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冷缺血时间用于预测不同炎症状态的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预后生存率的模型

文档序号:36430394发布日期:2023-12-21 04:49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冷缺血时间用于预测不同炎症状态的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预后生存率的模型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冷缺血时间用于预测不同炎症状态的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预后生存率的模型。


背景技术:

1、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肝移植是晚期肝癌患者根治性治疗的关键。然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仍是影响患者预后和术后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除术前评估和复发后干预外,建立实用的术后复发早期预警系统也是改善远期预后的有效途径。目前普遍认为,全身炎症疾病与肝癌肝移植术后预后密切相关,异常免疫反应导致的炎症稳态失衡是术后肿瘤复发的原因之一(chen,h.,et al.,one shoot,two birds:alleviating inflammation caused by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to reduce the recurre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frontimmunol,2022.13:p.879552.)。大量研究证实缓解炎症状态可以有效减少肿瘤进展或复发,目前大多数早期预测模型也都是基于炎症状态([1]peng,y.,et al.,albi versuschild-pugh in predicting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hcc:a systematicreview.exper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2020.14(5):p.383-400.[2]cescon,m.,etal.,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role of inflammatoryand immunological state on recurrence and prognosis.world j gastroenterol,2013.19(48):p.9174-82.[3]ma,y.,et al.,transcriptional changes in orthotopic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transpl immunol,2022.74:p.101638.)。基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被报道为系统炎症状态的有效生物标志物,并已被证明可以预测肝移植患者的预后。另一方面,外科因素包括手术技术的选择、无肝期的长度和热缺血时间也与术后转归密切相关。冷缺血时间(cold ischemia time,cit)被定义为肝脏从冷灌注开始到移植后供血开始的一段时间,cit延长可导致肝损伤、早期同种异体移植物功能障碍(early allograft dysfunction,ead)和急性排斥反应。长cit引起加重肝移植过程中肝脏缺血/再灌注导致的炎症损伤可视为移植物的二次炎症打击。

2、在一项研究中(lozanovski,v.j.,et al.,the differential influence ofcold ischemia time on outcome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differentindications-who is at risk?a collaborative transplant study report.frontimmunol,2020.11:p.892.),cit的影响在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患者中最强,而hcc患者能够耐受更长时间的cit,但这项研究忽视了延长的cit可能加重炎症的可能性,尤其是对于术前不可避免的高炎症状态患者,cit引起的第二次炎症打击很可能会通过级联效应而不是简单的相加效应来放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申请人通过术前sii和cit建立一种既能反映术前炎症状态又能反映第二次炎症打击严重程度的分级评分模型以区分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该评分模型可有效区分不同复发风险的患者,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入围手术期管理方案。

2、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冷缺血时间用于预测不同炎症状态的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预后生存率的模型,所述模型以待检测个体的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和冷缺血时间联合作为指标,所述待检测个体为肝癌肝移植患者,

4、根据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和冷缺血时间进行风险分组:

5、系统免疫炎症指数≤300,为低风险组;

6、系统免疫炎症指数>300且冷缺血时间≤10h,为中风险组;

7、系统免疫炎症指数>300且冷缺血时间>10h,为高风险组,

8、低风险组、中风险组和高风险组的术后预后生存率依次降低。

9、本发明先将患者根据sii分为高sii组和低sii组,再对患者术前cit进行计算,根据约登指数确定最佳截断值,进而明确cit在不同亚组中的预测效能。

10、系统免疫炎症指数≤300的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预后生存率显著高于系统免疫炎症指数>300时的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预后生存率。

11、具体的,所述生存率为无复发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os)。所述无复发生存率(rfs)是从肝癌肝移植患者手术日期到复发、死亡或最后一次随访时间来计算。

12、具体的,所述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和冷缺血时间采用术前检测结果。

13、所述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为术前最接近手术的一次样本检测结果。所述样本为血液。

1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冷缺血时间用于预测不同炎症状态的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预后生存率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前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和冷缺血时间;

15、处理单元,用于将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和冷缺血时间输入模型中,获得不同炎症状态的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预后生存率的预测结果;

16、所述模型为所述基于冷缺血时间用于不同炎症状态的预测肝癌肝移植术后预后生存率的模型;

17、所述预测结果为预测不同炎症状态的肝癌肝移植术后预后生存率的结果。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9、本发明通过术前sii和cit进行风险分组,构建能够区分复发风险的分级评分模型,该模型能够精准预测肝癌肝移植术后预后,有助于临床医师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与移植术后科学管理。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冷缺血时间用于预测不同炎症状态的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预后生存率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以待检测个体的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和冷缺血时间联合作为指标,所述待检测个体为肝癌肝移植患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其特征在于,系统免疫炎症指数≤300的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预后生存率显著高于系统免疫炎症指数>300时的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预后生存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存率为无复发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复发生存率是从肝癌肝移植患者手术日期到复发、死亡或最后一次随访时间来计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和冷缺血时间采用术前检测结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为术前最接近手术的一次样本检测结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为血液。

8.一种基于冷缺血时间用于预测不同炎症状态的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预后生存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前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和冷缺血时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冷缺血时间用于预测不同炎症状态的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预后生存率的模型,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术前SII和CIT进行风险分组,构建能够区分复发风险的分级评分模型,该模型能够精准预测肝癌肝移植术后预后,有助于临床医师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与移植术后科学管理。

技术研发人员:徐骁,沈未,鲁迪,杨墨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