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267191发布日期:2023-12-06 13:27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功能性便秘是一种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临床以大便干结、排便无力,或排便周期延长,或便而不畅为特征的常见消化道疾病。对社区人群进行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6%,且随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逐渐增加,大于60岁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可高达22%,女性患者发病率高于男性患者。目前,国际上将功能性便秘根据便秘发生的部位及结肠动力学特点分为三型: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混合动力型便秘,其中,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病率最高。便秘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出血、猝死、疝气、痔疮出血、肛裂、脱肛,甚至痴呆、直肠癌等多种急危重症。

2、便秘的发生往往是多种病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老年便秘以虚秘居多,或由于年老体弱,久病产后,素体虚弱,血虚肠道失于濡润,形成虚性便秘。此类患者多长期使用泻药,干扰正常条件反射,形成药物依赖,使气血津液更加受损,同时长期慢性便秘造成老年患者的焦虑、抑郁,导致气血瘀滞。老年便秘患者由于肺脾肾脏腑亏虚,多种病理产物并存,气滞、血瘀、燥热相互影响,虚实相混,导致治疗靶点多,既要补虚又要泻实,容易分散药力,导致临床疗效不佳,容易复发。

3、目前便秘的常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生物反馈的治疗和手术治疗,但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如下:

4、1.药物治疗

5、泻药是最常用的治疗药物,各类泻药的使用,尤其是含有蒽醌类刺激性泻药的使用能快速缓解便秘症状,但长期使用泻药也带来了很多不良后果:中药中的一些蒽醌类成分对人体肝、肾、生殖、消化等系统均有可能造成一定损伤。大黄的代谢后产物结合型蒽醌及体外游离型蒽醌均具有肝毒性,可能的机制包括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抑制肝细胞的生长致肝细胞凋亡、肝细胞脂质过氧化致肝细胞坏死、影响胆汁酸转运体与代谢酶的功能和表达等。此外,目前认为,长期服用含蒽醌类药物为造成结肠黑变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对近五年国内结肠黑变病病例分析及报道进行整理。在1051例病例对照、回顾性病例分析及病例报道中存在蒽醌类药物服用史的患者总计892例,且其中绝大多数患者在停用蒽醌类药物后病情有所缓解。最后,停药后的便秘易复发:慢性便秘需要长期服药,很容易出现“泻剂依赖”问题(停药后便秘如故甚至加重,不得不继续服药或加量服药)。

6、2.生物反馈治疗

7、生物反馈疗法是利用生物反馈原理进行反复排便训练,纠正患者排便时腹肌、盆底肌及肛门括约肌的不协调运动。医生起指导、帮助、强化患者训练的作用。可以看出,患者是治疗的主体,便秘症状的改善和患者的心理状态水平、主观参与程度相关联,如果患者对便秘的认知不足、不能坚持治疗或缺乏信心,就很难达到预期疗效。

8、3.手术治疗

9、对功能性便秘应该采用何种手术方法及要达到的远期疗效,存很大争议。以治疗慢传输便秘的两种常用术式为例:①全结肠切除术:远期效果比较理想,复发率低。但缺点是术后并发症较多,以粘连性肠梗阻最常见,发生率7%-50%。而且术后短期内大便次数过多(10-20次/日)甚至顽固性腹泻。此种顽固性腹泻往往比顽固性便秘更难以让患者接受。②结肠次全切除术:本术式与全结肠切除术疗效相近,由于保留了回盲瓣和更多的结肠,术后腹泻程度可明显减轻。但目前对于结肠次全切除术保留多少结肠并无统一的标准,因此疗效差异也很大。保留结肠过多,便秘可能会复发;保留过少,则控便能力下降,可出现腹泻或肛门失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柴胡10-15份、炒枳壳9-15份、当归10-15份、火麻仁10-15份、台乌药10份、生地10-15份、生白芍20份、麦冬15份、瓜蒌仁15份、桃仁10份、甘草6份。

4、便秘的病位主要在大肠,与肺脾胃肝肾等脏腑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其中气滞不降,血虚不润是引起便秘的关键因素。本发明方中柴胡疏肝理气而畅达气机,《伤寒》在论述小柴胡汤相关条文中提出,小柴胡汤能枢利三焦、调畅气机,助三焦气机与津液布散协调,其中柴胡其性苦,具有通下的作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柴胡“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当归养血生血,有“补血圣药”之称,《医学启源》也有论述当归具有和血补血的作用,补血可以滋润肠管,帮助肠管内燥结的糟粕向下行走,二药合为君药。枳壳宽肠理气,合乌药行气以助柴胡理气之功,使腑气通降,糟粕得以下行;生地、白芍、火麻仁、麦冬养血润燥,共为臣药。全瓜蒌能通降肺气,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降有助于大肠传导糟粕的功能,此外全瓜蒌也有润肠通便之功,桃仁润燥滑肠,活血,在通便的同时起到补而不滞的作用,共为使药,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合,使气郁得疏,血虚得复,气血同调,立法周全。

5、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制剂,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制剂,包括上述的中药组合物。

7、进一步的,中药制剂的剂型为丸剂。

8、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9、一种上述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s1.称取权利要求1中规定量的柴胡、炒枳壳、当归、台乌药、生白芍、麦冬、甘草,湿热灭菌、干燥,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

11、s2.称取规定量的火麻仁、生地、瓜蒌仁、桃仁,加8-10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1.5-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的清膏;

12、s3.将步骤s2获得的浸膏与步骤s1获得的细粉混匀,制丸,干燥,打光,即得。

13、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调气导滞,养血润燥,对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排便不爽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配伍科学、合理,治疗效果好,应用前景较好。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柴胡10-15份、炒枳壳9-15份、当归10-15份、火麻仁10-15份、台乌药10份、生地10-15份、生白芍20份、麦冬15份、瓜蒌仁15份、桃仁10份、甘草6份。

2.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中药制剂的剂型为丸剂。

4.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柴胡10‑15份、炒枳壳9‑15份、当归10‑15份、火麻仁10‑15份、台乌药10份、生地10‑15份、生白芍20份、麦冬15份、瓜蒌仁15份、桃仁10份、甘草6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调气导滞,养血润燥,对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排便不爽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军,杨满琴,王丽,宋标,张成,金月萍,吴婧,孙琴,刘云,李婷婷,刘礼梅,陈亮亮,杨琦,张艺,裴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