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脉瓣膜支架

文档序号:35623052发布日期:2023-10-05 19:12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主动脉瓣膜支架

本发明涉及医疗机械,具体涉及一种主动脉瓣膜支架。


背景技术:

1、常见的主动脉瓣膜疾病包括主动脉瓣反流和主动脉瓣狭窄,经导管主动脉瓣植换术(tavr)是近年来研发的一种新型的微创瓣膜置换技术,为不适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了便利,经导管主动脉瓣瓣膜置换术(tavr)无需开胸手术,将人工主动脉瓣膜以经导管的方式植入人体内,达到微创换瓣的目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瓣膜置换术较传统外科手术具有更微创、术后恢复更快、患者耐受性高等优点,为外科手术禁忌或高危的患者提供了一个同样有效并且更安全的治疗手段。

2、现有技术中的动脉瓣膜支架在植入人体之前,是以压缩的状态置于鞘管中,被鞘管输送到人体中后,动脉瓣膜支架由鞘管中释放出来,释放后的肺动脉瓣膜支架外扩,起到支撑瓣膜的作用。

3、动脉瓣膜支架为了便于压缩,主体结构通常为菱形网格结构,在鞘管输送之前,呈菱形网格结构的支架主体压缩在鞘管上,为了便于压缩和输送菱形网格结构,菱形网格结构的压缩形变方向通常沿鞘管长度方向,那么在需要动脉瓣膜支架支撑较长的组织结构时,菱形网格结构的压缩状态下长度将变得更长,致使鞘管结构需要对应长度的设计,并且在动脉瓣膜支架植入和输送的过程中受到血管直径和形状的限制,菱形网格结构的可能导致植入过程无法顺利进行,且易造成血管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脉瓣膜支架,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在植入过程中受到血管直径和形状的限制,在运输过程中支架主体长度过程较长可能导致植入过程无法顺利进行且易造成血管的损伤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一种主动脉瓣膜支架,具备:

3、支架主体,具备第一扩张架,所述第一扩张架的一端外壁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另一端外壁设置有第二连接部;

4、上侧伸缩架,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卡接件,所述上侧伸缩架端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卡接件,所述上侧伸缩架的外壁较所述支架主体的外壁更加偏离所述支架主体中心轴位置;

5、下侧伸缩架,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卡接件,所述下侧伸缩架端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卡接件,所述下侧伸缩架的外壁较所述支架主体的外壁更加偏离所述支架主体中心轴位置;

6、在所述上侧伸缩架外壁可拆卸安装有第一拆装件,在所述下侧伸缩架外壁可拆卸安装有第二拆装件,所述第一拆装件和所述第二拆装件上均安装有与心室瓣膜数量相同的挂瓣结构,安装在所述第一拆装件上的所述挂瓣结构远离所述上侧伸缩架的端部连接在心室瓣膜和心室血管壁之间,安装在所述第二拆装件上的所述挂瓣结构远离所述下侧伸缩架的端部连接在心室瓣膜和心室血管壁之间。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为连接在所述支架主体端部的具备收纳腔的腔体结构,所述第一卡接件设置在所述腔体结构内;

8、所述腔体结构外形为长方体结构,其内部的收纳腔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腔体结构的横截面与所述支架主体的端部横截面形状大小均一致。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腔体结构内的卡接条、开设在所述收纳腔内壁的若干三角卡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卡接条侧边的若干安装片;

10、所述三角卡槽等间距设置在所述收纳腔内壁上,所述安装片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卡接条上,所述卡接条连接在所述上侧伸缩架的端部,所述安装片端部连接有弹性连接片,所述安装片与所述弹性连接片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安装片与所述弹性连接片的厚度一致,所述三角卡槽其中一侧壁与所述收纳腔内壁垂直。

11、进一步地,所述腔体结构开口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抵接在所述卡接条的外壁上。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为开设在所述支架主体端部的槽体结构;

13、所述槽体结构具备开口部和槽底部,所述槽底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开口部的宽度,所述槽体结构的端部设置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的高度与所述槽底部的高度一致。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槽底部内的第一卡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接板上端的第二卡接板;

15、所述第二卡接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开口部内,所述第一卡接板两侧设置有摩擦层,所述摩擦层抵接在所述槽底部侧壁上,且与所述槽底部侧壁产生相对滑动。

16、进一步地,所述下侧伸缩架端部设置有连接板,且与所述第二卡接板连接;

17、所述连接板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卡接板一致。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拆装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上侧伸缩架侧壁的第一安装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的第一拆卸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拆卸部底部的第一连接片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内的第一顶槽和第一底槽;

19、所述第一连接片呈v形,所述第一连接片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槽内,所述第一连接片卡接在所述第一底槽内,所述第一底槽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顶槽的长度。

2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拆装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侧伸缩架侧壁的第二安装部、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的第二拆卸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拆卸部底部的第二连接片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部内的第二顶槽和第二底槽;

21、所述第二连接片呈v形,所述第二连接片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顶槽内,所述第二连接片卡接在所述第二底槽内,第二底槽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顶槽的长度。

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槽和所述第二底槽内均滑动设置有滑片,所述滑片侧边设置有倾斜面;

23、所述滑片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底槽和所述第二底槽的高度一致,所述滑片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底槽和所述第二底槽的长度;

24、所述挂瓣结构包括安装在第一拆卸部上的第一瓣膜夹和安装在第二拆卸部上的第二瓣膜夹。

2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6、本发明通过在支架主体两侧设置上侧伸缩架和下侧伸缩架,形成两边大中间小的支架结构,便于支架主体的固定和防偏移,另外,上侧伸缩架和下侧伸缩架均设置为滑动式连接,上侧伸缩架和下侧伸缩架在伸缩状态下的长度可调,将瓣膜支架调至较短,便于支架的运输,降低了运输难度,以及避免了长度过长的瓣膜支架对血管造成损伤。



技术特征:

1.一种主动脉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脉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设置为连接在所述支架主体(1)端部的具备收纳腔(121)的腔体结构(122),所述第一卡接件(4)设置在所述腔体结构(1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脉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4)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腔体结构(122)内的卡接条(41)、开设在所述收纳腔(121)内壁的若干三角卡槽(42)以及设置在所述卡接条(41)侧边的若干安装片(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脉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结构(122)开口部设置有限位块(45),所述限位块(45)抵接在所述卡接条(41)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脉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3)设置为开设在所述支架主体(1)端部的槽体结构(1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脉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件(5)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槽底部(133)内的第一卡接板(51)、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接板(51)上端的第二卡接板(5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动脉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伸缩架(3)端部设置有连接板(135),且与所述第二卡接板(5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动脉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拆装件(6)包括设置在所述上侧伸缩架(2)侧壁的第一安装部(61)、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61)上的第一拆卸部(62)、设置在所述第一拆卸部(62)底部的第一连接片(6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61)内的第一顶槽(64)和第一底槽(6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动脉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拆装件(7)包括设置在所述下侧伸缩架(3)侧壁的第二安装部(71)、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71)上的第二拆卸部(72)、设置在所述第二拆卸部(72)底部的第二连接片(7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部(71)内的第二顶槽(74)和第二底槽(7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动脉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槽(65)和所述第二底槽(75)内均滑动设置有滑片(66),所述滑片(66)侧边设置有倾斜面(67);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脉瓣膜支架,具备支架主体、上侧伸缩架、下侧伸缩架,支架主体具备第一扩张架,第一扩张架的一端外壁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另一端外壁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卡接件,上侧伸缩架端部滑动卡接在第一卡接件内,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卡接件,下侧伸缩架端部滑动卡接在第二卡接件内,在上侧伸缩架外壁可拆卸安装有第一拆装件,在下侧伸缩架外壁可拆卸安装有第二拆装件,第一拆装件和第二拆装件上均安装有挂瓣结构。本发明上侧伸缩架和下侧伸缩架之间的连接长度可调,能够将整体压缩成便于运输的长度,降低了运输难度以及避免了长度过长的瓣膜支架对血管造成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张璇,梁诚,左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