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匹拉韦在抗家蚕中肠型脓病中的制药用途

文档序号:35411301发布日期:2023-09-09 22:24阅读:59来源:国知局
法匹拉韦在抗家蚕中肠型脓病中的制药用途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与病毒学领域,具体涉及广谱抗rna病毒药物法匹拉韦(favipiravir)在治疗家蚕中肠型脓病bmcpv中的制药用途。


背景技术:

1、家蚕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bmcpv),能感染家蚕中肠细胞导致家蚕发生中肠型脓病引起养蚕廉收,对蚕业生产的危害严重,目前对该病害的防治仍局限于消毒预防。

2、家蚕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毒属于rna病毒,由10段独立的dsrna(s1~s10)组成,共编码6种结构(衣壳)蛋白(vp1、vp2、vp3、vp4、vp6、vp7)和3种非结构蛋白,能感染家蚕中肠细胞导致家蚕发生中肠型脓病。中肠型脓病俗称“干白肚”,主要通过食下传染。其症状为:食桑、行动不活泼,常静伏于蚕座,生长发育缓慢,群体开差悬殊,大蚕期病蚕胸部半透明呈“空头状”,伴有起缩、下痢,严重时排出的粪便有乳白色黏液。病程:一般1龄感染的至2~3龄发病;2龄感染的至3~4龄发病;3龄感染的至4~5龄发病;4龄感染的至5龄发病;5龄期中后期感染的基本可吐丝结茧,但部分为死笼茧。病势慢、病程长是该病的特点,故属慢性传染病。生产上大多在3、4龄感染,到5龄饷食后逐步大量发生。病变主要在中肠,撕破家蚕背部体壁可以看到中肠上有乳白色摺皱,严重时整个中肠呈乳白色。

3、bmcpv病毒侵入圆筒形细胞后在增殖、复制前期,无法观察到细胞的病理变化这一过程,但随着病毒的进一步复制循环,可清晰观察到受感染圆筒形组织细胞一系列病理变化如:围食膜脱落、细胞变形、核位置转移、细胞质出现空泡、细胞质中充满多角体、细胞崩溃、脱落等。

4、目前,蚕业生产上,没有针对家蚕病毒病的常规药物,家蚕病毒病是不治之症。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家蚕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毒,提供一种法匹拉韦在抗家蚕中肠型脓病的制药用途。

2、技术方案:法匹拉韦在制备治疗bmcpv感染家蚕药物中的应用。

3、法匹拉韦在制备预防bmcpv感染家蚕药物中的应用。

4、上述法匹拉韦溶解于dmso中,浓度为17.5mg/ml。

5、法匹拉韦通过抑制bmcpv s1基因的表达治疗bmcpv感染的家蚕。

6、防治bmcpv感染家蚕药物,有效成分含有法匹拉韦。

7、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法匹拉韦抑制bmcpv s1基因的表达,实现对家蚕中肠型脓病的治疗效果。并且参照本发明的用药量持续给药,不会对蚕产生负面影响。



技术特征:

1.法匹拉韦在制备治疗bmcpv感染家蚕药物中的应用。

2.法匹拉韦在制备预防bmcpv感染家蚕药物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匹拉韦溶解于dmso中,浓度为17.5m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法匹拉韦通过抑制bmcpv s1基因的表达治疗bmcpv感染的家蚕。

5.防治bmcpv感染家蚕药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含有法匹拉韦。


技术总结
法匹拉韦在抗家蚕中肠型脓病中的制药用途,属于分子生物学与病毒学领域,具体涉及广谱抗RNA病毒药物法匹拉韦(Favipiravir)在治疗家蚕中肠型脓病BmCPV中的制药用途。所述法匹拉韦溶解于DMSO中,浓度为17.5mg/mL。本发明通过法匹拉韦抑制BmCPV S1基因的表达,实现对家蚕中肠型脓病的治疗效果。并且参照本发明的用药量持续给药,不会对蚕产生负面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张轶岭,杨旭,徐翊杰,马明珍,沈中元,唐旭东,王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