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射校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90393发布日期:2023-12-26 18:0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散射校正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散射校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也即ct设备,通过射线源产生射线,射线穿过待扫描物体被与射线源相对设置的探测器接收,得到扫描数据,根据扫描数据进行图像重建生成待扫描物体的医学图像。为了更好的分离和显示医学图像中的组织器官,双源ct设备由此产生。双源ct设备设置有两个射线源,分别为射线源1以及射线源2,与射线源1相对设置有探测器1,与射线源2相对设置有探测器2。两个射线源可以产生相同能量的射线对待扫描物体进行成像,也可以产生不同能量的射线对待扫描物体进行成像。在双源ct中,射线经过待扫描物体所产生的散射相比于普通ct设备更为复杂。以射线源1为例,射线源1产生的射线,在待扫描物体中发生散射,该散射射线不仅能够被与射线源1相对的探测器1接收,还能够被探测器2接收。其中,被探测器1接收的散射称为前向散射,被探测器2接收的散射称为交叉散射。

2、目前的相关技术,在对双源ct进行散射校正时,对前向散射和交叉散射都需要根据扫描数据经过几何计算得到。也就是针对两个射线源和两个探测器,需要经过4次基于扫描数据的散射计算。其计算量大,并且计算耗费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散射校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散射校正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双源成像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扫描物体的形状信息;获取双源成像系统扫描待扫描物体生成的扫描数据,根据所述扫描数据,分别确定两个成像系统对应的前向散射数据;根据所述形状信息以及前向散射数据,确定两个成像系统对应的交叉散射数据;根据所述交叉散射数据,对所述扫描数据进行交叉散射校正。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待扫描物体的形状信息包括:获取所述待扫描物体的定位图像;根据所述定位图像,计算所述定位图像中所述待扫描物体的等效图形数据以及尺寸数据;将所述等效图形数据以及尺寸数据作为所述待扫描物体的形状信息。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形状信息以及前向散射数据,确定两个成像系统对应的交叉散射数据包括;两个所述成像系统均包括:射线源以及探测器;将接收射线源前向散射的探测器作为第一探测器,将接收射线源交叉散射的探测器作为第二探测器;根据所述形状信息,计算目标射线源对应第二探测器每个通道的通道衰减长度;所述目标射线源为两个射线源中的任一射线源;根据第二探测器每个通道的所述通道衰减长度,生成第二探测器的探测器衰减数据;根据所述探测器衰减数据以及所述目标射线源的前向散射数据,生成目标射线源的交叉散射数据。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形状信息,计算目标射线源对应第二探测器每个通道的通道衰减长度包括:将所述目标射线源作为散射路径起点,将所述第二探测器的每个通道作为散射路径终点,将所述待扫描物体的所述等效图形数据中的每一个点分别作为散射路径途径点,获取第二探测器每个通道对应的所有散射路径;根据所述待扫描物体的尺寸数据,计算所有散射路径在所述待扫描物体中的衰减长度;根据所有散射路径的所述衰减长度,生成每个散射路径的路径衰减数据;对每个通道对应的所有散射路径的路径衰减数据进行积分,生成目标射线源对应第二探测器每个通道的通道衰减长度。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形状信息,计算目标射线源对应第二探测器每个通道的通道衰减长度包括:以射线束的方向作为投影方向,将所述待扫描物体的所述等效图形数据投影至第二探测器,并基于所述待扫描物体的尺寸数据获取第二探测器每个通道对应所述待扫描物体的厚度数据;根据第二探测器的通道数量以及每个通道对应的厚度数据,构建第一曲线;对所述第一曲线进行积分,生成第二曲线;根据第二曲线中每个通道对应的衰减长度,生成目标射线源对应第二探测器每个通道的通道衰减长度。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探测器衰减数据以及所述目标射线源的前向散射数据,生成目标射线源的交叉散射数据包括:将所述目标射线源的前向散射数据与所述探测器衰减数据相乘,得到目标射线源的交叉散射数据。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交叉散射数据,对所述扫描数据进行交叉散射校正包括:根据所述交叉散射数据,对所述扫描数据进行交叉散射校正;或根据所述前向散射数据以及交叉散射数据,对所述扫描数据进行散射校正。

9、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散射校正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扫描物体的形状信息;前向散射计算模块,用于获取双源成像系统扫描待扫描物体生成的扫描数据,根据所述扫描数据,分别确定两个成像系统对应的前向散射数据;交叉散射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形状信息以及前向散射数据,确定两个成像系统对应的交叉散射数据;校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交叉散射数据,对所述扫描数据进行交叉散射校正。

10、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意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11、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意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12、上述散射校正方法,该散射校正方法应用与双源成像系统,首先获取待扫描物体的形状信息,再获取双源成像系统扫描待扫描物体生成的扫描数据,并根据扫描数据,分别确定两个成像系统对应的前向散射数据,根据待扫描物体的形状信息以及前向散射数据,确定两个成像系统对应的交叉散射数据,最终根据交叉散射数据,对扫描数据进行交叉散射校正。通过待扫描物体的形状信息以及前向散射数据,对两个成像系统的交叉散射数据进行估计,从而减少散射校正的计算量,节省散射计算的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散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双源成像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扫描物体的形状信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形状信息以及前向散射数据,确定两个成像系统对应的交叉散射数据包括;两个所述成像系统均包括:射线源以及探测器;将接收射线源前向散射的探测器作为第一探测器,将接收射线源交叉散射的探测器作为第二探测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形状信息,计算目标射线源对应第二探测器每个通道的通道衰减长度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形状信息,计算目标射线源对应第二探测器每个通道的通道衰减长度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探测器衰减数据以及所述目标射线源的前向散射数据,生成目标射线源的交叉散射数据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交叉散射数据,对所述扫描数据进行交叉散射校正包括:

8.一种散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散射校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应用于双源成像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扫描物体的形状信息;获取双源成像系统扫描待扫描物体生成的扫描数据,根据所述扫描数据,分别确定两个成像系统对应的前向散射数据;根据所述形状信息以及前向散射数据,确定两个成像系统对应的交叉散射数据;根据所述交叉散射数据,对所述扫描数据进行交叉散射校正。通过待扫描物体的形状信息以及前向散射数据,对两个成像系统的交叉散射数据进行估计,从而减少散射校正的计算量,节省散射计算的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刘炎炎,毛鑫,李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