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子助行仪的智能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51110发布日期:2023-12-02 23:09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子助行仪的智能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助行仪,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助行仪的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1、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在急性抢救后一般都会留下单侧偏瘫的后遗症,导致患侧上下肢功能障碍,无法正常行走,给患者造成痛苦,给家属带来负担。据国家卫健委2011年发布的统计信息,我国脑卒中患者已经超过2800万,全球脑卒中患者人数超过1亿人。可以说,脑卒中以及其后遗症已经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痛点。

2、市场上常见一些机械式辅助行走产品,只能被动地由患者手持使用,使用不便,功能有限;也有一些电刺激仪器,单纯地输出脉冲刺激作用到人体,模拟按摩作用,用于防止废用性肌肉坏死,与患者的行走动作没有关联,没有提高行走能力的作用,其实际作用效果也十分有限。

3、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全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脑卒中患者的行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机器人级别的高科技医疗康复设备,可以模拟正常人行走时发出的脑神经信号,通过成熟的电子技术,在患者的行动与输出电脉冲之间建立了有机联系,在患者发出行走动作的瞬间发出电脉冲刺激患者的肌肉,使肌肉收缩产生行走动作,及时地补充行走的力量,能够显著地提高患者的行走能力。

2、上述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用于电子助行仪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

4、脉冲形成和输出系统,包括主机和电极贴,所述主机与所述电极贴电性连接,所述电极贴可拆卸地贴在患者腿部神经肌肉上。

5、运动状态监测系统,包括足底发射器和足底垫,所述足底发射器和所述足底垫电性连接,所述足底信号发射器可拆卸地设置于鞋帮处,所述足底垫可拆卸地设置于鞋内后跟部位置处用于检测患者的行走状态,所述足底发射器和所述主机之间通过无线信号建立通讯,所述主机根据所述足底发射器发出的信号向所述电极贴输出脉冲以刺激患者腿部神经肌肉。这种工作方式称为足底触发模式;

6、运动状态监测系统还有一种工作方式,即通过主机内的角度传感器完成,角度传感器可以感知患者行走时腿部的角度变化,以此分析判断患者的行走情况,并适时发出动作信号,这种工作方式称为倾角触发模式。

7、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足底触发方式或者倾角触发方式。

8、辅助装置,用于将主机固定在患者患侧腿部,其可拆卸地设置于患者的小腿上,所述主机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辅助装置上。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足底垫包括压力传感器、硅胶垫、第一引线和第一插头,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硅胶垫内,所述第一引线一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插头相连接,所述第一插头用于与所述足底发射器相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足底发射器包括第一前盖、第一中框、第一后盖、第一电路板、第一锂电池、第一电源按键和卡夹,其中所述第一前盖、所述第一中框和所述第一后盖依次组装在一起形成发射器外壳,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一锂电池设置于所述发射器外壳内,所述第一电源按键设置于所述发射器外壳侧边且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相配合,所述卡夹设置于所述发射器外壳上用于将所述足底发射器可拆卸地设置于鞋帮上,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插座用于与所述第一插头相连接;

11、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无线模块、usb接口、电源管理模块和信号分析及处理电路。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机包括第二前盖、第二中框、第二后盖、第二电路板、第二锂电池和第二电源按键,其中所述第二前盖、所述第二中框和所述第二后盖依次组装在一起形成主机外壳,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第二锂电池设置于所述主机外壳内,所述第二电源按键设置于所述主机外壳侧边且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相配合;

13、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插座、无线模块、usb接口、角度传感器、波形形成电路、放大电路以及电源管理电路。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贴包括凝胶电极、第二引线和第二插头,所述第二引线一端与所述凝胶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插头相连接,所述第二插头可插入到所述第二插座内。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装置包括绑带基体,在所述绑带基体两端之间连接有拉带,在所述拉带上设置有卡扣,在所述绑带基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主机的卡位,所述绑带采用针织的弹性材料制成。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机向所述电极贴输出的为低频脉冲刺激,其波形为双向对称脉冲;

17、或者,所述主机向所述电极贴输出的为双向对称低频电流,其脉冲强度、频率、脉冲宽度和/或持续时长是可调整的。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发明基于当前成熟的传感器技术、脉冲波产生技术和控制系统技术,从监测患者行走步态,到形成刺激脉冲作用到人体,矫正步态,提高行走能力,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行走困难的问题。

20、本发明可以动态监测患者行走的步态,模拟人行走时的脑神经信号,适时发出电刺激,使患者患肢侧腿部肌肉产生收缩带动踝关节产生背屈抬腿动作,实现了提高患者行走能力的目的。

21、本发明提供的电子助行仪的智能控制系统,主机可及时向电极贴输出脉冲刺激患者腿部神经肌肉,用户的使用体验更佳。

22、运动状态监测系统与脉冲形成和输出系统之间通过无线信号建立通讯,脉冲形成和输出系统可以根据患者的行走状态适时输出电脉冲,刺激患者的腓肌肉神经,使肌肉受刺激产生收缩,带动踝关节产生背屈动作,达到提高行走能力、促进康复的目的。

23、本发明的提出,为广大患者提高行走能力带来了希望,为患者家属减轻了负担,也为解决社会痛点带来了可能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电子助行仪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助行仪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底垫(4)包括压力传感器(41)、硅胶垫(42)、第一引线(43)和第一插头(44),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41)设置于所述硅胶垫(42)内,所述第一引线(43)一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41)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插头(44)相连接,所述第一插头(44)用于与所述足底发射器(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助行仪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底发射器(3)包括第一前盖(31)、第一中框(32)、第一后盖(33)、第一电路板(34)、第一锂电池(35)、第一电源按键(36)和卡夹(37),其中所述第一前盖(31)、所述第一中框(32)和所述第一后盖(33)依次组装在一起形成发射器外壳,所述第一电路板(34)和所述第一锂电池(35)设置于所述发射器外壳内,所述第一电源按键(36)设置于所述发射器外壳侧边且与所述第一电路板(34)相配合,所述卡夹(37)设置于所述发射器外壳上用于将所述足底发射器(3)可拆卸地设置于鞋帮上,在所述第一电路板(34)上设置有第一插座(38)用于与所述第一插头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助行仪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1)包括第二前盖(11)、第二中框(12)、第二后盖(13)、第二电路板(14)、第二锂电池(15)和第二电源按键(16),其中所述第二前盖(11)、所述第二中框(12)和所述第二后盖(13)依次组装在一起形成主机外壳,所述第二电路板(14)和所述第二锂电池(15)设置于所述主机外壳内,所述第二电源按键(16)设置于所述主机外壳侧边且与所述第二电路板(14)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助行仪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贴(2)包括凝胶电极(21)、第二引线(22)和第二插头(23),所述第二引线(22)一端与所述凝胶电极(21)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插头(23)相连接,所述第二插头(23)可插入到所述第二插座(17)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助行仪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5)包括绑带基体(51),在所述绑带基体(51)两端之间连接有拉带(52),在所述拉带(52)上设置有卡扣(53),在所述绑带基体(5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主机(1)的卡位(510),所述绑带基体(51)采用针织的弹性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助行仪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1)向所述电极贴(2)输出的为低频脉冲刺激,其波形为双向对称脉冲;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助行仪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机(1)内设置有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和/或判断患者的行走状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助行仪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脉冲形成和输出系统,包括主机和电极贴,所述主机与所述电极贴电性连接,所述电极贴可拆卸地贴在患者腿部神经肌肉上;运动状态监测系统,包括足底发射器和足底垫,所述足底发射器和所述足底垫电性连接,所述足底信号发射器可拆卸地设置于鞋帮处,所述足底垫可拆卸地设置于鞋内后跟部位置处用于检测患者的行走状态,所述足底发射器和所述主机之间通过无线信号建立通讯,所述主机根据所述足底发射器发出的信号向所述电极贴输出脉冲以刺激患者腿部神经肌肉;主机可及时向电极贴输出脉冲刺激患者腿部神经肌肉,用户的使用体验更佳。

技术研发人员:尤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顺德区中创高科生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