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料制备方法及该敷料的生产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18311发布日期:2024-03-05 15:11阅读:24来源:国知局
敷料制备方法及该敷料的生产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敷料制备方法及该敷料的生产设备,属于敷料生产。


背景技术:

1、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出现如刮伤、烧伤、烫伤等皮肤损伤,此时伤口会进行一系列应激反应以达到自我修复。正常伤口愈合需通过急性炎症、增殖和瘢痕塑型过程,但常因外部因素(如感染)使急性炎症转变为慢性炎症导致愈合速度减慢。创伤敷料护创促愈,同时小巧便携。

2、现有创伤辅料的研究使让人们对于创伤辅料的认识日趋科学,研究表明:较佳的创伤辅料能够保持创伤处的良好细胞生长愈合环境,能够控制和吸收渗出物;透气、透湿,能阻止细菌侵入;能紧密贴敷于创伤面;可载设、释放药物;另外应具有良好的组织及血液兼容性,在从创伤面揭取时不发生粘连和脱屑;还应当具有较佳的机械性能和抗拉强度,使用方便。

3、目前技术考虑不全面,具有以下弊端:传统的敷料是由天然植物纤维或动物毛类物质构成,如纱布、棉垫、羊毛、各类油纱布等,这类敷料只是暂时性的覆盖材料,均需在一定的时间内加以更换。

4、亟待一种敷料制备方法及该敷料的生产设备,将天蚕丝、透明质酸、壳寡糖这些天然可降解的促愈材料结合起来。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天蚕丝、透明质酸、壳寡糖这些天然可降解的促愈材料结合起来,为此提供一种敷料制备方法及该敷料的生产设备。

2、本发明所述的敷料制备方法,包括敷料绷带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绷带层的表面粘结有敷料促愈层,所述敷料促愈层的制作步骤如下,先将天蚕丝作为基质层,然后通过四步浸料烘干浸渍吸附透明质酸和壳寡糖。

3、优选地,所述四步浸料烘干浸渍吸附透明质酸和壳寡糖的具体步骤如下,首次浸料烘干,先将作为基质的天蚕丝浸入透明质酸中,取出后进行一次烘干;二次浸料烘干,再将一次烘干后的天蚕丝浸入壳寡糖中,取出后进行二次烘干;三次浸料烘干,再将二次烘干后的天蚕丝浸入透明质酸中,取出后进行三次烘干;四次浸料烘干,再将三次烘干后的天蚕丝浸入壳寡糖中,取出后进行四次烘干,制得敷料促愈层。

4、优选地,所述一次烘干、二次烘干、三次烘干和四次烘干的温度均为37℃。

5、优选地,首次浸料步骤中采用的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为8000da,三次浸料步骤中采用的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为4.4wda,二次浸料步骤中采用的壳寡糖的分子量为3000da,四次浸料步骤中采用的壳寡糖的分子量为3000da。

6、优选地,所述敷料绷带层的外层为无纺布,内层为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后者粒径满足伤口防水透气的需要且理化性质高度稳定。

7、优选地,敷料结合苯扎氯铵抑菌液使用,在敷料促愈层表面滴加苯扎氯铵抑菌液后再粘贴在伤口处,天蚕丝、透明质酸、壳寡糖这些天然可降解的促愈材料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药物的优势,并结合苯扎氯铵抑菌液,提高创伤修复的愈合质量。

8、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造上述敷料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浸料容器、第二浸料容器及第三浸料容器及第四浸料容器,所述第一浸料容器和第二浸料容器之间设置有用于烘干自第一浸料容器来料的烘干机a,经烘干机a烘干的物料传递至第二浸料容器内,所述第二浸料容器与第三浸料容器之间设置有用于烘干自第二浸料容器来料的烘干机b,经烘干机b烘干的物料传递至第三浸料容器内,所述第三浸料容器和第四浸料容器之间设置有用于烘干自第三浸料容器来料的烘干机c,经烘干机c烘干的物料传递至第四浸料容器内,所述第四浸料容器后接烘干机d,所述烘干机d用于烘干自第四浸料容器来料,经烘干机d排出的物料进入裁切机中裁切成与敷料绷带层匹配的形状,再与敷料绷带层粘合。

9、优选地,所述第一浸料容器前置供料机构,供料机构用于供给片状的以天蚕丝为材质的基质层。

10、优选地,所述第一浸料容器包括浸料箱体,所述浸料箱体的内底部设置有加热腔,在该加热腔体中设置有用于辅助加热保温的电加热盘,所述浸料箱体的进料侧设置有导入辊,所述浸料箱体的出料侧设置有导出辊,所述加热腔的内上部设置有下压辊,所述基质层自导入辊的导入辊的上方进入浸料箱体中,再经下压辊的下方绕过导出辊的上方,排出浸料箱体外侧。

11、优选地,还包括控制下压辊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为电动推杆。

12、优选地,所述第一浸料容器、第二浸料容器、第三浸料容器及第四浸料容器的结构相同,其内部分别承装有首次浸料步骤中采用的透明质酸,二次浸料步骤中采用的壳寡糖,三次浸料步骤中采用的透明质酸,四次浸料步骤中采用的壳寡糖。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发明所述的敷料制备方法及该敷料的生产设备,将天蚕丝作为基质层,然后通过四步浸料烘干浸渍吸附透明质酸和壳寡糖,天蚕丝、透明质酸、壳寡糖这些天然可降解的促愈材料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药物的优势,并结合苯扎氯铵抑菌液,提高创伤修复的愈合质量。

15、本发明所述的敷料制备方法及该敷料的生产设备,所述敷料绷带层的外层为无纺布,内层为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后者粒径满足伤口防水透气的需要且理化性质高度稳定。

16、本发明所述的敷料制备方法及该敷料的生产设备,首次浸料步骤中采用的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为8000da,三次浸料步骤中采用的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为4.4wda,二次浸料步骤中采用的壳寡糖的分子量为3000da,四次浸料步骤中采用的壳寡糖的分子量为3000da,通过四步浸料烘干浸渍吸附透明质酸和壳寡糖,解决大多传统敷料药效、性能不佳等问题,为敷料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特征:

1.一种敷料制备方法,包括敷料绷带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绷带层(1)的表面粘结有敷料促愈层(2),所述敷料促愈层(2)的制作步骤如下,先将天蚕丝作为基质层,然后通过四步浸料烘干浸渍吸附透明质酸和壳寡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敷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步浸料烘干浸渍吸附透明质酸和壳寡糖的具体步骤如下,首次浸料烘干,先将作为基质的天蚕丝浸入透明质酸中,取出后进行一次烘干;二次浸料烘干,再将一次烘干后的天蚕丝浸入壳寡糖中,取出后进行二次烘干;三次浸料烘干,再将二次烘干后的天蚕丝浸入透明质酸中,取出后进行三次烘干;四次浸料烘干,再将三次烘干后的天蚕丝浸入壳寡糖中,取出后进行四次烘干,制得敷料促愈层(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敷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烘干、二次烘干、三次烘干和四次烘干的温度均为3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敷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次浸料步骤中采用的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为8000da,三次浸料步骤中采用的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为4.4wda,二次浸料步骤中采用的壳寡糖的分子量为3000da,四次浸料步骤中采用的壳寡糖的分子量为3000d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敷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绷带层(1)的外层为无纺布,内层为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后者粒径满足伤口防水透气的需要且理化性质高度稳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敷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敷料结合苯扎氯铵抑菌液使用,天蚕丝、透明质酸、壳寡糖这些天然可降解的促愈材料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药物的优势,并结合苯扎氯铵抑菌液,提高创伤修复的愈合质量。

7.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敷料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浸料容器(3)、第二浸料容器(4)及第三浸料容器(5)及第四浸料容器(6),所述第一浸料容器(3)和第二浸料容器(4)之间设置有用于烘干自第一浸料容器(3)来料的烘干机a(7),经烘干机a(7)烘干的物料传递至第二浸料容器(4)内,所述第二浸料容器(4)与第三浸料容器(5)之间设置有用于烘干自第二浸料容器(4)来料的烘干机b(8),经烘干机b(8)烘干的物料传递至第三浸料容器(5)内,所述第三浸料容器(5)和第四浸料容器(6)之间设置有用于烘干自第三浸料容器(5)来料的烘干机c(9),经烘干机c(9)烘干的物料传递至第四浸料容器(6)内,所述第四浸料容器(6)后接烘干机d(10),所述烘干机d(10)用于烘干自第四浸料容器(6)来料,经烘干机d(10)排出的物料进入裁切机中裁切成与敷料绷带层(1)匹配的形状,再与敷料绷带层(1)粘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敷料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浸料容器(3)前置供料机构,供料机构用于供给片状的以天蚕丝为材质的基质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敷料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浸料容器(3)包括浸料箱体(3.1),所述浸料箱体(3.1)的内底部设置有加热腔(3.2),在该加热腔体中设置有用于辅助加热保温的电加热盘,所述浸料箱体(3.1)的进料侧设置有导入辊(3.4),所述浸料箱体(3.1)的出料侧设置有导出辊(3.3),所述加热腔(3.2)的内上部设置有下压辊(3.5),所述基质层自导入辊(3.4)的导入辊(3.4)的上方进入浸料箱体(3.1)中,再经下压辊(3.5)的下方绕过导出辊(3.3)的上方,排出浸料箱体(3.1)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敷料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下压辊(3.5)升降的升降机构(3.6),所述升降机构(3.6)为电动推杆。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敷料制备方法及该敷料的生产设备,属于敷料生产技术领域。所述敷料绷带层的表面粘结有敷料促愈层,所述敷料促愈层的制作步骤如下,先将天蚕丝作为基质层,然后通过四步浸料烘干浸渍吸附透明质酸和壳寡糖。所述敷料绷带层的表面粘结有敷料促愈层,所述敷料促愈层的制作步骤如下,先将天蚕丝作为基质层,然后通过四步浸料烘干浸渍吸附透明质酸和壳寡糖。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天蚕丝作为基质层,然后通过四步浸料烘干浸渍吸附透明质酸和壳寡糖,天蚕丝、透明质酸、壳寡糖这些天然可降解的促愈材料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药物的优势,并结合苯扎氯铵抑菌液,提高创伤修复的愈合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朱坤福,高松柏,郝金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世纪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