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系统及医疗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05932发布日期:2023-11-16 21:16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送系统及医疗器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输送系统及包含该输送系统的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1、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影响男性特别是老年男性的最常见的医学疾病之一,该疾病会导致前列腺的内部区域挤压尿道,从而引发尿潴留、肾功能不全、复发性尿路感染、失禁、血尿和膀胱结石等临床病症。

2、目前,可以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治疗bph,例如,通过输送系统向人体内植入植入物,利用植入物的支撑属性将前列腺两叶分开,使其不再阻塞尿道。具体的,植入物包括依次连接的远端锚定、连接件、近端锚定,在远端锚定的植入操作中,输送系统首先利用穿刺针将远端锚定和连接件植入人体,然后回撤穿刺针,远端锚定被留置在人体组织上,同时输送系统收紧连接件。

3、然而,现有的输送系统采用盘状螺旋结构提供穿刺及回撤驱动,这样会消耗很大一部分动能,且增大了摩擦力,能量的转换比不高,同样的输出力,需要更大的输入力才能实现,所以需要更大输出力的驱动弹簧来驱动,这对器械的内部结构强度和耐疲劳以及寿命都提出了更高的考验,使得现有输送系统在使用时易因器械故障而在穿刺及回撤时出现卡阻,导致植入物释放失败,这些问题影响了输送系统的使用可靠性。另一方面,传统的输送系统通过致动器之间的间隙为连接件提供保护通道,对该间隙的要求非常高。如果致动器之间的配合过松,则连接件容易从间隙脱落,导致远端植入物不能顺利释放;如果致动器之间配合过紧,通过其中一个致动器的运动带动连接件向近端移动进行收紧时,致动器之间过紧的配合会导致带动连接件收紧的致动器无法向近端移动,连接件不能收紧,从而导致植入物植入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送系统,以简化穿刺针的释放和回撤、以及收紧连接件的驱动方式,降低输送助力以及提升输送效果。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送系统包括:

3、穿刺针,用于容纳相互连接的植入物和连接件;

4、针致动器,与穿刺针连接,针致动器向远端或近端的移动驱动穿刺针 朝相同方向移动;

5、线致动器,与连接件连接,线致动器向近端的移动驱动连接件向近端移动;

6、其中,线致动器与针致动器连接,针致动器向远端移动时,线致动器与针致动器存在同步移动;针致动器向近端移动时,线致动器滞后于针致动器产生移动。

7、可选地,输送系统还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适于在针致动器向远端 或近端移动时限制线致动器移动,并在针致动器移动一定距离后对线致动器解除限制。

8、可选地,输送系统还包括第一复位弹性件,第一复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针致动器和线致动器,并适于在线致动器被限制移动时压缩或拉伸,在线致动器被解除限制后驱动线致动器移动。

9、可选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卡爪,第一限位卡爪适于在针致动器向近端方向开始移动时卡设在线致动器的限位卡槽内,并在针致动器移动一定距离后受针致动器带动而脱离限位卡槽。

10、可选地,第一限位卡爪抵接于针致动器;针致动器设有凸台,在针致动器向近端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后,凸台带动第一限位卡爪脱离限位卡槽。

11、可选地,限位机构还包括第二复位弹性件,第二复位弹性件与第一限位卡爪连接,并适于向第一限位卡爪施加压力,以使第一限位卡爪与针致动器保持抵接。

12、可选地,限位机构包括第二限位卡爪 ,第二限位卡爪设置于线致动器的移动路径上,第二限位卡爪抵接线致动器的限位卡齿时限制线致动器移动,第一复位弹性件被压缩或被拉伸至预设压力后,第一复位弹性件驱动线致动器脱离第二限位卡爪的限制。

13、可选地,限位机构包括扣板,扣板设有滑道,线致动器在滑道内滑动设置;第二限位卡爪设置在滑道内。线致动器在滑道向远端或近端滑动,当移动至滑道内的第二限位卡爪卡抵接线致动器的限位卡齿时,线致动器沿滑道的移动被限制,第一复位弹性件开始被压缩或拉伸。当第一复位弹性件被压缩或拉伸至预设压力后,该压力驱动线致动器的限位卡齿推动第二限位卡爪,并最终脱离第二限位卡爪的抵接,从而使线致动器脱离第二限位卡爪的限制,继续在滑道内向远端或近端滑动。

14、可选地,输送系统还包括滑槽和凸块,滑槽和凸块中的一者设置于针致动器,另一者设置于线致动器,凸块在滑槽内滑动设置;凸块抵接滑槽的端部时,针致动器与线致动器同步移动。

15、可选地,输送系统还包括导向杆,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针致动器和线致动器连接;针致动器和线致动器中的一者与导向杆同步移动,另一者沿导向杆的轴向滑动。

16、可选地,第一复位弹性件套设在导向杆上。

17、可选地,输送系统还包括连接件导向管,连接件导向管套设在连接件外,其一端与线致动器连接,其另一端穿入穿刺针内。

18、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医疗器械,该医疗器械包括上述的输送系统和手柄,手柄驱动针致动器和/或线致动器产生移动。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有益效果。

20、例如,通过针致动器和线致动器的配合联动,简化了穿刺针的释放、回撤及连接件收紧的驱动方式,减少了各步骤中的能量损耗,降低了输送所需的助力,从而使各操作步骤更加顺畅连贯,避免输送中的卡阻,有效地提升了输送效率及准确度。

21、又例如,在针致动器向近端移动时,通过线致动器滞后于针致动器产生移动,确保连接件的正常收紧,有效地提升了植入物植入效果。

22、又例如,由于连接件具有一定柔性,通过连接件导向管对连接件进行保护,避免连接件发生折弯或断裂,进一步提升收紧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

23、又例如,从根本上改变了输送系统的传统助力技术,不但降低了bph患者的手术风险,而且节省了医疗开支。



技术特征:

1.一种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适于在所述针致动器向远端或近端移动时限制所述线致动器移动,并在所述针致动器移动一定距离后对所述线致动器解除限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复位弹性件,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针致动器和所述线致动器,并适于在所述线致动器被限制移动时压缩或拉伸,在所述线致动器被解除限制后驱动所述线致动器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卡爪,所述第一限位卡爪适于在所述针致动器向近端方向开始移动时卡设在所述线致动器的限位卡槽内,并在所述针致动器移动一定距离后受所述针致动器带动而脱离所述限位卡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卡爪抵接于所述针致动器;所述针致动器设有凸台,在所述针致动器向近端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后,所述凸台带动所述第一限位卡爪脱离所述限位卡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第二复位弹性件,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与所述第一限位卡爪连接,并适于向所述第一限位卡爪施加压力,以使所述第一限位卡爪与所述针致动器保持抵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二限位卡爪,所述第二限位卡爪设置于所述线致动器的移动路径上,所述第二限位卡爪抵接所述线致动器的限位卡齿时限制所述线致动器移动,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被压缩或被拉伸至预设压力后,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驱动所述线致动器脱离所述第二限位卡爪的限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扣板,所述扣板设有滑道,所述线致动器在所述滑道内滑动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卡爪设置在所述滑道内。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槽和凸块,所述滑槽和所述凸块中的一者设置于所述针致动器,另一者设置于所述线致动器,所述凸块在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所述凸块抵接所述滑槽的端部时,所述针致动器与所述线致动器同步移动。

10.如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针致动器和所述线致动器连接;所述针致动器和所述线致动器中的一者与所述导向杆同步移动,另一者沿所述导向杆的轴向滑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

12.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导向管,所述连接件导向管套设在所述连接件外,其一端与所述线致动器连接,其另一端穿入所述穿刺针内。

13.一种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输送系统和手柄,所述手柄驱动所述针致动器和/或所述线致动器产生移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送系统。该输送系统包括:穿刺针,用于容纳相互连接的植入物和连接件;针致动器,与穿刺针连接,针致动器向远端或近端的移动驱动穿刺针朝相同方向移动;线致动器,与连接件连接,线致动器向近端的移动驱动连接件向近端移动;其中,线致动器与针致动器连接,针致动器向远端移动时,线致动器与针致动器存在同步移动;针致动器向近端移动时,线致动器滞后于针致动器产生移动。采用本发明,简化了穿刺针的释放、回撤及连接件收紧的驱动方式,减少了各步骤中的能量损耗,降低了输送所需的助力,各操作步骤更加顺畅连贯,避免输送中的卡阻,有效地提升了输送效率及准确度。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臻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