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恢复期护理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88102发布日期:2023-09-09 13:1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醉恢复期护理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领域,具体涉及护理板。


背景技术:

1、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麻醉的含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全身麻醉后需要随时关注病人身体变化,体位的护理,全麻病人术后进入恢复室,因病人尚未清醒,全部取仰卧位,并且头稍低,目的在于保持气道通畅,避免导管的扭曲,待病人自主呼吸好,交换量足够,清醒拔出导管后,应分别采取以下体位,头颈部麻醉恢复,将病人头部转向健侧,以使口腔内分泌物流出,保证气道通畅,如行颅脑手术的病人,待病人稳定,反射恢复,应尽早将头部抬高15度至30度,有助于颅内压的降低,胸腔麻醉恢复,病人一般采取仰卧,头偏向一侧,待反射恢复后,生命体征平稳,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胸腔引流,但如果行硬外留置镇痛管的病人应去枕平卧6小时后再取半卧位,以预防颅压减低而致的头痛,腹部麻醉恢复,病人清醒后取半斜坡卧位,使髋关节屈曲,以减少对腹部缝合线的张力和疼痛,并有助于病人呼吸,但病人如留置硬外管作镇痛,也应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因此,麻醉恢复期护理板应运而生。

2、传统的麻醉恢复期护理板姿势无法根据不同的手术提供对应的卧姿,进而导致病人容易在手术恢复期发生气道阻塞,进而影响手术后的恢复,严重时需要做气管切开手术进行急救,甚至可以危及生命,且护理板不能调整到医护人员方便护理的高度,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麻醉恢复期护理板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麻醉恢复期护理板,已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麻醉恢复期护理板,包括一床板以及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的上端通过魔术贴与固定枕可拆卸连接;

3、所述支撑架通过升降机构与所述床板相连,所述升降机构是电动升降机构;

4、所述床板的端部铰接有靠背,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一用于调节靠背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升降杆、导向柱、铰接座以及手摇臂;

5、所述导向柱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升降杆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杆的顶部与所述铰接座铰接,所述铰接座与所述靠背滑动连接;

6、所述导向柱的一侧设置有齿条结构,所述手摇臂的端部安装有与所述齿条结构啮合的齿轮,所述手摇臂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导向柱上。

7、本发明通过电动升降机构与角度调节机构的结合,便于实现床板与背板高度的调节,以及床板与背板之间相对角度的调整,便于满足患者麻醉恢复期的不同体位需求。比如,平卧以及半坡卧位等切换。通过所述床板的上端通过魔术贴与固定枕可拆卸连接,便于根据体位调整固定枕的位置,切换是否需要固定枕的情况。

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一锁止件,所述锁止件包括左右设置的左夹持件以及右夹持件,所述左夹持件与所述右夹持件的一端均与所述导向柱铰接,所述左夹持件与所述右夹持件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9、所述左夹持件以及所述右夹持件夹持在所述升降杆的外侧,所述右夹持件上设置有与所述齿条结构相啮合的啮合齿结构。

10、便于通过左夹持件以及有夹持件夹持升降杆实现升降杆高度的恒定。

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电动升降机构包括电机、支撑柱、伸缩柱以及主动轮;

12、所述支撑柱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柱内开设有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柱的导向孔;

13、所述伸缩柱的一侧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凸块,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与所述凸块滑动连接的导向槽;

14、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安装有所述主动轮,所述凸块上设置有与所述主动轮啮合的齿状结构。

15、便于通过电机实现床板的电动升降。

1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床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圆毛面;

17、所述固定枕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刺毛面。

1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床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插接有用于锁止的插销。

19、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一限位栏杆,所述限位栏杆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下方连接有至少三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与所述连接块插接,且通过所述插销固定。

2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床板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板以及下板,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

21、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连接有用于转动连接延伸板的转轴,所述延伸板上开设有转动连接转轴的转轴孔。

22、便于手部的支撑或者物品的延伸放置。

2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床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转轴。

2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延伸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可手拉的拉手,所述拉手的外表面套接有可防滑的防滑套。

2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床板之间设置有伸缩套,所述伸缩套套设在所述电动升降机构的外围;

26、所述伸缩套的顶部与所述床板相连,所述伸缩套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架相连。

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8、1、通过魔术贴圆毛面、固定枕、魔术贴刺毛面的设置,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不同麻醉部位进行调整卧姿,可通过移动固定枕,利用固定枕下端的魔术贴刺毛面与护理床板上端的魔术贴圆毛面进行活动粘连,进而可以调整卧姿,切换固定枕的位置。

29、2、通过电动升降机构以及角度调节机构的组合,当患者的麻醉情况需要患者进行半卧位进行清醒时,医护人员可操作手摇臂带动齿轮进行转动,齿轮啮合导向柱的一侧的齿条结构,来达到导向杆的升降,继而带动靠背向上抬起,帮助患者完成半卧位姿势,增强了装置提供卧姿的多样性。可通过电机带动主动轮啮合凸块,对装置整体高度进行合适护理高度调整,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麻醉恢复期护理板,包括一床板以及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的上端通过魔术贴与固定枕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恢复期护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一锁止件,所述锁止件包括左右设置的左夹持件以及右夹持件,所述左夹持件与所述右夹持件的一端均与所述导向柱铰接,所述左夹持件与所述右夹持件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恢复期护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升降机构包括电机、支撑柱、伸缩柱以及主动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恢复期护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圆毛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恢复期护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插接有用于锁止的插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麻醉恢复期护理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限位栏杆,所述限位栏杆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下方连接有至少三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与所述连接块插接,且通过所述插销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恢复期护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板以及下板,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麻醉恢复期护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转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麻醉恢复期护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可手拉的拉手,所述拉手的外表面套接有可防滑的防滑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恢复期护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床板之间设置有伸缩套,所述伸缩套套设在所述电动升降机构的外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一种麻醉恢复期护理板,包括一床板以及支撑架,床板的上端通过魔术贴与固定枕可拆卸连接;支撑架通过升降机构与床板相连,升降机构是电动升降机构;床板的端部铰接有靠背,支撑架上安装有一用于调节靠背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升降杆、导向柱、铰接座以及手摇臂;导向柱安装在支撑架上,导向柱与升降杆滑动连接,升降杆的顶部与铰接座铰接,铰接座与靠背滑动连接;导向柱的一侧设置有齿条结构,手摇臂的端部安装有与齿条结构啮合的齿轮。本发明通过电动升降机构与角度调节机构的结合,便于实现床板与背板高度的调节,以及床板与背板之间相对角度的调整,便于满足患者麻醉恢复期的不同体位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洪冬梅,李成,张辉,李逸飞,钱慧洁,干依婷,陈晓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