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瓣形压握装置及用途和压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96463发布日期:2023-10-11 19:27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瓣形压握装置及用途和压握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瓣形压握装置及用途和压握方法。


背景技术:

1、肿瘤、先天或医源性气管损伤等导致的气管狭窄或瘘,往往容易引起患者呼吸不畅、供血不足、感染等问题,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支架植入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人体气管的内径相对较小,为了便于在体内输送,在支架植入气管前需要通过压握工艺缩小尺寸以便于装载至输送系统的输送鞘输送鞘中,并以压缩状态由喉部输送至进入气管治疗部位。

2、目前的医用支架压握装置装置,如中国专利文献cn213748861u,其压握方法通常是采用多个压握组件偏转适当角度使得压握区域缩小,压握后的医用支架形态均匀,但这种压握装置通常是将支架挤压到较小的直径,未考虑到部分支架,如硅酮支架等直径无法被缩小。为了实现直径不可缩小的支架的压握输送,中国专利文献cn111374812及cn214908709 u采用了将气管支架压握为u形的方式对支架进行压握,其优点是适用于直径不可调节的支架,操作简单迅速。其不足有:采用u形压缩技术是仅将支架的一个位置向内折叠,压握不均匀,支架被压握后容易支架经历产生较大变形后难以恢复到未压握前的形状,支架在被压握u形后,其内腔形成左、右的两部分空间,中间空间较小,难以实现将,未考虑内置支架扩张的球囊或术中输气装置的置入扩张球囊或术中输气装置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花瓣形压握装置,包括有压握部、固定部、弹性部和调节件,所述压握部包括至少三个压握杆,所述固定件包括至少三个固定杆,所述弹性部包括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所述每个压握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弹性部相连,所述压握杆呈圆周分布且相邻所述压握杆之间保持相间隔,所述每个固定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弹性部相连,所述固定杆呈圆周分布且相邻所述固定杆之间保持相间隔,所述调节件套接设于所述固定杆的外壁且位于所述调节件内侧,所述压握杆和所述固定杆交错分布。

2、优选地,所述弹性部还包括第三弹性部,所述每个压握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弹性部相连;

3、和/或,所述弹性部还包括第四弹性部,所述每个固定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弹性部相连。

4、优选地,所述压握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与所述压握杆相连,且所述第一限位杆朝远离所述第一弹性部的方向延伸;

5、和/或,所述压握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与所述固定杆相连,且所述第二限位杆朝远离所述第二弹性部的方向延伸;

6、和/或,所述压握装置还包括第三限位杆,所述第三限位杆与所述压握杆相连,且所述第三限位杆朝远离所述第三弹性部的方向延伸;

7、和/或,所述压握装置还包括第四限位杆,所述第四限位杆与所述固定杆相连,且所述第四限位杆朝远离所述第四弹性部的方向延伸;

8、和/或,所述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第三弹性件、第四弹性件为弹簧或弹力环。

9、优选地,所述压握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一限位杆贯穿所述第一控制件;

10、和/或,所述压握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件,所述第二限位杆贯穿所述第二控制件;

11、和/或,所述压握装置还包括第三控制件,所述第三限位杆贯穿所述第三控制件;

12、和/或,所述压握装置还包括第四控制件,所述第四限位杆贯穿所所述第四控制件。

13、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杆向着所述压握部的圆心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弹性部套接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杆上;

14、和/或,所述第二限位杆向着所述固定部的圆心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弹性套接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杆上;

15、和/或,所述第三限位杆向着所述压握部的圆心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弹性部套接设于所述第三限位杆上;

16、和/或,所述第四限位杆向着所述固定部的圆心方向延伸,所述第四弹性部套接设于所述第四限位杆上;

17、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件呈环状用以固定第一限位杆;

18、和/或,所述第二控制件呈环状用以固定第二限位杆;

19、和/或,所述第三控制件呈环状用以固定第三限位杆;

20、和/或,所述第四控制件呈环状用以固定第四限位杆。

21、优选地,所述压握杆近所述第一控制件一端设有第一孔洞,所述第一限位杆经第一孔洞贯穿所述压握杆;

22、和/或,所述压握杆近所述第三控制件的一端设有第二孔洞,所述第三限位杆经第二孔洞贯穿所述压握杆;

23、和/或,所述固定杆近所述第二控制件一端设有第三孔洞,所述第二限位杆经第三孔洞贯穿所述固定杆;

24、和/或,所述固定杆近所述第四控制件的一端设有第四孔洞,所述第四限位杆经第四孔洞贯穿所述固定杆。

25、优选地,所述调节件为弹力环。

26、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上述的花瓣形压握装置在压握气管、血管或食管支架中的用途。

27、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支架的压握方法,包括:将待压握的支架置于上述的花瓣形压握装置的固定部的内腔中,按压所述压握部以使压握部的半径小于所述固定部的半径用于使支架压缩,待压缩的支架输送至指定位置后,再移除所述花瓣形压握装置。

28、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中的至少一种:

29、(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花瓣形压握装置,其适用于直径不可调节的支架,可灵活调节压握部的直径以及固定部的直径,以方便压握花瓣形压握装置至较输送鞘更小的尺寸,且花瓣形压握装置内留有适当空间,便于扩张球囊或术中输气装置的放置。、

30、(2)本发明中一种花瓣形压握装置,可通过第一、第二、第三或第三控制件控制外压握部、固定部的聚拢和分离移动,以控制花瓣形压握装置,便于气管支架被压握后以较小尺寸装载至输送系统的输送鞘。

31、(3)本发明中的一种花瓣形压握装置,固定杆起到固定限位作用,可防止被压握支架被压握过程中产生不均匀的变形。

32、(2)将压缩的花瓣形压握装置,装入输送鞘管中,顺利通过喉声门等狭窄路径,达到气管治疗部位,进行释放,打开气管支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花瓣形压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压握部、固定部、弹性部(3)和调节件(4),所述压握部包括至少三个压握杆(1),所述固定件包括至少三个固定杆(2),所述弹性部(3)包括第一弹性部(31)和第二弹性部(32),所述每个压握杆(1)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弹性部(31)相连,所述压握杆(1)呈圆周分布且相邻所述压握杆(1)之间保持相间隔,所述每个固定杆(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弹性部(32)相连,所述固定杆(2)呈圆周分布且相邻所述固定杆(2)之间保持相间隔,所述调节件(4)套接设于所述固定杆(2)的外壁且位于所述调节件(4)内侧,所述压握杆(1)和所述固定杆(2)交错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瓣形压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3)还包括第三弹性部(33),所述每个压握杆(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弹性部(3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花瓣形压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握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杆(5),所述第一限位杆(5)与所述压握杆(1)相连,且所述第一限位杆(5)朝远离所述第一弹性部(31)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花瓣形压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握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件(9),所述第一限位杆(5)贯穿所述第一控制件(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花瓣形压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杆(5)向着所述压握部的圆心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弹性部(31)套接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杆(5)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花瓣形压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件(9)呈环状用以固定第一限位杆(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花瓣形压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握杆(1)近所述第一控制件(9)一端设有第一孔洞,所述第一限位杆(5)经第一孔洞贯穿所述压握杆(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瓣形压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4)为弹力环。

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花瓣形压握装置在压握气管、血管或食管支架中的用途。

10.一种支架的压握方法,包括:将待压握的支架置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花瓣形压握装置的固定部的内腔中,按压所述压握部以使压握部的半径小于所述固定部的半径用于使支架压缩,待压缩的支架输送至指定位置后,再移除所述花瓣形压握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瓣形压握装置及用途和压握方法。一种花瓣形压握装置,包括有压握部、固定部、弹性部和调节件,所述压握部包括至少三个压握杆,所述固定件包括至少三个固定杆,所述弹性部包括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所述每个压握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弹性部相连,所述压握杆呈圆周分布且相邻所述压握杆之间保持相间隔,所述每个固定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弹性部相连,所述固定杆呈圆周分布且相邻所述固定杆之间保持相间隔,所述调节件套接设于所述固定杆的外壁且位于所述调节件内侧,所述压握杆和所述固定杆交错分布。本发明中的一种花瓣形压握装置,固定杆起到固定限位作用,可防止气管支架在压握过程中产生不均匀的变形。

技术研发人员:阮征,徐宸,黄海华,马颜雪,李毓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