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胸腔微导管脱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81807发布日期:2023-09-09 07:5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防胸腔微导管脱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主要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防胸腔微导管脱管装置。


背景技术:

1、胸膜腔是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的一个潜在腔隙,在正常情况下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表现上有一层很薄的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胸膜腔和其中的液体并非处于静止状态,各种因素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即产生胸腔积液,胸腔积液过多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需要使用引流装置。

2、在临床胸导管引流治疗时,使用的胸引微导管通常使用医用胶带固定,固定效果不牢靠,导管可能会随呼吸运动或人为误碰而导致引流管滑出掉落,从而对人员造成危害,同时需要重新进行引流工作,增加了医疗成本及病人创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主要提供了防胸腔微导管脱管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防胸腔微导管脱管装置,包括固定贴和导管,所述固定贴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圆槽,所述固定贴的圆槽处至边侧设置有开口缝;

4、所述固定贴的顶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固定定位组件,所述固定定位组件由下定位夹具和上定位夹具以及定位绷带所组成,所述下定位夹具包括有下固定块,所述上定位夹具包括有上定位块,所述下固定块和上定位块之间形成一个空槽孔,所述下固定块与固定贴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定位块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上定位块的顶部凹槽内转动连接有压合块,所述压合块的一端两侧设置有卡扣块,所述上定位块的顶部凹槽两侧设置有与卡扣块适配的槽口,所述上定位块的顶部凹槽内设置有条形槽孔,所述条形槽孔贯穿至上定位块的底部,所述定位绷带的一端与上定位块底部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从条形槽孔处贯穿至上定位块的顶部凹槽区域;

5、所述导管从两个固定定位组件的两个定位绷带之间穿过,且所述导管上还安装有用于与床位固定的移动定位组件。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贴为圆形结构,且所述固定贴的中心处为透气区,所述透气区上呈放射性分布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固定贴的底部周边设置有粘黏区,所述粘黏区为两个弧形的粘性条;在本发明中,通过透气区和粘黏区的区分,可便于固定贴更为舒适的在患者身上粘贴和撕去。

7、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粘黏区之间的固定贴两侧均设置有弧形缺口;在本发明中,通过弧形缺口可更便于将固定贴从患者身上撕掉。

8、进一步的,所述导管靠近固定贴的中心圆槽区域外套有密封胶盘,所述密封胶盘与导管滑动连接,且所述密封胶盘的直径大于固定贴的中心圆槽直径;在本发明中,通过密封胶盘可防止灰尘和异物从固定贴的中心圆槽进入患者体内,避免感染。

9、进一步的,所述下固定块的顶部一端安装有铰链轴,另一端安装有连接销,所述上定位块的底部一端通过铰链轴与下固定块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连接销相适配的连接槽,所述连接销的两侧均设置有开口直径小于内部直径的容腔槽,所述容腔槽内安装有压缩弹簧和按压钮,所述按压钮从容腔槽开口处贯穿,且所述按压钮的内部直径小于外部直径,所述连接槽的两侧设置有与按压钮相适配的对接槽孔;在本发明中,通过铰链轴和连接销可实现下固定块和上定位块一侧的打开,从而更好的将导管放入定位绷带之间。

10、进一步的,所述上定位块的底部中心处安装有防滑布条,所述防滑布条位于条形槽孔的一侧;在本发明中,防滑布条可增加摩擦阻力,便于定位导管。

11、进一步的,所述压合块的长度小于上定位块顶部凹槽的长度,且所述压合块远离转动端一侧顶部设置有手指扣槽;在本发明中,手指扣槽可便于压合块的旋转,从而对定位绷带进行压实固定和松开。

12、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定位组件包括有套块,所述套块套在导管上,所述套块的一侧通过内外螺栓方式安装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的一端贯穿至套块内部,所述套块的另一侧转动连接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安装有用于固定位置的调节臂;在本发明中,定位螺栓可使套块固定在导管的某处,而调节臂可实现套块在病床上的位置固定,实现导管该处位置的固定。

13、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定位组件的调节臂包括有倒置的l型固定板,所述l型固定板的侧壁设置有三个滑动槽,两侧的所述滑动槽内安装有导向轴,中间的所述滑动槽内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底部安装有旋钮,所述丝杆上安装有丝母,所述导向轴上安装有滑块,所述l型固定板内安装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一侧与一个丝母和两个滑块相连接;在本发明中,通过转动旋钮即可实现调节板和l型固定板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从而适配不同厚度的病床床板。

14、进一步的,所述l型固定板的顶部和调节板相互靠近一面均安装有橡胶垫;在本发明中,通过橡胶垫可增加摩擦阻力,从而更好的在病床床板上固定位置。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发明通过固定定位组件和移动定位组件分别固定住导管的引流端和中端,可有效保证导管的位置固定,有效解决了导管随呼吸运动或人为误碰而导致滑出掉落,从而对患者造成危害,同时需要重新进行引流工作,增加了医疗成本及病人创伤的问题;

17、本发明的固定定位组件和移动定位组件均与导管之间的位置可进行调节,可针对导管进行引流时的位置来进行位置固定,从而增加实用性和多调节性,保证导管可顺利引流的同时进行较好的位置固定;

18、本装置将固定件和固定贴结合起来,并配合病床实现固定,不仅对导管的固定效果好,同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使用成本低,可进行推广使用。

19、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技术特征:

1.防胸腔微导管脱管装置,包括固定贴(10)和导管(2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贴(10)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圆槽,所述固定贴(10)的圆槽处至边侧设置有开口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胸腔微导管脱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贴(10)为圆形结构,且所述固定贴(10)的中心处为透气区(11),所述透气区(11)上呈放射性分布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固定贴(10)的底部周边设置有粘黏区(12),所述粘黏区(12)为两个弧形的粘性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胸腔微导管脱管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粘黏区(12)之间的固定贴(10)两侧均设置有弧形缺口(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胸腔微导管脱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20)靠近固定贴(10)的中心圆槽区域外套有密封胶盘(50),所述密封胶盘(50)与导管(20)滑动连接,且所述密封胶盘(50)的直径大于固定贴(10)的中心圆槽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胸腔微导管脱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块(311)的顶部一端安装有铰链轴(312),另一端安装有连接销(313),所述上定位块(321)的底部一端通过铰链轴(312)与下固定块(311)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连接销(313)相适配的连接槽(326),所述连接销(313)的两侧均设置有开口直径小于内部直径的容腔槽(314),所述容腔槽(314)内安装有压缩弹簧(315)和按压钮(316),所述按压钮(316)从容腔槽(314)开口处贯穿,且所述按压钮(316)的内部直径小于外部直径,所述连接槽(326)的两侧设置有与按压钮(316)相适配的对接槽孔(3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胸腔微导管脱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块(321)的底部中心处安装有防滑布条(328),所述防滑布条(328)位于条形槽孔(322)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胸腔微导管脱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块(323)的长度小于上定位块(321)顶部凹槽的长度,且所述压合块(323)远离转动端一侧顶部设置有手指扣槽(32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胸腔微导管脱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定位组件(40)包括有套块(41),所述套块(41)套在导管(20)上,所述套块(41)的一侧通过内外螺栓方式安装有定位螺栓(42),所述定位螺栓(42)的一端贯穿至套块(41)内部,所述套块(41)的另一侧转动连接安装有连接杆(43),所述连接杆(43)安装有用于固定位置的调节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胸腔微导管脱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定位组件(40)的调节臂包括有倒置的l型固定板(44),所述l型固定板(44)的侧壁设置有三个滑动槽(441),两侧的所述滑动槽(441)内安装有导向轴(48),中间的所述滑动槽(441)内转动连接有丝杆(47),所述丝杆(47)的底部安装有旋钮(46),所述丝杆(47)上安装有丝母,所述导向轴(48)上安装有滑块,所述l型固定板(44)内安装有调节板(45),所述调节板(45)的一侧与一个丝母和两个滑块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胸腔微导管脱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固定板(44)的顶部和调节板(45)相互靠近一面均安装有橡胶垫(49)。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防胸腔微导管脱管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固定贴和导管,固定贴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圆槽;固定贴的顶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固定定位组件,固定定位组件由下定位夹具和上定位夹具以及定位绷带所组成;导管从两个固定定位组件的两个定位绷带之间穿过,且导管上还安装有用于与床位固定的移动定位组件,本发明通过固定定位组件和移动定位组件分别固定住导管的引流端和中端,可有效保证导管的位置固定,有效解决了导管随呼吸运动或人为误碰而导致滑出掉落,从而对患者造成危害,同时需要重新进行引流工作,增加了医疗成本及病人创伤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桂,程春燕,黄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胸科医院(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