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基质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997394发布日期:2023-11-16 09:36阅读:46来源:国知局
生物质基质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微针,具体而言,涉及生物质基质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微针主要用于在皮肤和黏膜表面上制造微米级药物运送通道,进而对生物体进行跨膜给药,主要应用方向为医疗给药、身体状态监测、疾病筛查及美容保健等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2、微针按照其给药方式主要分为实心微针、空心微针、涂抹微针和溶解微针四种:

3、1,实心微针,使用实心微针刺入皮肤,取出微针,再进行贴皮给药,其可反复使用,但操作复杂,有针尖在组织内断裂残留风险,重复使用前需要做好消毒工作。

4、2,空心微针,药物通过空心微针的孔洞进行递送,其可以实现连续持续供药或体质检测,但孔洞直径有限,已发生堵塞,入长期使用,因材质与组织对的不相容性,容易发生排异现象。

5、3,涂抹微针,药物涂覆与微针表面,微针刺入皮肤后,药物释放,可以快速高效定点释放药物,但针尖表面面积有限,总带药量受限。

6、4,溶解微针,使用含药的基质液制造微针,然后将微针刺入皮肤,实现药物释放,可以携带大量药物,并且实现缓释控释作用,但需要微针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7、上述四种微针中,溶解微针使用相对方便,且载药量高,缓释性好,但现有技术中溶解微针的制备流程相对复杂,原料成本也相对较高,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生物质基质微针及其制备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微针制备原料成本相对较高,流程相对复杂的问题。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质基质微针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溶解,采用尿素/强碱水溶液将第一种子粉末溶解,然后调节溶液的ph至6.8-7.2,得到生物质溶解液;

5、混合,将所述生物质溶解液与第二种子粉末混合,得到微针注模液;

6、成型,将所述微针注模液注入模具再干燥脱模,得到生物质微针。

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尿素/强碱水溶液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为1-15wt%,强碱的质量分数为1-8wt%,所述强碱为naoh,所述尿素/强碱水溶液的温度为0-25℃。

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种子粉末和第二种子粉末均为和谷类种子的粉末。

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种子粉末为玉米粉、小麦粉、糯米粉、小米粉和大米粉中的至少一种。

1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种子粉末为玉米粉、小麦粉、糯米粉、小米粉和大米粉中的至少一种。

1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种子粉末和第二种子粉末的质量比为1:0.5-1.5。

1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种子粉末和第二种子粉末的粒度小于100目。

1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溶解步骤的温度为0-25℃,时间为2-24h,溶解后采用盐酸调节溶液的ph至6-8。

1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溶解步骤中,所述第一种子粉末的加入量占生物质溶解液总质量的5-10.0wt%。

1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步骤中,将所述生物质溶解液与第二种子粉末在8-35℃混合60-2400min,得到微针注模液。

1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具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微针模具,所述模具的针形为圆锥式、圆柱形、三角锥形或四棱锥形,针底直径100-1000μm,针高50-1000μm,针尖直径5-20μm。

1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型步骤中,将所述微针注模液分两次注入模具,两次注入的微针注模液的质量比为1:0.5-1.5;

1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次将所述微针注模液注入模具后,对注入微针注模液的模具进行离心,主要目的是使溶液填满针尖空腔;

1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心步骤以1500-3000g/min离心5-20min。

20、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前述实施方式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生物质基质微针。

21、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本申请以种子粉末作为微针制备原料,具有原料天然、生物相容性好、取材广泛、适于规模化生产的优势。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质基质微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基质微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尿素/强碱水溶液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为1-15wt%,强碱的质量分数为1-8wt%,所述强碱为naoh,所述尿素/强碱水溶液的温度为0-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基质微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子粉末和第二种子粉末均为和谷类种子的粉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基质微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步骤的温度为0-25℃,时间为2-24h,溶解后采用盐酸调节溶液的ph至6-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基质微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溶解步骤中,所述第一种子粉末的加入量占生物质溶解液总质量的5-10.0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基质微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生物质溶解液与第二种子粉末在8-35℃混合60-2400min,得到微针注模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基质微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微针模具,所述模具的针形为圆锥式、圆柱形、三角锥形或四棱锥形,针底直径100-1000μm,针高50-1000μm,针尖直径5-2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基质微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步骤中,将所述微针注模液分两次注入模具,两次注入的微针注模液的质量比为1:0.5-1.5;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生物质基质微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质基质微针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溶解,采用尿素/强碱水溶液将第一种子粉末溶解,然后调节溶液的pH至6.8‑7.2,得到生物质溶解液;混合,将所述生物质溶解液与第二种子粉末混合,得到微针注模液;成型,将所述微针注模液注入模具再干燥脱模,得到生物质微针。本申请以种子粉末作为微针制备原料,具有原料天然、生物相容性好、取材广泛、适于规模化生产的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李校堃,吴疆,何华成,张健,李冰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医科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