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肠溶益生菌微丸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02471发布日期:2023-12-16 07:24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肠溶益生菌微丸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说明书涉及益生菌,特别涉及一种肠溶益生菌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益生菌(probiotic)又称微生态调节剂,是指能够定植于人体肠道的活性微生物,促进肠内菌群生态平衡,对宿主起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制剂。益生菌具有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增强免疫系统、降低胆固醇和血压、降低氧化应激和餐后血糖等多种功效。市场上存在多种形态的益生菌产品,其中益生菌粉是其主要产品形式之一。各种产品中所含益生菌数量和种类都不同。《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评定(征求意见稿)》及gb 7101—2015《食品安全标准饮料》规定标识活菌型的产品乳酸菌数应≥1×106cfu/ml(g)。目前食品类的益生菌产品均通过口服使用,而胃酸属于强酸物质,具有强腐蚀性,且益生菌通过胃部的时间需要0.5-2小时,因此,大部分缺乏保护的益生菌都被胃酸破坏,难以保证到达肠道末端定植作用部位的益生菌有效数量。益生菌晶球产品具备保护益生菌免受胃酸破坏的作用,但其加工过程涉及高温处理,对益生菌产生直接的破坏作用,且益生菌晶球产品易产生菌体沉降、晶球变色等质量问题,同时晶球的载菌量较低,难以满足高剂量益生菌产品的需求。

2、微丸是直径0.5-2.0mm范围内的球形或类球形固体剂型,可装入胶囊、压制成片剂,或制成其他制剂类型。微丸具有外形美观、流动性好、载药量高的优点,可以制成缓控释制剂,改善药物的释药特性,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现有技术公开的益生菌肠溶微丸制备工艺包括微晶纤维素丸芯制备、层积制丸法上益生菌粉、肠溶包衣等,这些工艺能够满足益生菌的肠溶释放和提高胃中益生菌稳定性的要求,但忽略了肠溶包衣材料ⅰ号丙烯酸树脂不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要求,只能用于药品,不能用于食品。并且现有技术工艺过程中使用了乙醇,这个对于生产加工而言增加了生产难度和危险性,并会带来溶剂残留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肠溶益生菌微丸,所述肠溶益生菌微丸由内到外依次包括丸芯、益生菌层和包衣;所述丸芯包括重量比为400~950:50~900:0~50的微晶纤维素、低聚糖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所述益生菌层包括重量比为50~500:200~950:1~40的益生菌粉、微晶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所述包衣包括重量比为10~40:30~200:10~100:850~1000的海藻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糖和纯水,所述糖包括乳糖、抗性糊精或甘露糖中至少一种。

2、本申请还提供上述的肠溶益生菌微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丸芯与益生菌混粉混合,加入粘合剂,干燥,制得益生菌微丸;2)向益生菌微丸加入包衣液,制得肠溶益生菌微丸。

3、本说明书提出的肠溶益生菌微丸及其制备方法,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1)本申请中肠溶益生菌微丸所有成分都是食品级,更加安全健康;(2)采用益生元作为丸芯材料,能够促进微丸所载益生菌在体内的代谢和增殖,发挥协同增效作用,进一步改善宿主健康;(3)本申请制备工艺完全使用纯水,避免了乙醇等溶剂残留问题,降低了生产难度和危险性;(4)本申请制备的肠溶益生菌微丸在人工胃液处理2h后或0.3%胆盐溶液处理3h后,益生菌存活率仍能达到80%以上;(5)本申请制备的肠溶益生菌微丸圆整度和均一性好。



技术特征:

1.一种肠溶益生菌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肠溶益生菌微丸由内到外依次包括丸芯、益生菌层和包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溶益生菌微丸,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溶益生菌微丸,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溶益生菌微丸,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溶益生菌微丸,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肠溶益生菌微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肠溶益生菌微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肠溶益生菌微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肠溶益生菌微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肠溶益生菌微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肠溶益生菌微丸,所述肠溶益生菌微丸由内到外依次包括丸芯、益生菌层和包衣;所述丸芯包括重量比为400~950:50~900:0~50的微晶纤维素、低聚糖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所述益生菌层包括重量比为50~500:200~950:1~40的益生菌粉、微晶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所述包衣包括重量比为10~40:30~200:10~100:850~1000的海藻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糖和纯水,所述糖包括乳糖、抗性糊精或甘露糖中至少一种。

技术研发人员:陈键,董生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城鑫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