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滴注操作架及气管滴注方法

文档序号:36624173发布日期:2024-01-06 23:1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管滴注操作架及气管滴注方法

本发明主要涉及气管滴注实验,尤其涉及一种气管滴注操作架及气管滴注方法。


背景技术:

1、在科学研究中,无论是建立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模型,还是验证某些防治手段对肺部疾病的效果,抑或是评估不断涌现的新型空气污染物的肺毒性,都涉及到对实验动物(如大鼠和小鼠)进行呼吸道暴露。主要有四种呼吸道暴露方法,即鼻腔滴注法、暴露式气管滴注法、吸入暴露及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法。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法因其具备无创、不需要复杂的暴露系统以及能准确地计算内暴露剂量等诸多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进行气管滴注操作存在诸多技术难度,尤其是小鼠的小体型和特殊的口腔结构使研究人员无法通过口腔直视声门。多年来,学者们运用了各种工具,探索了多种方式,但均存在诸多问题。

2、为了在操作过程中约束动物,研究人员多采用完全固定动物的支架。然而,由于动物的口腔和声门不在一条直线上,使用这类固定装置无法灵活调整体位,使得进行气管插管时插管更容易进入和气管拥有共同开口的食道中。有些研究者试图采用可变换多个角度的操作台来对动物体位进行调整,但这仅仅改变了动物相对于周围环境的整体位置,并没有改变头部和身体其它部位的相对位置,故口腔和声门依然不处于同一直线上。

3、为此,需要一种能够便于调节动物体位、以使得其口腔和声门能够处于同一直线的气管滴注操作架,以及适配该气管滴注操作架的气管滴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管滴注操作架及气管滴注方法。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气管滴注操作架,包括一对立柱,两根所述立柱间张紧有一根拉绳,所述拉绳中部安装有用于固定实验动物上门齿的齿卡。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5、两根所述立柱沿竖向对称间隔设有若干卡口,所述拉绳两端各设有一卡件,所述卡件与所述卡口可拆卸相连,通过将所述卡件与不同高度的卡口连接、拉绳的高度随之改变。

6、所述齿卡呈腰型,所述齿卡两侧对称形成有一对用于连接拉绳的孔,所述齿卡中部成型有腰孔,所述腰孔内侧贴设有一圈橡胶环,所述橡胶环内侧形成有供实验动物上门齿穿过的腰型通道,所述腰型通道的厚度小于实验动物上门齿的厚度。

7、然后,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管滴注方法,所述气管滴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步骤s1,麻醉实验动物;

9、步骤s2,固定实验动物:将实验动物固定在上述的气管滴注操作架上,使其处于完全悬空或半悬空状;

10、步骤s3,观察声门;

11、步骤s4,气管插管;

12、步骤s5,气管滴注;

13、步骤s6,复苏。

14、在所述步骤s1中,采用异氟烷进行吸入麻醉,至实验动物的踏板反射消失。

15、在所述步骤s2中,将实验动物上门齿插入腰型通道并悬吊在两根立柱之间;若实验动物为小鼠、则使其完全悬空,若实验动物为大鼠、则使其上半身悬空。

16、在所述步骤s3中,使用透射灯照射实验动物的腹侧颈部,使得透射光线穿过实验动物声门下方的气管;将实验动物的舌头拉出,用单手抓握实验动物调整其体位,并从口腔观察实验动物的声门。

17、在所述步骤s4中,将插管导管在直视下插入实验动物随呼吸开合的声门。

18、在所述步骤s5中,用移液器或注射器向插管导管中滴注液体,并进行补气。

19、在所述步骤s6中,待实验动物苏醒后,将其上门齿从腰型通道内取出。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21、通过设置齿卡可以将实验动物的上门齿固定在拉绳上,在拉绳向上的牵引作用下,实验动物的口腔因重力张开。又因为实验动物处于悬吊状态,实验人员可以单手操作改变其体位、使得实验动物的头部相对其身体的姿态发生改变,从而便于观察声门。



技术特征:

1.一种气管滴注操作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立柱(1),两根所述立柱(1)间张紧有一根拉绳(2),所述拉绳(2)中部安装有用于固定实验动物上门齿(3)的齿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滴注操作架,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立柱(1)沿竖向对称间隔设有若干卡口(5),所述拉绳(2)两端各设有一卡件(6),所述卡件(6)与所述卡口(5)可拆卸相连,通过将所述卡件(6)与不同高度的卡口(5)连接、拉绳(2)的高度随之改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滴注操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卡(4)呈腰型,所述齿卡(4)两侧对称形成有一对用于连接拉绳(2)的孔(41),所述齿卡(4)中部成型有腰孔(42),所述腰孔(42)内侧贴设有一圈橡胶环(43),所述橡胶环(43)内侧形成有供实验动物上门齿(3)穿过的腰型通道(44),所述腰型通道(44)的厚度小于实验动物上门齿(3)的厚度。

4.一种气管滴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管滴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采用异氟烷进行吸入麻醉,至实验动物的踏板反射消失。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管滴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将实验动物上门齿(3)插入腰型通道(44)并悬吊在两根立柱(1)之间;若实验动物为小鼠、则使其完全悬空,若实验动物为大鼠、则使其上半身悬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管滴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使用透射灯照射实验动物的腹侧颈部,使得透射光线穿过实验动物声门下方的气管;将实验动物的舌头拉出,用单手抓握实验动物调整其体位,并从口腔观察实验动物的声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管滴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将插管导管在直视下插入实验动物随呼吸开合的声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管滴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用移液器或注射器向插管导管中滴注液体,并进行补气。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管滴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6中,待实验动物苏醒后,将其上门齿(3)从腰型通道(44)内取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管滴注操作架和气管滴注方法,其中气管滴注操作架包括一对立柱,两根立柱间张紧有一根拉绳,拉绳中部安装有用于固定实验动物上门齿的齿卡。气管滴注方法包括麻醉实验动物、固定实验动物、观察声门、气管插管、气管滴注和复苏等步骤。通过设置齿卡可以将实验动物的上门齿固定在拉绳上,在拉绳向上的牵引作用下,实验动物的口腔因重力张开。又因为实验动物处于悬吊状态,实验人员可以单手操作改变其体位、使得实验动物的头部相对其身体的姿态发生改变,从而便于观察声门。

技术研发人员:郭蓉,肖芳,罗思嘉,苏莹,唐思璇,张蔓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