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蚊虫叮咬油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92910发布日期:2023-11-16 02:47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蚊虫叮咬油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蚊虫叮咬油膏、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蚊虫叮咬是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通过其口器刺伤皮肤,其唾液或毒液含有酸性、抗凝血等物质侵入皮肤后,造成皮肤疼痛的同时短期内会诱发局部超敏反应造成皮肤奇痒难耐,抓挠叮咬部位会破坏皮肤表皮,抓挠时指甲中储存的细菌会跟随叮咬处进入表皮组织加快叮咬处的形成浆液性炎,局部出现红、肿、痛等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休息。同时,由于炎症和感染,30~40%的人群会出现叮咬部位的色素沉着和瘢痕,严重影响了皮肤的美观。现有的蚊虫止痒膏,大都含有激素,制作麻烦,且不具有凉血解毒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蚊虫叮咬油膏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茶油200份、紫草15份、茜草15份、当归21份、地榆15份、蜂蜡25份、冰片1份。

3、一种蚊虫叮咬油膏的制备方法,按照先后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紫草,茜草,浸泡在150份茶油中;

5、s2:将紫草,茜草,茶油混合物高温加热,冷却至室温,用无菌棉布过滤,取凉血止痒液体;

6、s3:将当归,地榆与50份茶油混合高温加热,冷却至室温,用无菌棉布过滤取活血解毒液体;

7、s4:将s2,s3中所得凉血止痒液体与活血解毒液体混合,加入蜂蜡,隔水加热,直至蜂蜡完全融化;

8、s5:将冰片加入s4所得液体,冷却至凝固,得蚊虫叮咬油膏;

9、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步骤s1中,所述浸泡的时间不低于168h放置于干燥阴凉的环境中。

10、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步骤s3中,高温加热持续约10min。

11、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步骤s4中隔水加热持续约20min。

12、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蚊虫叮咬油膏及其制备方法将一定浓度的紫草、茜草、茶油一并融合,形成凉血止痒液,在此基础上,增加当归、地榆、茶油融合液增强活血解毒功能,冰片协同凉血解毒,加速恢复。



技术特征:

1.蚊虫叮咬油膏,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茶油200份、紫草15份、茜草15份、当归21份、地榆15份、蜂蜡25份、冰片1份。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蚊虫叮咬油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先后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蚊虫叮咬油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浸泡的时间不低于168h放置于干燥阴凉的环境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蚊虫叮咬油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高温加热持续约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蚊虫叮咬油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隔水加热持续约20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蚊虫叮咬油膏,包括:紫草、当归、茜草、地榆、冰片、蜂蜡、茶油;蚊虫叮咬油膏为粘稠油状膏。该止痒膏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一定浓度的紫草、茜草、茶油一并融合,形成凉血止痒液,在此基础上,增加当归、地榆、茶油融合液增强活血解毒功能,冰片协同凉血解毒,加速恢复,蜂蜡作为此膏赋形剂。此膏不含有激素,外用时只需涂抹患处极小量,无刺激气味、对伤口无刺激性、对涂抹患处无不良触感甚至无触感,安全性极高,不仅成人可用,而且可以应用于婴幼儿。

技术研发人员:王宣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宣文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