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骶髂螺钉植入用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78296发布日期:2023-11-09 21:10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骶髂螺钉植入用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骶髂螺钉植入,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骶髂螺钉植入用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本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可能并不构成现有技术。

2、在临床工作中,对于骨盆骨折的患者通常采用在患者骶髂内植入骶髂螺钉的方式进行治疗。骶髂螺钉的植入通常借助x光机进行,即借助x光机在髂骨上找到合适的进钉点后,利用一根导针对准进钉点并采用锤敲的方式将导针沿骶髂螺钉的植入方向敲入骶髂内,待导针到位后即可进行骶髂螺钉的固定。

3、在相关技术中,并没有专用于骶髂螺钉植入的辅助器具,一般而言,在借助x光机找到进钉点后,导针与进钉点的对位以及后续的锤敲过程均由医护人员徒手完成,采用此种方式往往需要医护人员多次调整导针位置,即使如此,植入骶髂螺钉受人为因素影响也比较大,极有可能出现导针未与进钉点准确对位的情况,进而使得后续植入的骶髂螺钉位置不够准确甚至出现不必要的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骶髂螺钉植入用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通过设置用于定位进钉点的外套筒和定位柱,能够实现进钉点的准确定位,与此同时,通过设置带球形磨头的钻头,能够实现在进钉点处打磨出半球形的弧形凹槽,当导针的尖头到达弧形凹槽内且未与进钉点对位时,能够通过让导针的尖头在弧形凹槽内轻微滑动的方式调整导针的位置,有利于导针的尖头与进钉点准确对位,在此基础上,配合内套筒有利于在锤敲导针时对导针进行有效导向和限位,进而避免在锤敲导针的过程中导针偏移,提高骶髂螺钉植入时的准确性。

2、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骶髂螺钉植入用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借助于该使用方法能够实现骶髂螺钉快速且准确的植入。

3、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4、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骶髂螺钉植入用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包括:

5、导针;

6、外套筒,具有相对的近端和远端;

7、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一端为锥形的尖端,所述定位柱的外径与所述外套筒的内径相同;

8、钻头,所述钻头的一端设有球形磨头,所述钻头的另一端与外部动力设备连接,所述球形磨头的外径与所述外套筒的内径相同;

9、内套筒,所述内套筒的外径与所述外套筒的内径相同,所述内套筒的内径与所述导针的外径相同。

1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该辅助装置还包括:

11、手持部,设于所述外套筒的所述近端;所述手持部背离所述外套筒的一侧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最内侧设有与所述外套筒内部连通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内径不小于所述外套筒的内径;

12、连接部,与所述连接槽适配并可移除的设置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能够与所述连接通道对位的操作通道,所述操作通道的内径不小于所述内套筒的内径;

13、所述定位柱远离所述尖端的一端以及所述内套筒的一端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且所述内套筒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上时,所述操作通道与所述内套筒的内部对位并连通。

1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相对的两侧均设有水平延伸的滑动通道,所述滑动通道内设有限位柱以及第一弹性件;

15、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部外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柱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通道的内壁连接;

16、所述连接槽相对的两侧均设有能够与对应的所述滑动通道对位的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背离所述连接槽的一端水平贯穿所述手持部,所述限位通道内设有顶柱以及第二弹性件;

17、所述顶柱的一端靠近所述连接槽内部,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顶柱的外壁,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顶柱的外壁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通道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小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

1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柱延伸至所述连接部外部的一端呈弧形结构,所述连接槽的内壁设有与所述限位柱的弧形结构适配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以所述连接槽的顶部为起点竖直向所述连接槽的最内侧延伸,所述限位通道与所述滑动槽连通。

1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嵌入至所述连接槽内时,所述连接部的顶面与所述手持部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内;

20、所述连接槽紧邻所述限位通道的壁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以所述连接槽的顶部为起点朝所述连接槽的最内侧延伸。

2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顶柱背离所述连接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手持部外部且连接有按压键。

2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操作通道对位的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定位柱远离所述尖端的一端以及所述内套筒的一端均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

2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筒的远端呈锯齿状。

2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手持部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所述手持部的外壁设有防滑层。

25、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上述所述的骶髂螺钉植入用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6、将所述定位柱的所述尖端从所述外套筒的所述近端伸入至所述外套筒内部,并使得所述尖端从所述远端伸出;

27、借助于x光机在患者的骶髂上找到进钉点,将所述定位柱的所述尖端对准所述进钉点并使得所述尖端抵靠在所述进钉点上,同时让所述外套筒的远端抵靠在所述进钉点的外围;

28、移走所述定位柱,将所述钻头的所述球形磨头从所述外套筒的所述近端伸入至所述外套筒内部,直至所述球形磨头到达所述进钉点;随后启动所述外部动力设备以通过所述球形磨头在所述进钉点处打磨出弧形凹槽;

29、移走所述钻头,将所述内套筒的一端从所述外套筒的所述近端伸入至所述外套筒内部,直至所述内套筒的端部到达所述外套筒的所述远端;

30、将所述导针由所述内套筒远离所述弧形凹槽的一端伸入至所述内套筒内部,直至所述导针到达所述弧形凹槽,随后即可锤敲所述导针使其沿骶髂螺钉的植入方向进入骶髂。

31、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32、本发明提供的骶髂螺钉植入用辅助装置通过设置用于定位进钉点的外套筒和定位柱,能够实现进钉点的准确定位,与此同时,通过设置带球形磨头的钻头,能够实现在进钉点处打磨出半球形的弧形凹槽,当导针的尖头到达弧形凹槽内且未与进钉点对位时,能够通过让导针的尖头在弧形凹槽内轻微滑动的方式调整导针的位置,有利于导针的尖头与进钉点准确对位,在此基础上,配合内套筒有利于在锤敲导针时对导针进行有效导向和限位,进而避免在锤敲导针的过程中导针偏移,提高骶髂螺钉植入时的准确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骶髂螺钉植入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骶髂螺钉植入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骶髂螺钉植入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相对的两侧均设有水平延伸的滑动通道,所述滑动通道内设有限位柱以及第一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骶髂螺钉植入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延伸至所述连接部外部的一端呈弧形结构,所述连接槽的内壁设有与所述限位柱的弧形结构适配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以所述连接槽的顶部为起点竖直向所述连接槽的最内侧延伸,所述限位通道与所述滑动槽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骶髂螺钉植入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嵌入至所述连接槽内时,所述连接部的顶面与所述手持部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骶髂螺钉植入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柱背离所述连接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手持部外部且连接有按压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骶髂螺钉植入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操作通道对位的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定位柱远离所述尖端的一端以及所述内套筒的一端均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骶髂螺钉植入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所述手持部的外壁设有防滑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骶髂螺钉植入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的远端呈锯齿状。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骶髂螺钉植入用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骶髂螺钉植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骶髂螺钉植入用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中,骶髂螺钉植入用辅助装置包括导针、外套筒、定位柱、钻头以及内套筒。本发明提供的骶髂螺钉植入用辅助装置通过设置用于定位进钉点的外套筒和定位柱,能够实现进钉点的准确定位,与此同时,通过设置带球形磨头的钻头,能够实现在进钉点处打磨出半球形的弧形凹槽,当导针的尖头到达弧形凹槽内且未与进钉点对位时,能够通过让导针的尖头在弧形凹槽内轻微滑动的方式调整导针的位置,有利于导针的尖头与进钉点准确对位,在此基础上,配合内套筒有利于在锤敲导针时对导针进行有效导向和限位,进而避免在锤敲导针的过程中导针偏移,提高骶髂螺钉植入时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传杰,冯跨,李骏然,陈望军,侯志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承德市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