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颌前伸移量测量装置及下颌最小前伸量的测量方法

文档序号:35403805发布日期:2023-09-09 18:55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颌前伸移量测量装置及下颌最小前伸量的测量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下颌前伸移量测量装置及下颌最小前伸量的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1、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add)是口腔科临床常见病,是指牙尖交错位时,关节盘向前移位超过其正常位置(关节盘后带后缘位于髁突横嵴顶之上方或略后方)。根据张口时盘-髁关系是否能恢复正常,将add分为可复性和不可复性前移位,即在开口过程中,关节盘可以向后反跳恢复正常的盘-髁位置关系者称为可复性盘前移位;髁突向前下滑动后,关节盘不能向后反跳仍处于前移位状态者称为不可复性盘前移位。add患者可出现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区疼痛、弹响、下颌运动异常,当发生add时,特别是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影响颌骨发育,若不及时治疗,则易造成下颌后缩或偏斜,引起继发性牙颌面畸形。

2、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的治疗以保守治疗方式为主,通常选择治疗教育、药物、理疗、咬合板或采用关节腔灌洗、关节镜下复位、开放性手术等外科方法。目前,保守治疗比较有效的方式是佩戴下颌前伸再定位咬合板(anterior repositioning splint,ars),可即刻消除弹响和绞锁症状,磁共振成像(mri)也证实关节盘可以得到良好的复位。

3、ars复位关节盘的治疗机制是:闭口过程中下颌前移引导髁突向前,阻止开口时(弹响发生后)已经向后上移动而复位的关节盘在闭口的过程中再次发生前移位,ars起到固定作用。因此,在治疗患者之前需要先确定关节盘-髁突复位的治疗位,再对应治疗位制作相应的ars。然而,相关技术中对关节盘-髁突治疗位的确定受主观影响因素过大,不能精准确定治疗位,进而影响关节盘-髁突复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公开一种下颌前伸移量测量装置及下颌最小前伸量的测量方法,以提高对关节盘-髁突治疗位的准确性。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下颌前伸量测量装置,包括手柄部、咬合部和限挡部,手柄部与咬合部相连;限挡部设于手柄部与咬合部之间,且限挡部立设于咬合部上端,限挡部与咬合部上表面夹设形成上前牙放置空间;咬合部下端设有刻度标识部,刻度标识部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一方向为从咬合部远离手柄部一端到限挡部的方向。

4、本发明公开的下颌前伸量测量装置通过将关节盘-髁突的移动量转换成下颌的伸移量并直观呈现出来,更易于医生诊断。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患者提供实体支撑结构,患者可更好地配合医生患者进行诊断,有益于提高医患双方的诊断体验。同时,通过本测量装置测得的伸移量也为后续治疗过程提供参考依据,有益于关节盘-髁突准确复位。

5、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下颌最小前伸量测量方法,基于上述的下颌前伸量测量装置对颞下颌关节盘前伸量进行测量,包括以下步骤:

6、将所述下颌前伸量测量装置置于患者的第一咬合位置,所述第一咬合位置为患者习惯性咬合位置;

7、基于所述下颌前伸量测量装置获取第一刻度值,所述第一刻度为下颌处于所述第一咬合位置时,所述刻度标识部与所述下颌中切牙相对应的刻度值;

8、基于超声成像确定第二咬合位置,所述第二咬合位置为所述下颌在关节盘与髁突复位时的咬合位置;

9、基于所述下颌前伸量测量装置获取第二刻度值,所述第二刻度为下颌处于所述第二咬合位置时,所述刻度标识部与所述下颌中切牙相对应的刻度值;

10、基于第一刻度与第二刻度获取下颌最小前伸量。

11、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中的下颌最小前伸量的测量方法结合下颌前伸量测量装置与超声成像获取最小前伸量,即患者下颌前伸距离最小且关节盘-髁突关系正常位置情况下的下颌伸移量。本发明可对临床方法不易察觉的细微关节盘移动可敏锐捕捉记录,可取得关节动态状态下的影像信息,无需多次长时间的检查调整,极大程度减轻病人负担,具备更高的信度及效度。



技术特征:

1.一种下颌前伸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部(20)、咬合部(10)和限挡部(30),所述手柄部(20)与所述咬合部(1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前伸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标识部具有多个齿状条(31),多个所述齿状条(31)沿所述第一方向平行间隔设置,且相邻所述齿状条(31)间距为0.5mm~1.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颌前伸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状条(31)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所述齿状条(31)横截面的边长为0.5~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前伸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标识部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标识区与第二标识区,所述第一标识区与第二标识区之间通过0刻度相连,且所述0刻度与所述限挡部(30)上下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前伸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部(10)为弧形状,所述咬合部(10)具有第一弧形边沿(11)和第二弧形边沿(12);所述第一弧形边沿(11)与所述第二弧形边沿(12)间隔距离为10~25mm,所述咬合部(10)在弧向弯曲方向的长度为30~60mm,所述咬合部(10)厚度大于1mm,所述咬合部(10)的圆心角为55°~6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颌前伸量测量装置,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挡部(30)为长方体形,长为10~30mm,宽为1~5mm,高为5~15mm。

7.一种下颌最小前伸量的测量方法,用于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任意一项所述下颌前伸量测量装置对颞下颌关节盘复位所需的下颌最小前伸量进行测量,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颌最小前伸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超声成像确定第二咬合位置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颌最小前伸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声像图为髁突外侧骨质前份与颞骨关节结节之间的中等回声区向髁突后份移动时的声像图。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颌最小前伸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下颌沿所述刻度标识部设置方向向前伸移,包括:所述患者下颌间歇式向前伸移,每次向前移动一个刻度,且每次停顿2~3秒。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颌前伸移量测量装置及下颌最小前伸量的测量方法。下颌前伸移量测量装置包括手柄部、咬合部和限挡部,手柄部与咬合部相连;限挡部设于手柄部与咬合部之间并立设于咬合部上端,限挡部与咬合部上表面夹设形成上前牙放置空间;咬合部下端设有刻度标识部,刻度标识部沿从咬合部远离手柄部一端到限挡部的方向设置。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患者提供实体支撑结构,有益于提高医患双方的诊断体验。通过本测量装置获取的伸移量也为后续治疗过程提供参考依据,有益于关节盘‑髁突准确复位。本发明方法可取得关节动态状态下的影像信息,获取下颌最小伸移位,为医患双方提供切实可靠的信息,具备更高的信度及效度。

技术研发人员:游梦,李晨阳,石宇超,周进波,岑啸,侯瑞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