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臂型输液港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36718935发布日期:2024-01-16 12:20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臂型输液港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医疗,具体是一种上臂型输液港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的、埋植于人体内的输液给药系统,也叫植入式给药装置,包括与中央静脉连通的导管,导管末端连接港体,整体装置完全埋置在体内,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特点;现有技术的输液港在使用过程中,因输液港植入人体皮下组织后,皮肤组织遮挡,无法直视输液港硅胶膈膜的穿刺区域范围,只能通过手摸触诊感知来穿刺,使用起来相较不便。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 219231008 u公开了一种上臂输液港,包括输液港本体,输液港本体的顶部等间隔开设有滑槽,滑槽与定位凸点之间滑动连接,输液港本体的内部等间隔开设有横槽,横槽与压力臂之间相连接,所述输液港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开槽,开槽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硅胶隔膜,所述开槽的右侧连通有连接管a,连接管a的外部连接有连接管b,输液港本体顶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定位凸点,定位凸点与硅胶隔膜之间通过隔膜传动机构相连接。

3、上述方案虽然可以对输液港进行定位,提高医护人员的穿刺效率,但是,上述装置在通过穿刺针穿过硅胶隔膜至港体底部时,需通过针尖触底来判断穿刺针是否穿刺到位;然而,港体底部通常采用相对坚硬的材质制成,当针尖触底受阻后,针头可能会出现弯曲,当需要更换或拔除穿刺针时,弯曲的针头可能会对硅胶隔膜造成损坏,从而出现药物外渗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上臂型输液港及其应用,通过对穿刺针的穿刺力度进行缓冲,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力度过大与港体底部接触导致针头弯曲;即使穿刺针发生弯曲,在退出穿刺针时,由于在穿刺针外部设有弹性针管,穿刺针未与硅胶膈膜和硅胶隔层直接接触,可减小对硅胶膈膜和硅胶隔层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上臂型输液港及其应用,通过对穿刺针的穿刺力度进行缓冲,防止力度过大与港体底部接触导致针头弯曲;即使穿刺针发生弯曲,在退出穿刺针时,由于在穿刺针外部设有弹性针管,穿刺针未与硅胶膈膜和硅胶隔层直接接触,可减小对硅胶膈膜和硅胶隔层的磨损。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上臂型输液港及其应用,包括港体、导管和导管锁,导管通过导管锁与港体内部连通;港体顶部沿其周向固定连接有若干凸起;港体顶部的中部开有开口,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硅胶膈膜;

3、硅胶膈膜下方设有硅胶隔层,硅胶隔层与港体内侧壁固定连接;硅胶隔层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弹性橡胶柱;港体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底层,弹性橡胶柱远离硅胶隔层的一端与底层固定连接;

4、还包括穿刺针,穿刺针上套设有弹性针管。

5、进一步,上臂型输液港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一:导管植入;选择患者右侧上臂上1/3范围内的贵要静脉或肱静脉中的一种做为导管入路;根据彩照定位穿刺点,测量置入导管的长度;

7、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穿刺成功后送入导丝;在穿刺点处用0.1ml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纵向扩皮;沿导丝在导丝上套入导管鞘;将导丝从导管鞘上撤出;沿导管鞘送入导管后退出导管鞘;

8、步骤二:腔内心电图尖端位置定位;

9、步骤三:港体及皮下隧道制作;在穿刺点下方2cm处局部麻醉,做2-2.5cm的切口,通过切口做囊袋;在切口和穿刺点之间建立隧道;

10、通过拉钩将导管从穿刺点处经过隧道拉至切口处;根据港体位置修剪导管长度,通过导管锁将导管与港体连通;

11、将导管与港体连通后将港体放入囊袋内,确保导管置入静脉内后缝合切口;用无菌纱布覆盖切口,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12、进一步,步骤一中,置入导管时,导管与金属导丝头端相平,心电导联连接金属导丝尾部,用以全程追踪导管。

13、进一步,步骤二中,根据p波变化确认导管放置位置和长度;当导管进入上腔静脉时,p波高尖,到达caj时达到最高峰;当导管进入右心房时,出现负向p波;取当p波振幅至qrs波高度50%时的导管长度为导管置入静脉长度,导管最终长度为置入静脉长度加0.5cm。

14、进一步,0.5cm为输液港港体与导管锁的长度。

15、进一步,在通过拉钩将导管从穿刺点处经过隧道拉至切口处时,需确保导管在皮下不打折扭曲。

16、进一步,确保导管置入静脉内的方法为:将穿刺针的一端连通注射器,另一端插入港体上的硅胶膈膜,抽吸注射器,确定有回血后用20ml生理盐水冲导管。

17、进一步,上臂型输液港用于作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中心静脉输液通路。

18、有益效果:

19、本发明中的硅胶隔层与弹性橡胶柱可对穿刺针的穿刺力度进行缓冲,提示医护人员需减小穿刺力度,防止力度过大与港体底部接触导致针头弯曲。

20、本发明在穿刺针上设有弹性针管,当弹性针管跟随穿刺针的针头依次穿过硅胶膈膜和硅胶隔层后,将穿刺针从弹性针管内退出,通过弹性针管输送药液;即使穿刺针与港体底部接触发生弯曲,在退出穿刺针时,由于穿刺针在弹性针管内部,未与硅胶膈膜和硅胶隔层直接接触,可减小对硅胶膈膜和硅胶隔层的磨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药物外渗,延长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21、本发明对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上臂港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好,是恶性血液病患者理想的中心静脉输液通路。



技术特征:

1.一种上臂型输液港,其特征在于:包括港体、导管和导管锁,导管通过导管锁与港体内部连通;港体顶部沿其周向固定连接有若干凸起;港体顶部的中部开有开口,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硅胶膈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臂型输液港,其特征在于:上臂型输液港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臂型输液港,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置入导管时,导管与金属导丝头端相平,心电导联连接金属导丝尾部,用以全程追踪导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臂型输液港,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根据p波变化确认导管放置位置和长度;当导管进入上腔静脉时,p波高尖,到达caj时达到最高峰;当导管进入右心房时,出现负向p波;取当p波振幅至qrs波高度50%时的导管长度为导管置入静脉长度,导管最终长度为置入静脉长度加0.5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臂型输液港,其特征在于:0.5cm为输液港港体与导管锁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臂型输液港,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拉钩将导管从穿刺点处经过隧道拉至切口处时,需确保导管在皮下不打折扭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臂型输液港,其特征在于:确保导管置入静脉内的方法为:将穿刺针的一端连通注射器,另一端插入港体上的硅胶膈膜,抽吸注射器,确定有回血后用20ml生理盐水冲导管。

8.一种上臂型输液港应用,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上臂型输液港用于作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中心静脉输液通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医疗技术领域的一种上臂型输液港及其应用,包括港体、导管和导管锁,导管通过导管锁与港体内部连通;港体顶部沿其周向固定连接有若干凸起;港体顶部的中部开有开口,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硅胶膈膜;硅胶膈膜下方设有硅胶隔层,硅胶隔层与港体内侧壁固定连接;硅胶隔层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弹性橡胶柱;港体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底层,弹性橡胶柱远离硅胶隔层的一端与底层固定连接;还包括穿刺针,穿刺针上套设有弹性针管。通过对穿刺针的穿刺力度缓冲,防止力度过大与港体底部接触导致针头弯曲;即使穿刺针发生弯曲,在退出穿刺针时,由于在穿刺针外部设有弹性针管,穿刺针未与硅胶膈膜和硅胶隔层直接接触,可减小对硅胶膈膜和硅胶隔层的磨损。

技术研发人员:高陆,彭志元,李洪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