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内自主给药系统

文档序号:35541337发布日期:2023-09-23 18:18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颅内自主给药系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颅内自主给药系统。


背景技术:

1、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

2、目前的医疗器械在医院中根据不同的科室会使用不同的医疗器械,其中功能神经外科对癫痫病的患者进行治疗时,会使用以颅内立体定向脑电极(seeg)为代表的颅内电极进行癫痫病灶和异常放电的检测,而颅内电极是一种特殊材质的多触点的电极,其可以直接对目标脑区多位点记录和监测颅内脑电活动,在癫痫术前评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目前常规的颅内电极在使用时只能够对患者的脑部脑电进行实时检测,而癫痫的首选治疗方式是通过各种抗癫痫药物单联或者多联进行治疗,而癫痫发作时候尤其需要及时并快速的用镇静药物进行抢救,目前只能够在患者出现癫痫发作时通过医护人员观察到病情的发生并手动进行注药操作。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颅内自主给药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颅内自主给药系统,解决了现在的癫痫患者使用电极只能够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检测,同时癫痫的患者药物治疗只能够通过医护人员进行手动注药,无法根据电极检测的情况下自动给药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颅内自主给药系统,包括:

3、电极、控制器和给药器,所述电极的输送端通过电线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电线与所述给药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给药器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电极的输入端连接;

4、所述电极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出药孔。

5、优选的,所述给药器的表面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的一侧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底部连接有防护组件。

6、优选的,所述转动板的表面设置有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一侧连接有翻转板,所述转动件连接于所述转动板的表面。

7、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顶端连接有t形块,所述转动板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t形块相适配的t形槽。

8、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表面两侧均设置有透明板,所述给药器的底部连接有安装座。

9、优选的,所述给药器边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放置环,所述放置环的表面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套设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两侧均连接有l形连接杆,两个所述l形连接杆之间连接有连接套,所述固定杆的表面且位于所述活动套相对的一侧套设有弹簧。

10、优选的,所述给药器的背面设置有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包括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活动块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栓,所述活动槽内壁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固定栓相适配的固定孔。

11、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滑腔,所述滑腔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杆。

12、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一侧设置有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一侧连接有弧形挤压块。

13、优选的,所述挤压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件,所述给药器的背面连接有与所述限位件相适配的限位座。

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颅内自主给药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发明提供一种颅内自主给药系统,在带有多个出药孔的电极配合控制器和给药器使用便于在对癫痫患者的脑部进行实时检测,并能在监测到患者的癫痫发作时即可将信号输送至控制器的内部,再通过控制器将接收的信号输送至给药器的内部,从而给药器能将内部的药物输送至电极的内部并通过出药孔输送至的患者的脑内,从而可以实现自动给药操作,能代替或者辅助现在的医护人员观察到患者癫痫发作后的手动给药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颅内自主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内自主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器的表面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的一侧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底部连接有防护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颅内自主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的表面设置有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一侧连接有翻转板,所述转动件连接于所述转动板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颅内自主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顶端连接有t形块,所述转动板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t形块相适配的t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颅内自主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的表面两侧均设置有透明板,所述给药器的底部连接有安装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内自主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器边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连接有放置环,所述放置环的表面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套设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两侧均连接有l形连接杆,两个所述l形连接杆之间连接有连接套,所述固定杆的表面且位于所述活动套相对的一侧套设有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内自主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器的背面设置有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包括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活动块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栓,所述活动槽内壁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固定栓相适配的固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颅内自主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滑腔,所述滑腔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颅内自主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的一侧设置有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一侧连接有弧形挤压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颅内自主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件,所述给药器的背面连接有与所述限位件相适配的限位座。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颅内自主给药系统,包括:电极、控制器和给药器,所述电极的输送端通过电线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电线与所述给药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给药器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电极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极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出药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颅内自主给药系统,在带有多个出药孔的电极配合控制器和给药器使用便于在对癫痫患者的脑部进行实时检测,并能在监测到患者的癫痫发作时即刻将信号输送至控制器的内部,再通过控制器将接收的信号输送至给药器的内部,从而给药器能将内部的药物输送至电极的内部并通过出药孔输送至的患者的脑内,从而可以实现自动给药操作,能代替或者辅助现在的医护人员观察到患者癫痫发作后的手动给药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胡柯嘉,孙伯民,潘宜新,张伊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