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机器人及胶囊机器人系统

文档序号:36561271发布日期:2023-12-30 06:37阅读:13来源:国知局
胶囊机器人及胶囊机器人系统

本申请属于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胶囊机器人及胶囊机器人系统。


背景技术:

1、胶囊机器人,是一种能进入人体胃肠道进行医学探查和治疗的智能化微型工具,其一般具有药物递送功能。然而,目前的胶囊机器人只能简单地把药物释放在病患处,药物容易受到患者进食饮水以及消化道蠕动的影响而消散,从而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囊机器人及胶囊机器人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胶囊机器人释放在病患处的药物容易受到患者进食饮水以及消化道蠕动的影响而消散,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2、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胶囊机器人,包括壳体和紫外线组件,壳体内具有用于存放药品的空间,壳体设有输送口,存放在壳体内的药品能够通过输送口释放到壳体的外部,紫外线组件设置在壳体内,紫外线组件能够通过输送口向壳体的外部发射紫外线。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胶囊机器人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工作时,将具有光敏特性的药物装入胶囊机器人的壳体内,由胶囊机器人运送至人体内的病患处,使壳体的输送口对准病患处,将存放在壳体内的药物通过输送口释放到病患处,接着紫外线组件通过输送口向壳体的外部发射紫外线,紫外线照射涂敷在病患上的药物,使药物固化黏附在病患处而不容易消散,从而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

4、进一步地,胶囊机器人还包括容器,容器设置在壳体内,容器设有第一收容腔及第一通孔,第一收容腔可用于存放药品,第一通孔与第一收容腔连通,容器与紫外线组件均能够相对于壳体运动,以使得第一通孔和紫外线组件依次与输送口对准。

5、进一步地,紫外线组件具有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胶囊机器人还包括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括移动驱动组件和具有导电性的活动块,移动驱动组件设置于壳体内,活动块设置在移动驱动组件上;当紫外线组件与输送口对准时,移动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活动块朝靠近紫外线组件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活动块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连接。

6、进一步地,活动块与输送口对准,移动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活动块朝靠近输送口的方向移动;当第一通孔与输送口对准时,活动块朝靠近输送口的方向移动,将存放在第一收容腔内的药品通过第一通孔和输送口送出壳体的外部;当紫外线组件与输送口对准时,活动块朝靠近输送口的方向移动,以连接正极电极及负极电极。

7、进一步地,容器还设有与第一收容腔连通的第一连接孔,第一通孔与第一连接孔分别位于第一收容腔的相对两侧;胶囊机器人还包括活塞块,活塞块活动设置在第一收容腔内,当第一通孔与输送口对准时,活动块能够通过第一连接孔进入第一收容腔内,进而推动活塞块朝靠近第一通孔的方向移动。

8、进一步地,移动驱动组件包括推进电机、螺纹杆、螺母块及两个推杆,推进电机与螺纹杆连接,螺母块套设在螺纹杆上,能够随着螺纹杆的转动而沿螺纹杆的长度方向移动,两个推杆分别设置在螺纹杆的相对两侧,两个推杆的一端均与螺母块连接,两个推杆的另一端均与活动块连接。

9、进一步地,容器还设有第二收容腔及第二通孔,第二收容腔与第一收容腔相互独立,第二通孔与第二收容腔连通,紫外线组件设置在第二收容腔内,紫外线组件能够向第二通孔发射紫外线,容器能够相对于壳体运动,以使得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依次与输送口对准。

10、进一步地,胶囊机器人还包括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连接于容器,能够驱动容器绕自身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壳体转动,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沿容器的周向间隔分布,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沿容器的周向间隔分布。

11、进一步地,第一收容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多个第一收容腔相互独立,第一通孔的数量与第一收容腔的数量相同,多个第一通孔分别与多个第一收容腔一一对应连通,容器能够相对于壳体运动,以使得各个第一通孔依次与输送口对准。

12、另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胶囊机器人系统,包括磁控装置及上述的胶囊机器人,胶囊机器人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驱动磁铁,驱动磁铁与磁控装置配合。

13、在工作时,将具有光敏特性的药物装入胶囊机器人的壳体内,磁控装置与驱动磁铁相配合,以控制胶囊机器人移动至病患处,使壳体的输送口对准病患处,将存放在壳体内的药物通过输送口释放到病患处,接着紫外线组件通过输送口向壳体的外部发射紫外线,紫外线照射涂敷在病患上的药物,使药物固化黏附在病患处而不容易消散,从而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胶囊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紫外线组件,所述壳体内具有用于存放药品的空间,所述壳体设有输送口,存放在所述壳体内的药品能够通过所述输送口释放到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紫外线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紫外线组件能够通过所述输送口向所述壳体的外部发射紫外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机器人还包括容器,所述容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容器设有第一收容腔及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收容腔可用于存放药品,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收容腔连通,所述容器与所述紫外线组件均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紫外线组件依次与所述输送口对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囊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组件具有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所述胶囊机器人还包括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移动驱动组件和具有导电性的活动块,所述移动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活动块设置在所述移动驱动组件上;当所述紫外线组件与所述输送口对准时,所述移动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活动块朝靠近所述紫外线组件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活动块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正极电极和所述负极电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囊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与所述输送口对准,所述移动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活动块朝靠近所述输送口的方向移动;当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输送口对准时,所述活动块朝靠近所述输送口的方向移动,将存放在所述第一收容腔的药品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输送口送出所述壳体的外部;当所述紫外线组件与所述输送口对准时,所述活动块朝靠近所述输送口的方向移动,以连接所述正极电极及所述负极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囊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收容腔连通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收容腔的相对两侧;所述胶囊机器人还包括活塞块,所述活塞块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内,当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输送口对准时,所述活动块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进入所述第一收容腔内,进而推动所述活塞块朝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囊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驱动组件包括推进电机、螺纹杆、螺母块及两个推杆,所述推进电机与所述螺纹杆连接,所述螺母块套设在所述螺纹杆上,能够随着所述螺纹杆的转动而沿所述螺纹杆的长度方向移动,两个所述推杆分别设置在所述螺纹杆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推杆的一端均与所述螺母块连接,两个所述推杆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活动块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囊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还设有第二收容腔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收容腔与所述第一收容腔相互独立,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收容腔连通,所述紫外线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收容腔内,所述紫外线组件能够向所述第二通孔发射紫外线,所述容器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依次与所述输送口对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胶囊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机器人还包括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容器,能够驱动所述容器绕自身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所述第二收容腔沿所述容器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容器的周向间隔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胶囊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多个所述第一收容腔相互独立,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收容腔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收容腔一一对应连通,所述容器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运动,以使得各个所述第一通孔依次与所述输送口对准。

10.一种胶囊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控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胶囊机器人,所述胶囊机器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驱动磁铁,所述驱动磁铁与所述磁控装置配合。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胶囊机器人及胶囊机器人系统,胶囊机器人系统包括胶囊机器人及磁控装置,胶囊机器人包括壳体和紫外线组件,壳体内具有用于存放药品的空间,壳体设有输送口,存放在壳体内的药品能够通过输送口释放到壳体的外部,紫外线组件设置在壳体内,紫外线组件能够通过输送口向壳体的外部发射紫外线。将具有光敏特性的药物装入胶囊机器人的壳体内,磁控装置与驱动磁铁配合控制胶囊机器人移动至病患处,使壳体的输送口对准病患处,将存放在壳体内的药物通过输送口释放到病患处,接着紫外线组件通过输送口向壳体的外部发射紫外线,使药物固化黏附在病患处而不容易消散,从而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胡程志,李宗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方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