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苓通脉健脑颗粒、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18292发布日期:2023-12-20 01:31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银苓通脉健脑颗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中成药,具体涉及一种银苓通脉健脑颗粒、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血管性痴呆是指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痴呆,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第二常见的痴呆。它的病因主要有脑梗死、脑出血、脑静脉病变等。此外白质病变、不完全的缺血性损伤、局部和远处的缺血性功能改变等均与血管性痴呆有关。危险因素包括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像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脏病、糖尿病、普遍性动脉硬化及吸烟等,病变部位涉及额叶、颞叶及边缘系统,或病灶损害了足够容量的脑组织,导致记忆、注意、执行功能和语言等高级认知功能的严重受损。临床表现包括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脑血管病的神经功能障碍两方面,临床特点是痴呆可突然发生,阶梯式进展,波动性或慢性病程,有卒中病史等,它的治疗包括防治卒中、改善认知功能及控制行为和精神症状。

2、中医将老年痴呆归属于“呆病”范畴,对治疗该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临床上使用中药复方及现代工艺提取的中药单体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疗效显著,且中药及其复方以中医药辨证论治为指导,从整体出发,具有毒副作用小、停药症状少等优势。中药颗粒剂是通过将药物提纯,达到与熬煮的中药相同的治疗效果,其制备方法直接影响提纯的有效成分类型含量与活性。因此,可从传统通脉健脑良方的制备方法进行改进创新,以得到一种能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记忆损伤的中药颗粒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银苓通脉健脑颗粒、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银苓通脉健脑颗粒具有改善血管性痴呆记忆损伤的效果。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发明提供一种银苓通脉健脑颗粒,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酒萸肉10~15份、银杏叶10~15份、女贞子8~12份、丹参8~12份、石菖蒲5~7份、杜仲8~12份、茯苓8~12份、钩藤8~10份、天麻8~12份、炒山楂5~7份、姜黄8~10份、川芎5~7份。

4、优选的,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酒萸肉12份、银杏叶12份、女贞子10份、丹参10份、石菖蒲6份、杜仲10份、茯苓10份、钩藤9份、天麻10、炒山楂6份、姜黄9份、川芎6份

5、本发明提供一种银苓通脉健脑颗粒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1)取配方量的石菖蒲、姜黄、川芎,加入水,蒸馏提取挥发油,对挥发油进行β-cd包合,得到的β-cd包合物碾细,备用;

7、2)取配方量的酒萸肉、银杏叶、女贞子、丹参、杜仲、茯苓、钩藤、天麻、炒山楂,加水煎煮2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以上的稠膏,真空干燥,得到干膏,粉碎成细粉,备用;

8、3)将步骤1)得到的β-cd包合物加入步骤2)的干膏粉,加入糊精,混匀,加甜菊糖苷、聚维酮适量,用乙醇润湿后挤压过筛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

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步骤1)中石菖蒲、姜黄、川芎为粗粉,过……目筛。

10、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步骤1)中加入水的倍数为6~8倍,蒸馏提取挥发油的时间为5~8小时。

1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步骤2)中第一次煎煮加水8~10倍,煎煮2.0~2.5小时,第二次煎煮加水6~8倍,煎煮0.5~1.5小时。

1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步骤2)中减压浓缩的条件为60~70℃,-0.06~-0.08mpa。

1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步骤2)中真空干燥的条件为50~60℃,-0.06~-0.08mpa。

1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步骤3)中乙醇的浓度为92%。

1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银苓通脉健脑颗粒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6、1.1)取配方量的石菖蒲、姜黄、川芎,加入6倍水,蒸馏提取挥发油5小时,对挥发油β-cd包合,得到的β-cd包合物碾细,备用;

17、1.2)取配方量的酒萸肉、银杏叶、女贞子、丹参、杜仲、茯苓、钩藤、天麻、炒山楂,加水煎煮2次,第1次煎煮加水8倍,煎煮2小时,第2次煎煮加水6倍,煎煮1.5小时,合并滤液,60~70℃、-0.06~-0.08mpa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以上的稠膏,在50~60℃、-0.06~-0.08mpa真空干燥,得到干膏,粉碎成细粉,备用;

18、1.3)将步骤1.1)得到的β-cd包合物加入步骤1.2)的干膏粉,加入糊精,混匀,加甜菊糖苷、聚维酮适量,用92%乙醇润湿后挤压过筛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

19、本发明提供一种所述银苓通脉健脑颗粒的应用,所述银苓通脉健脑颗粒用于制备改善血管性痴呆记忆损伤的药物。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选用酒萸肉、银杏叶、女贞子、丹参、石菖蒲、杜仲、茯苓、钩藤、天麻、炒山楂、姜黄、川芎组合,先取石菖蒲、姜黄、川芎,粗碎加水,蒸馏提取挥发油,β-cd包合,得到β-cd包合物,再将β-cd包合物加入到由酒萸肉、银杏叶、女贞子、丹参、杜仲、茯苓、钩藤、天麻、炒山楂等加水煎煮、合并滤液然后减压浓缩、真空干燥而成的干膏粉中,有效提高了银苓通脉健脑颗粒在改善血管性痴呆记忆损伤上的疗效,能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记忆损伤和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具有明显的抗血管痴呆作用。

21、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银苓通脉健脑颗粒,其特征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酒萸肉10~15份、银杏叶10~15份、女贞子8~12份、丹参8~12份、石菖蒲5~7份、杜仲8~12份、茯苓8~12份、钩藤8~10份、天麻8~12份、炒山楂5~7份、姜黄8~10份、川芎5~7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苓通脉健脑颗粒,其特征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酒萸肉12份、银杏叶12份、女贞子10份、丹参10份、石菖蒲6份、杜仲10份、茯苓10份、钩藤9份、天麻10、炒山楂6份、姜黄9份、川芎6份。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银苓通脉健脑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银苓通脉健脑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石菖蒲、姜黄、川芎为粗粉,过60目筛。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银苓通脉健脑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加入水的倍数为6~8倍,蒸馏提取挥发油的时间为5~8小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银苓通脉健脑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第一次煎煮加水8~10倍,煎煮2.0~2.5小时,第二次煎煮加水6~8倍,煎煮0.5~1.5小时。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银苓通脉健脑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减压浓缩的条件为60~70℃,-0.06~-0.08mpa;真空干燥的条件为50~60℃,-0.06~-0.08mpa。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银苓通脉健脑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乙醇的体积浓度为92%。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银苓通脉健脑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银苓通脉健脑颗粒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银苓通脉健脑颗粒用于制备改善血管性痴呆记忆损伤的药物。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银苓通脉健脑颗粒、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酒萸肉10~15份、银杏叶10~15份、女贞子8~12份、丹参8~12份、石菖蒲5~7份、杜仲8~12份、茯苓8~12份、钩藤8~10份、天麻8~12份、炒山楂5~7份、姜黄8~10份、川芎5~7份;本发明的银苓通脉健脑颗粒具有改善血管性痴呆记忆损伤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戴鑫汶,张水寒,陈希,章泽恒,戴甲木,侯凤飞,张豪,聂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补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