血管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调控参数合成两性离子聚氨酯低聚物;步骤2、将聚己内酯PCL和两性离子聚氨酯低聚物按0.15g/ml的比例溶解于六氟异丙醇溶剂中均匀搅拌,制备内层纤维膜的溶液;将PCL按0.15g/ml的比例溶解于六氟异丙醇溶剂中均匀搅拌,制备中层纤维膜的溶液;将PCL和明胶按0.15g/ml的比例溶解于六氟异丙醇溶剂中均匀搅拌,制备外层纤维膜的溶液。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仿自然血管三层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内层纤维孔隙相对较小便于内皮细胞的黏附和增殖,外层纤维孔隙较大便于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因此可促进内皮层的形成和血管的再生。

技术研发人员:李美贤,卢焕俊,莫慧琳,张家帅,张嘟晗,沈顺阳,任煜,张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