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给药装置

文档序号:36001058发布日期:2023-11-16 14:0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耳鼻喉给药装置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具,具体是耳鼻喉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1、耳、鼻、喉部位等人体最容易发病的部位之一,同时,这些部位发病后也最容易困扰和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如果发病后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引发其它的多种并发症。目前使用的耳鼻喉给药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医护人员不断的进行药物添加,并且将粉末药物和液体药物进行人工混合后再使用,且由于粉末药物易沉淀,还需对粉末药物和液体药物进行搅拌,使得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治疗时间也因此延长。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 115999028 a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给药装置,包括注射管,所述注射管的头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筒,且注射管靠近连接筒的一侧内壁贯穿开设有第一出液通道,所述连接筒的另一侧活动安装有连接软管,该装置挡板能够控制位于隔板上的液体流动,通过第一拉动柱带动第三滑动板移动,第三滑动板移动时会带动挡板一起运动,当第三滑动板移动至第三档条处时,下药通孔会全部裸露,这样位于隔板上的液体会通过下药通孔与进液孔流入注射管中,并且挡板能够调节流入到注射管中的液体流量与流速,需要多少药物,使用多少,不会浪费药物,还能够防止药物浪费,并且储液箱中搅拌杆能够防止药物沉淀堆积,无法输入液体至注射管中。

3、但是,在通过上述装置进行注药时,由于连接软管和注射头的角度是固定的,在注药时,不便于多角度注药,从而可能出现耳、鼻或喉腔道壁注药不到位的情况;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耳鼻喉给药装置,通过改变药液的喷出角度,对耳、鼻或喉腔道内的多个角度进行注药,相较于一个注药角度而言,多个注药角度注入的更加均匀,且注药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耳鼻喉给药装置,通过改变药液的喷出角度,对耳、鼻或喉腔道内的多个角度进行注药,相较于一个注药角度而言,多个注药角度注入的更加均匀,且注药效果更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耳鼻喉给药装置,包括注药筒,注药筒顶部开有出药口;

3、注药筒内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斜螺纹;转轴的一端与注药筒内顶壁转动配合,转轴的另一端贯穿注药筒底部延伸至注药筒外;

4、注药筒内设有扇形齿,扇形齿与转轴上的斜螺纹啮合,扇形齿远离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部,转动部与注药筒内侧壁转动配合;扇形齿上固定连接有喷药筒,喷药筒顶部开有通孔;喷药筒底部连通有连接管,连接管远离喷药筒的一端连通有微型泵,微型泵嵌入注药筒内底壁且与注药筒内底壁可拆卸连接。

5、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原理以及有益效果:

6、使用时,握住注药筒,使出药口抵住患者的耳、鼻或喉;通过微型泵向连接管和喷药筒内输送药液,药液在微型泵的泵入动力下,通过喷药筒顶部的通孔喷出,由于通孔孔径较小,且微型泵的泵入速度基本不变,所以药液在通过通孔喷出时,其动力相较足,大部分药液可通过出药口到达患者的耳、鼻或喉腔道内;与此同时,为改变喷药筒的喷出方向,可转动转轴,转轴上的斜螺纹跟随转轴转动,由于斜螺纹与扇形齿啮合,斜螺纹在转动时会推动扇形齿向上或向下转动一定角度,扇形齿的转动方向可根据转轴的转动方向决定;当扇形齿转动时,喷药筒跟随扇形齿转动一定角度,而微型泵在持续泵入药液,药液的喷出角度跟随喷药筒而发生改变,由此对耳、鼻或喉腔道内的多个角度进行注药,相较于一个注药角度而言,多个注药角度注入的更加均匀,且注药效果更好。

7、进一步,转动部上同轴固定连接有连轴,连轴远离转动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上啮合有齿条,齿条远离齿轮的一侧与注药筒内侧壁竖向滑动配合;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刻度尺,刻度尺远离齿条的一端贯穿注药筒底壁。

8、有益效果:扇形齿在转动时,转动部会跟随扇形齿转动,从而带动连轴和齿轮转动,齿轮在转动时,齿轮会推动齿条移动,齿条的移动方向取决于齿轮的转动方向,当齿条移动时,齿条会带动刻度尺移动,使用者可以通过观察刻度尺的移动来得知注药筒内扇形齿的转动角度以及转动方向,相较直观。

9、进一步,注药筒外侧壁套设有防滑套。

10、有益效果:注药筒上的防滑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握持注药筒时的稳定性。

11、进一步,注药筒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架。

12、有益效果:使用者在握持注药筒时,支架对使用者的手进行限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握持注药筒时的稳定性。

13、进一步,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14、有益效果:把手的设计增加了使用者手与转轴之间的接触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使用者转动转轴时的稳定性。

15、进一步,把手上套设有橡胶套。

16、有益效果:橡胶套可以增加使用者手与把手之间的摩擦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握持把手时的稳定性。

17、进一步,注药筒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筒,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限位筒且与限位筒转动配合。

18、有益效果:限位筒的设计增加了转轴转动时对转轴的支撑面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转轴转动时的稳定性。

19、进一步,注药筒内顶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

20、有益效果:限位环的设计可对扇形齿的移动距离进行一定程度的限位,防止扇形齿转动角度过大使喷药筒偏离出药口位置。



技术特征:

1.耳鼻喉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药筒,注药筒顶部开有出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鼻喉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部上同轴固定连接有连轴,连轴远离转动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上啮合有齿条,齿条远离齿轮的一侧与注药筒内侧壁竖向滑动配合;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刻度尺,刻度尺远离齿条的一端贯穿注药筒底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鼻喉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注药筒外侧壁套设有防滑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鼻喉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注药筒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鼻喉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鼻喉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把手上套设有橡胶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鼻喉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注药筒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筒,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限位筒且与限位筒转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鼻喉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注药筒内顶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的耳鼻喉给药装置,包括注药筒,注药筒顶部开有出药口;注药筒内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斜螺纹;转轴的一端与注药筒内顶壁转动配合,转轴的另一端贯穿注药筒底部延伸至注药筒外;注药筒内设有扇形齿,扇形齿与转轴上的斜螺纹啮合,扇形齿远离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部,转动部与注药筒内侧壁转动配合;扇形齿上固定连接有喷药筒,喷药筒顶部开有通孔;喷药筒底部连通有连接管,连接管远离喷药筒的一端连通有微型泵,微型泵嵌入注药筒内底壁且与注药筒内底壁可拆卸连接。药液的喷出角度跟随喷药筒发生改变,对耳、鼻或喉腔道内的多个角度进行注药,相较于一个注药角度而言,多个注药角度注入的更均匀,注药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杨天文,龙依琳,黄兴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