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84139发布日期:2023-11-10 04:5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在治疗h型高血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并伴有心、脑、肾等多种靶器官损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研究显示1990-2017年,我国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的人群归因分值持续上升,且分别在1990、2000、2010、2017年伤残调整寿命年均排名第一。因此有效地预防控制高血压,是做好脑卒中一级预防的重要措施。

2、h型高血压是指伴有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升高(hcy>10μmol/l)的原发性高血压。截止2015年我国约80.3%的高血压患者伴有hcy增高。高血压与hcy均为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在导致脑卒中发病风险上具有协同作用,因此积极治疗h型高血压是应对及预防脑卒中高发的重要策略之一。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直接参与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其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还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而hs-crp水平的升高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预警因子。

3、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西药和中药,其中西药疗效明显,但西药具有多种副作用,且长期服用会产生药物依赖。中药治疗虽然见效比较慢,但具有副作用较小且不会产生药物依赖的优点,一般用于对早期的高血压进行治疗。中药中的天麻、钩藤等作为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其中,天麻单独使用效果不佳或者效果不确定,少单味使用,需要根据不同病证组方用药。而天麻、钩藤组合用于治疗肝阳上亢,肝风上扰等症状,例如天麻钩藤饮具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h型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这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天麻5-15,钩藤10-20,石决明10-20,黄芩5-15,夏枯草5-15,生牡蛎30-50,生龙骨30-50,赭石20-40,菊花5-15,川芎5-15,槐花5-15,荆芥穗5-15,炒白芍15-25,夜交藤20-40,琥珀5-15。

3、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全方配伍合理,共同起到清肝泻火、平肝潜阳的功效,用于治疗h型高血压,临床实践,发现其可显著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及血hcy、hs-crp水平。

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天麻10,钩藤15,石决明15,黄芩10,夏枯草10,生牡蛎40,生龙骨40,赭石30,菊花10,川芎10,槐花10,荆芥穗10,炒白芍20,夜交藤30,琥珀10。

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中药原料包括第一组合、第二组合;其中第一组合包括天麻、钩藤、川芎、夜交藤、黄芩、菊花、荆芥穗,第二组合包括石决明、生牡蛎、生龙骨、赭石、槐花。

6、第一组合的中药原料加入乙醇水溶液提取1-3次,每次加入中药原料质量5-10倍量的浓度为40-70%的乙醇水溶液,提取1-2小时,提取液过滤,取滤液浓缩;第二组合的中药原料加入水提取1-3次,每次加入中药原料质量6-12倍量的水,加热至90~115℃提取1-2小时,提取液过滤,取滤液浓缩。

7、采用上述方案,第一组合各原料含有挥发性和难溶于水的有效成分,采用乙醇进行提取减少这些成分的损失;第二组合各原料不包含或较少有挥发性的主要有效成分,且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水溶性,采用加热水提,减小提取成本;本发明根据不同的原料特点分原料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减小有效成分的损失,提高了提取效率。

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将琥珀所进行粉碎,过200-400目筛获得筛下物。

9、采用上述方案,进一步减小有效成分的损失,提高了提取效率。

1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第一组合的中药原料在加入乙醇水溶液前,还进行酶解,即将第一组合的中药原料粉碎后,加入中药原料2-3倍的水,加入的纤维素酶,酶活与中药原料质量的比为50-70u/g,酶解温度45-60℃,ph值4.5-6.0,酶解30-60min后灭酶。

11、采用上述方案,采用纤维素酶对第一组合的中药原料进行酶解处理,可以破坏植物细胞壁,便于其中有效成分的释放,提高提取效率。

1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第一组合的中药原料加入乙醇水溶液提取2次,第一次加入中药原料质量8-10倍量的浓度为65-70%的乙醇水溶液,40~55℃保温提取1-2小时,提取液过滤;第二次加入中药原料质量5-8倍量的浓度为40-65%的乙醇水溶液,65-75℃保温提取1-2小时,提取液过滤;合并滤液、浓缩。

13、采用上述方案,第一次提取温度较低,减少对温度敏感的挥发物的损失;第二次提取温度较高,增加了对成分的提取率,特别是对于高温下溶解率更高的成分的提取率。因此,两次提取采用不同温度的方案增加了对有效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1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第一组合的中药原料在加入乙醇水溶液提取后,滤渣还加入中药原料质量6-10倍量的水,加热至90~115℃提取1-2小时,提取液过滤,取滤液浓缩。

15、采用上述方案,使第一组合的原料的有效成分得到充分提取。

1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第二组合的中药原料加入水提取2次,第一次加入中药原料质量8-12倍量的水,浸泡2-4小时,控制升温速度在0.5-1.5℃/分钟加热至90~100℃,提取1-2小时,提取液过滤;滤渣加入中药原料质量6-8倍量的水,加压加热至100~115℃提取0.5-1小时,提取液过滤;合并滤液、浓缩。

17、采用上述方案,分两次提取第二组合的原料,提高提取效率,且第二次缓慢升温及加压加热至100~115℃提取,进一步提高了提取率。

1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中药组合物制成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或口服液。

1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应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h型高血压中的应用,中药组合物的用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服用80~160mg。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所述中药原料制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琥珀所进行粉碎,过200-400目筛获得筛下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合的所述中药原料在加入乙醇水溶液前,将所述第一组合的所述中药原料粉碎后,加入所述中药原料2-3倍的水,加入的纤维素酶,酶活与所述中药原料质量的比为50-70u/g,酶解温度45-60℃,ph值4.5-6.0,酶解30-60min后灭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合的所述中药原料加入乙醇水溶液提取2次,第一次加入所述中药原料质量8-10倍量的浓度为65-70%的乙醇水溶液,40~55℃保温提取1-2小时,提取液过滤;第二次加入所述中药原料质量5-8倍量的浓度为40-65%的乙醇水溶液,65-75℃保温提取1-2小时,提取液过滤;合并滤液、浓缩。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合的所述中药原料在加入乙醇水溶液提取后,滤渣还加入所述中药原料质量6-10倍量的水,加热至90~115℃提取1-2小时,提取液过滤,取滤液浓缩。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合的所述中药原料加入水提取2次,第一次加入所述中药原料质量8-12倍量的水,浸泡2-4小时,控制升温速度在0.5-1.5℃/分钟加热至90~100℃,提取1-2小时,提取液过滤;滤渣加入所述中药原料质量6-8倍量的水,加压加热至100~115℃提取0.5-1小时,提取液过滤;合并滤液、浓缩。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制成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或口服液。

10.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h型高血压中的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用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服用80~160mg。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天麻5‑15,钩藤10‑20,石决明10‑20,黄芩5‑15,夏枯草5‑15,生牡蛎30‑50,生龙骨30‑50,赭石20‑40,菊花5‑15,川芎5‑15,槐花5‑15,荆芥穗5‑15,炒白芍15‑25,夜交藤20‑40,琥珀5‑15。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全方配伍合理,共同起到清肝泻火、平肝潜阳的功效,用于治疗H型高血压,临床实践,发现其可显著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及血Hcy、hs‑CRP水平。

技术研发人员:曹宝国,刘惠娟,秦少华,樊红波,王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水市中医医院(天水市中医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