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场脑部核磁共振设备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87159发布日期:2023-11-10 10:53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低场脑部核磁共振设备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超低场脑部核磁共振设备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的最新医学影像新技术,对脑、甲状腺、肝、胆、脾、肾、胰、肾上腺、子宫、卵巢、前列腺等实质器官以及心脏和大血管有绝佳的诊断功能。与其他辅助检查手段相比,核磁共振具有成像参数多、扫描速度快、组织分辨率高和图像更清晰等优点,可帮助医生“看见”不易察觉的早期病变,已经成为肿瘤、心脏病及脑血管疾病早期筛查的利器。

2、当前脑卒中的检测主要依靠ct和mri等影像设备,但其无法满足连续监护、急救后送以及社区医疗等需要。超低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基于传统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非接触、无伤害的特点,结合主磁场降低后的轻量化、连续监测等特点,是脑卒中检测的备选方法之一。因此,超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3、传统的超低场脑部核磁共振设备,主要有包括有低场核磁共振扫描仪,核磁共振扫描仪的一侧设有推送床体,患者通过平躺在推送床体上,推送床体通过对床面进行推移,使患者的头颅移动至超低场核磁共振扫描仪的中心位置,然后进行检测。患者在检测时需要平躺在床体上,但由于床体与地面存在高度差,部分身体不便的患者在平躺到床体上时,需要沿着床侧进行攀爬,攀爬的动作具有危险性,容易给身体受损伤的部位带来二次伤害,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超低场脑部核磁共振设备及其应用,用以解决现有的核磁共振设备在检测时,由于床体与地面存在高度差,部分身体不便的患者在平躺到床体上时,需要沿着床侧进行攀爬,攀爬的动作具有危险性,容易给身体带来二次伤害的缺点。

2、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超低场脑部核磁共振设备,包括低场核磁共振扫描仓和设在低场核磁共振扫描仓一侧的基座,基座上端铺设有滑移板,滑移板上设有滑床,滑床与基座滑动连接,还包括;

3、滑移支架,滑移支架置于基座远离低场核磁共振扫描仓的一端,基座面朝滑移支架一侧开设有收纳槽;

4、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第一座体置于滑床一侧,第一座体固定连接在滑移支架上端,第二座体转动连接在第一座体远离滑床的一侧,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上端铺设有输送带;

5、z轴调节件,置于基座外侧并与滑移支架固定连接,用于调节滑移支架高度使第一座体移至滑移板或收纳槽的一侧;

6、x轴调节件,置于收纳槽内并与滑移支架活动连接,用于将移至收纳槽的一侧滑移支架收入收纳槽内或将滑移支架从收纳槽内推出;

7、推杆组件,置于滑移支架和第二座体之间,用于控制第二座体展开收起。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移支架包括滑移板,滑移板上端与输送带下端固定连接,滑移板的一端延伸至收纳槽内并与收纳槽滑动连接,滑移板下端设有第二支架和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与滑移板固定连接。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推杆组件包括第一电推杆,第一电推杆安装端与第一支架下端转动连接,第一电推杆输出端与第二座体远离第一座体的一端转动连接。

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z轴调节件包括设在基座两侧的第二电推杆和设在收纳槽内的矩形插板,第二电推杆安装端与基座外侧壁固定连接,矩形插板两端从基座两侧开设的升降滑槽中穿出,矩形插板两端与基座输出端固定连接,矩形插板与升降滑槽滑动连接,矩形插板将滑移板贯穿,矩形插板与开设在滑移板内侧的矩形插槽滑动连接。

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x轴调节件包括设在收纳槽内的矩形框、螺杆座和螺杆,螺杆座套设第二支架外侧并与第二支架滑动连接,螺杆座与收纳槽底壁固定连接,螺杆安装在螺杆座内侧并与螺杆座转动连接,螺杆外侧设有用于控制螺杆座转动的电机,螺杆座将矩形框贯穿并与矩形框螺纹配合。

12、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收纳槽内设有用于对滑移支架的升降与左右移动进行导向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

13、第一限位件包括开设在矩形插板两端的凹槽,凹槽置于矩形插板与升降滑槽之间,凹槽与矩形插板滑动连接;

14、第二限位件包括铺设在收纳槽内的两个导轨,导轨与收纳槽底壁固定连接,导轨一端从收纳槽内穿出并延伸至第一支架下方,导轨上端与矩形框、设在第一支架下端的第一滑轮以及设在第二支架下端的第二滑轮滑动连接。

1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床包括床体,床体置于滑移板上端并与滑移板滑动连接,床体上端铺装有若干道弧形托辊,弧形托辊与床体转动连接,弧形托辊包括多个棉辊段,相邻的两个棉辊段转动连接。

1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床体上端形成有向内凹进的弧形床面。

1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座体远离第一座体一端设有踏板,踏板通过栓连接的方式与第二座体固定连接。

1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输送带包括传输带体和多个辊轴,输送带套在辊轴的外侧。

19、一种超低场脑部核磁共振设备在超低场脑部核磁共振监测系统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超低场脑部核磁共振设备适用于脑部疾病患者的连续监测。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患者坐在第一座体上,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能上升至滑床的一侧,患者的上肢平躺在滑床上端后,两个座体上端的输送带就会将患者的身体向滑床上端输送,患者不用攀爬基座,护理人员不用将患者抱起,提高患者使用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超低场脑部核磁共振设备,包括低场核磁共振扫描仓(1)和设在所述低场核磁共振扫描仓(1)一侧的基座(2),所述基座(2)上端铺设有滑移板(3),所述滑移板(3)上设有滑床(4),所述滑床(4)与所述基座(2)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场脑部核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支架包括滑移板(9),所述滑移板(9)上端与所述输送带(8)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滑移板(9)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收纳槽(10)内并与所述收纳槽(10)滑动连接,所述滑移板(9)下端设有第二支架(23)和第一支架(12),所述第一支架(12)和所述第二支架(23)与所述滑移板(9)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低场脑部核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包括第一电推杆(13),所述第一电推杆(13)安装端与所述第一支架(12)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推杆(13)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座体(6)远离所述第一座体(5)的一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低场脑部核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调节件包括设在所述基座(2)两侧的第二电推杆(17)和设在所述收纳槽(10)内的矩形插板(15),所述第二电推杆(17)安装端与所述基座(2)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插板(15)两端从所述基座(2)两侧开设的升降滑槽(16)中穿出,所述矩形插板(15)两端与所述基座(2)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插板(15)与所述升降滑槽(16)滑动连接,所述矩形插板(15)将所述滑移板(9)贯穿,所述矩形插板(15)与开设在所述滑移板(9)内侧的矩形插槽(19)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低场脑部核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调节件包括设在所述收纳槽(10)内的矩形框(20)、螺杆座(21)和螺杆(22),所述螺杆座(21)套设所述第二支架(23)外侧并与所述第二支架(23)滑动连接,所述螺杆座(21)与所述收纳槽(10)底壁固定连接,所述螺杆(22)安装在所述螺杆座(21)内侧并与所述螺杆座(21)转动连接,所述螺杆(22)外侧设有用于控制所述螺杆座(21)转动的电机(25),所述螺杆座(21)将所述矩形框(20)贯穿并与所述矩形框(20)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低场脑部核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10)内设有用于对所述滑移支架的升降与左右移动进行导向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场脑部核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床(4)包括床体(41),所述床体(41)置于所述滑移板(3)上端并与所述滑移板(3)滑动连接,所述床体(41)上端铺装有若干道弧形托辊(43),所述弧形托辊(43)与所述床体(41)转动连接,所述弧形托辊(43)包括多个棉辊段,相邻的两个所述棉辊段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超低场脑部核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41)上端形成有向内凹进的弧形床面(4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场脑部核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座体(6)远离所述第一座体(5)一端设有踏板(7),所述踏板(7)通过栓连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二座体(6)固定连接。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超低场脑部核磁共振设备在超低场脑部核磁共振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超低场脑部核磁共振设备及其应用,包括低场核磁共振扫描仓和基座,基座上端铺设有滑移板,滑移板上设有滑床,还包括有滑移支架、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Z轴调节件、X轴调节件和推杆组件,基座面朝滑移支架一侧开设有收纳槽,第一座体置于滑床一侧,第一座体固定连接在滑移支架上端,第二座体转动连接在第一座体远离滑床的一侧,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上端铺设有输送带。患者坐在第一座体上,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能上升至滑床的一侧,患者的上肢平躺在滑床上端后,两个座体上端的输送带就会将患者的身体向滑床上端输送,患者不用攀爬基座,护理人员不用将患者抱起,提高患者使用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张胜,丁炎飞,张天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蒙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