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替泊芬在制备抗大别班达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36723257发布日期:2024-01-16 12:27阅读:44来源:国知局
维替泊芬在制备抗大别班达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医药,具体涉及维替泊芬在制备抗大别班达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维替泊芬是一种苯并卟啉类衍生物,亦称苯基叶琳衍生单酸。化学名:13-甲基反式-(±)-18-乙烯基-4,4a-二氢-3,4-双(甲氧基羰基)-4a,8,14,19-四甲基-23h,25h-苯并卟啉-9,13-二丙酯。维替泊芬是一种自噬抑制剂,可以通过直接靶向和修饰p62来抑制自噬体形成(p62是一种支架和衔接蛋白,可结合要降解的多泛素化蛋白和自噬体膜上的lc3),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光动力学疗法治疗老年性黄斑退化。此外,维替泊芬可抑制yes相关蛋白(yap)及其靶基因富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水平,从而起到抗癌的作用,研究表明,维替泊芬对多种癌症细胞均具有抑制作用。因此,维替泊芬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2、大别班达病毒(dabie bandavirus,dbv)是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2009年在中国首次被发现。其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syndrome,sfts)属于急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30%。近年来,大别班达病毒传播范围逐步扩大,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大别班达病毒列为优先病原体,并且sfts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大重点传染病之一。迄今为止,尚无特异有效的疫苗和治疗药物,sfts死亡病例逐年增多。因此,急需研发安全高效的抗大别班达病毒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维替泊芬的新用途。

2、本发明提供了维替泊芬在制备抗大别班达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3、所述维替泊芬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4、

5、本发明利用大别班达病毒感染易感细胞的实验操作体系,从临床批准的药物小分子库中筛选可抑制大别班达病毒感染的候选小分子药物,筛选出维替泊芬能有效抑制大别班达病毒的感染,且细胞毒性较小,可作为潜在的抗大别班达病毒药物,具有应用前景。

6、本发明所述之应用,其特征在于:上述药物的剂型为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7、本发明所述之应用,其特征在于:上述药物的给药剂型选自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

8、本发明所述之应用,其特征在于:上述药物的剂型为经胃肠道以外给药途径剂型。

9、本发明所述之应用,其特征在于:上述药物的给药途径剂型选自注射给药剂型、呼吸道给药剂型、滴鼻剂、皮肤给药剂型、黏膜给药剂型或腔道给药剂型。



技术特征:

1.维替泊芬在制备抗大别班达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大别班达病毒感染药物是维替泊芬为唯一的活性成份,或包含维替泊芬的药物组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含维替泊芬与药学上允许的一种或多种辅料构成的药物组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用于预防或治疗大别班达病毒的感染。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给药剂型选自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给药途径剂型选自注射给药剂型、胃肠道给药剂型、皮肤给药剂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关于维替泊芬在制备抗大别班达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维替泊芬是一种自噬抑制剂,可以通过直接靶向和修饰p62来抑制自噬体形成,主要用于治疗光动力学疗法治疗老年性黄斑退化。本专利报道维替泊芬在抗大别班达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为国际首次报道。

技术研发人员:钱汐晶,吴兵安,朱进,唐万达,赵平,林羽翔,周婷婷,戚中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