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

文档序号:35699571发布日期:2023-10-11 23:03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


背景技术:

1、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的表现为乳腺局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等三类。手术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尤其是病灶仍限于局部或区域淋巴结者,首选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常用的手术方式有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房重建手术等。在乳腺癌手术后,需要使用到压迫装置对乳腺进行压迫,以提高伤口的愈合效率。

2、如专利号为202210099164.9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该装置通过第一绷带布和第二绷带布穿戴在患者身上,通过多个固定安装的气囊组件对乳腺癌手术伤口进行压迫,能够起到易于穿脱和防止压疮的功能。但是,使用传统的压迫装置对乳腺癌术后伤口压迫护栏的过程中发现,传统的乳腺癌术后伤口压迫装置不方便根据不同体型的患者以及伤口的位置不同来对压迫位置和角度进行调节,需要根据患者的体型和伤口的位置选择或定制专用的压迫装置进行使用,导致其适用范围有所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乳腺癌术后伤口压迫装置不方便根据不同体型的患者以及伤口的位置不同来对压迫位置和角度进行调节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包括有:

3、安装壳,所述安装壳两端开口处均设置有可沿其开口方向滑动的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上设置有固定带;

4、连接壳,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防护壳内,所述连接壳内设置有导向轨道;

5、滑动壳,设置在所述防护壳,所述滑动壳上设置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滑动卡设在所述导向轨道内;及

6、压迫板,设置在所述防护壳内,与所述滑动壳通过调节机构进行连接,通过所述调节机构可调节所述压迫板与所述滑动壳的间距和角度。

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

8、伸缩臂,一端与所述滑动壳铰接;

9、第一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滑动壳内,对滑动座在导向轨道上的位置以及伸缩臂与所述滑动壳的角度进行固定或解除固定;

10、安装框,一端与伸缩臂铰接,另一端与压迫板铰接;

11、第二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框内,用于对安装框与伸缩臂和压迫板的位置进行固定或解除固定。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有:

13、控制柱,所述控制柱沿其轴线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滑动壳内,且其一端伸出于外;

14、第一固定柱,设置有两组,且分别可沿其轴线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壳的两端,所述导向轨道上沿其延伸方向间隔布置有多组第一固定孔,所述伸缩臂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周侧换向分布有多组第二固定孔,两组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端分别卡设在其中一组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内;

15、连接杆,设置有两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柱铰接,另一端与其中一组所述第一固定柱铰接;及

16、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控制柱和所述滑动壳之间。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有:

18、活动板,间隔布置有两组,且均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框内,两组所述活动板上均开设有开启槽,其中一组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柱,另一组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固定齿,所述第二固定柱和所述固定齿均贯穿所述安装框并伸出与外;

19、第二固定座,设置在所述伸缩臂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固定座上环向分布有多组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柱的一端卡设在其中一组所述第三固定孔内;

20、齿轮,设置在所述压迫板上且与所述压迫板和所述安装框的铰接点同轴,所述固定齿卡设在所述齿轮上;及

21、第二弹性件,设置在两组所述活动板之间。

22、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臂包括有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沿其轴线方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上穿设有螺接的螺纹旋钮,所述螺纹旋钮沿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延伸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臂内,所述螺纹旋钮的旋钮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臂抵接。

23、进一步的,所述压迫板的一侧设置有压迫气垫,所述压迫气垫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防护壳上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气管与所述进气口可拆卸连接。

2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壳与所述防护壳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

2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壳内设置有柔性材质的防护垫,所述防护垫上设置有凹面。

2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壳上设置有螺接的顶丝,所述顶丝的一端与所述防护壳抵接。

2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壳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柔性条,所述防护壳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二柔性条。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9、1.该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在使用时可根据伤口在乳腺上的角度将滑动座在导向轨道内滑动,从而对压迫板的角度进行调节,再通过调节机构对压迫板与滑动壳的间距和角度进行调节,以对不同位置的伤口进行压迫。对压迫板的位置和角度调节完毕后,可通过固定带将其固定在患者的胸部,可将两组防护壳在安装壳上滑动,从而方便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提高了该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的适用范围

30、2.在通过调节机构对压迫板与滑动壳的间距和角度进行调节时,可将伸缩臂沿其与滑动壳的铰接点转动后,通过第一固定组件对伸缩臂与滑动壳的角度和滑动壳在导向轨道上的位置进行固定,可将安装框沿其与伸缩臂的铰接点转动,并将压迫板沿其与安装框的铰接点转动后,通过第二固定组件对安装框与伸缩臂的角度和安装框与压迫板的角度进行固定,从而方便根据伤口的位置快速的将压迫板的位置和角度进行调节,以提高对患者的伤口压迫效率,辅助患者乳腺伤口的愈合。



技术特征:

1.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501)包括有第一支撑臂(506)和第二支撑臂(507),所述第一支撑臂(506)与第二支撑臂(507)沿其轴线方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507)上穿设有螺接的螺纹旋钮(508),所述螺纹旋钮(508)沿所述第一支撑臂(506)的延伸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臂(506)内,所述螺纹旋钮(508)的旋钮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臂(506)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板(701)的一侧设置有压迫气垫(703),所述压迫气垫(703)上设置有进气口(704),所述防护壳(201)上设置有气泵(204),所述气泵(204)的输气管与所述进气口(704)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301)与所述防护壳(201)通过魔术贴(203)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301)内设置有柔性材质的防护垫(304),所述防护垫(304)上设置有凹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101)上设置有螺接的顶丝(103),所述顶丝(103)的一端与所述防护壳(201)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101)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柔性条(102),所述防护壳(201)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二柔性条(202)。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包括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两端开口处均设置有可沿其开口方向滑动的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上设置有固定带,安装壳内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接壳,所述连接壳内设置有导向轨道,滑动壳设置在所述防护壳,所述滑动壳上设置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滑动卡设在所述导向轨道内,压迫板设置在所述防护壳内,与所述滑动壳通过调节机构进行连接,通过所述调节机构可调节所述压迫板与所述滑动壳的间距和角度。该压迫装置可对压迫板的位置和角度进行快速调节,且可将两组防护壳在安装壳内滑动,以适应不同身材的乳腺癌患者上不同位置的伤口压迫,提高伤口愈合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周林夕,罗可非,吴紫薇,姜军,王明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