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055632发布日期:2023-08-06 12:01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研发,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1、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由德国医生alois alzheimer首次公布,距今已有100多年。围绕ad的发病机制,科研工作者提出了诸多假说,例如aβ学说、tau蛋自学说、胆碱能学说、神经突触可塑性学说、神经炎症学说、氧化应激学说等。基于这些假说,共研发123种治疗ad的药物,但只有4种药物先后获得美国fda的上市批准。

2、中医古籍中并无“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发病特点,大多认为ad在中医学中属于“呆症”、“文痴”、“呆病”、“健忘”、“癫疾”等病证范畴。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中医学形成了ad的基本病机制论,并依此提出了相应的治则治法。中医认为,ad病位在脑,与肾,心、脾、肝等脏器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其中尤以心、肾最为重要。ad是一种本虚标实之症,本虚是其发病的内在原因,标实则是导致病变加重的外在因素。虛实夹杂,在不同的发病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证候类型。

3、在ad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具体证型的不同,常采用补肾填精、补益脾肾、补益脾肾、健脾化痰、活血化瘀及清热泻火等治法,组方遣药,分证施治。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脑与肾的关系十分密切。脑的基本功能必须在脑髓的充实下才能发挥,而髓海充实又依赖肾气的温煦充养。如果肾精旺盛,髓海得以充养,精力充沛,听觉灵敏,反应快捷,思维敏锐,则神机运转正常。若肾精不足,髓海空虛,则脑失满养而枯萎,导致神机失用,五神失司,即发生痴呆。肾气亏虚气化不利,水液代谢失常;肾阴不足,阴虛火旺,虚火拢动心神;肾阳不足、温煦无力,津液不能运化,血行不肠,导致痰瘀互结,上蒙清窍也是ad发病的重要原因。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及五官九窍的生理活动和精神意识思维的功能。心主血脉,而脑主神明。心不断供给血液营养脑神,因此血脉通利是神志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如果心血不足,导致心神没有心血的濡养,则神明失用,呆证遂生。血脉不畅,导致瘀血蒙蔽心窍,也可导致痴果发生。脾是后天之本,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吸收传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与脑关系密切,脑发挥正常生理功能依赖于脾化生输布气血濡养脑髓。气血直接上达于脑,提供脑进行多种生理活动所需的营养与能量。如果脾胃虛弱,气血生化乏源,导致气血衰微,则使脑髓濡养不足,脑府空虚,神疲志消,呆病乃生。脾还有运水化湿的作用,当其功能失调时,水液在体内甚至脑内停滞,化生痰浊,蒙蔽清窍,或痰瘀互阻,导致痴呆。肝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脑髓对血液需求最为敏感,肝藏血,为脑活动时提供血液保障。肝血不足,脑窍失荣,导致思维、记忆能力下降,即为痴呆。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气不舒,脾失健运,气血乏源;肝肾阴虚导致肝阳偏亢,化为内风,风阳上扰清窍,清窍不明;肝气郁结,气滞血凝,脑络梗阻,清窍失灵,也可致痴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组合物,具体通过以下技术实现。

2、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组合物,其原料包括熟地黄、天麻、山茱萸、石菖蒲、制首乌、远志、白芍、川芎、葛根。

3、优选地,组合物的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熟地黄35-50份、天麻28-35份、山茱萸25-34份、石菖蒲12-16份、制首乌10-18份、远志8-12份、白芍6-10份、川芎10-14份、葛根3-6份。

4、更优选地,组合物的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熟地黄45份、天麻30份、山茱萸28份、石菖蒲15份、制首乌16份、远志10份、白芍10份、川芎10份、葛根5份。

5、更优选地,组合物的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熟地黄40份、天麻28份、山茱萸34份、石菖蒲16份、制首乌15份、远志8份、白芍8份、川芎13份、葛根3份。

6、更优选地,组合物的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熟地黄38份、天麻35份、山茱萸30份、石菖蒲12份、制首乌18份、远志12份、白芍7份、川芎14份、葛根6份。

7、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组合物是按照“君臣佐使”的中药配伍规则配伍获得,熟地黄、天麻和山茱萸为君药,石菖蒲、制首乌、远志为臣药,白芍、川芎为佐药,葛根为使药。

8、熟地黄:甘苦,微温;能滋阴补血,治阴虚血少,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等证。

9、天麻:味甘,性平;归肝经。能息风止痉,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10、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等。

11、石菖蒲:味苦、微辛;能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

12、制首乌:气微,味微甘而苦涩;用于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

13、远志:苦、辛、温。归心、肾、肺经,能安神益智,解郁。

14、白芍:甘、辛,温。有小毒;能祛风除湿,解毒镇痉。

15、川芎:味辛,温。能用于行气开郁,祛除风燥湿,活血止痛。

16、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肺、胃经。具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等功效。

17、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8、s1、将石菖蒲、川芎、白芍加6-10倍量水蒸馏6h,提取挥发油备用,将蒸馏残留液另外收集备用;

19、将天麻、山茱萸、熟地黄、远志、制首乌、葛根加6-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2h,过滤取滤液;

20、s2、合并步骤s1制备的滤液和蒸馏残留液,过滤后2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8-1.1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45-50%,静置24h;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20℃浓缩至相对密度1.06,静置24h,取上清液过滤;取滤液加入步骤s1制备的挥发油混合均匀,过滤、灭菌,即得组合物成品。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组合物,通过对大鼠进行药效试验发现,服用组合物能显著抑制大鼠的ache活性,提升脑蛋白含量,这表明理论上对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具有良好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熟地黄、天麻、山茱萸、石菖蒲、制首乌、远志、白芍、川芎、葛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熟地黄35-50份、天麻28-35份、山茱萸25-34份、石菖蒲12-16份、制首乌10-18份、远志8-12份、白芍6-10份、川芎10-14份、葛根3-6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熟地黄45份、天麻30份、山茱萸28份、石菖蒲15份、制首乌16份、远志10份、白芍10份、川芎10份、葛根5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熟地黄40份、天麻28份、山茱萸34份、石菖蒲16份、制首乌15份、远志8份、白芍8份、川芎13份、葛根3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熟地黄38份、天麻35份、山茱萸30份、石菖蒲12份、制首乌18份、远志12份、白芍7份、川芎14份、葛根6份。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包括熟地黄35‑50份、天麻28‑35份、山茱萸25‑34份、石菖蒲12‑16份、制首乌10‑18份、远志8‑12份、白芍6‑10份、川芎10‑14份、葛根3‑6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将石菖蒲、川芎、白芍加水蒸馏收集挥发油和残留液,将天麻、山茱萸、熟地黄、远志、制首乌、葛根加水煎煮过滤的;滤液和残留液混匀浓缩,加入乙醇;最后加入挥发油后制备而成。通过对大鼠进行药效试验发现,服用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能显著抑制大鼠的AchE活性,提升脑蛋白含量,这表明理论上对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具有良好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川,王喆,曾宽,吴刚,刘易,罗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天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