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及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27401发布日期:2024-01-16 12:3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及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及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


背景技术:

1、迷走神经刺激(tvns)主要作用于迷走神经的耳廓分支(abvn),是一种简单、无创且费用较低的疗法。随着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的广泛应用,非侵入式迷走神经刺激设备也逐渐被应用于临床。2010年,刺激大脑耳支的无创经耳迷走神经刺激器(tavns)在欧洲被批准用于治疗癫痫和抑郁症,随后又批准治疗慢性疼痛、焦虑症。经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刺激迷走神经的耳支(abvn),abvn是迷走神经分布到皮肤的唯一外周分支,支配耳甲腔和耳甲艇。

2、国内外目前已有众多公司获得了注册证并销售tvns产品,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耳廓形状大小是不同的,现有产品可能与部分人群耳廓不能匹配,这就导致了电极接触不良的问题,从而直接影响了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及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的适应性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包括:耳机壳,包括壳本体、设置于壳本体上的第一电极接触点以及与第一电极接触点电连接的第一导电件,第一导电件能够将外部的电导至第一电极接触点处;耳机套,可拆卸地设置于耳机壳上,耳机套包括套本体、设置于套本体外表面上的接触电极以及与接触电极电连接的第二导电件,套本体包括能够包裹部分耳机壳的容纳腔,第二导电件位于容纳腔的腔壁上,第二导电件与第一电极接触点接触。

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套本体包括包裹套以及设置于包裹套上的第一延伸耳,容纳腔位于包裹套上,接触电极设置于第一延伸耳的外表面上,第一延伸耳内设置有使第二导电件与接触电极电连接的导线;或者,接触电极为第二延伸耳,套本体内设置有使第二导电件与第二延伸耳电连接的导线。

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套本体包括第一延伸耳的情况下,接触电极包括沿第一延伸耳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布置的第一耳甲艇电极以及第二耳甲艇电极,第二导电件包括座体以及设置于座体上的第二电极接触点和第三电极接触点,第一耳甲艇电极与第二电极接触点通过导线电连接,第二耳甲艇电极与第三电极接触点通过导线电连接,第一电极接触点为两个,并分别与第二电极接触点和第三电极接触点接触。

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耳甲艇电极和/或第二耳甲艇电极为电极套,电极套套设于第一延伸耳上,电极套呈中部大两端小的橄榄球形。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壳本体包括入耳凸起,耳机壳还包括设置于入耳凸起上的第四电极接触点以及与第四电极接触点电连接的第三导电件,第三导电件能够将外部的电导至第四电极接触点处,套本体上设置有避让入耳凸起的避让孔,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还包括:入耳帽,由导电材料制成,入耳帽套设于入耳凸起上并与第四电极接触点接触。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还包括:喇叭,设置于壳本体内,入耳凸起上设置有与壳本体的内腔连通的多个通孔,喇叭与入耳凸起相对布置;第四导电件,与喇叭电连接,第四导电件能够将外部的电导至喇叭。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壳本体还包括定位凸起,套本体上还设置有与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孔。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还包括喇叭的情况下,定位凸起上设置有与壳本体的内腔连通的多个减压孔。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入耳帽包括帽体以及设置于帽体的外表面的导电涂层,帽体由导电橡胶制成,导电涂层由导电聚合物材料制成。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接触电极包括导电电极本体以及设置于导电电极本体的外表面的导电涂层,导电电极本体由导电橡胶制成,导电涂层由导电聚合物材料制成。

1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包括:电极模块,电极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为上述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

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还包括:主控模块,与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电控连接;电源模块,为电极模块以及主控模块供电。

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包括:挂绳;电源盒,设置于挂绳的一端,电源盒包括与挂绳的一端连接的电源盒本体以及设置于电源盒本体内的电源,电源盒形成电源模块;控制盒,设置于挂绳的另一端,控制盒包括控制盒本体以及设置于控制盒本体内的控制板,控制盒形成主控模块,电源通过电源线缆与控制板电连接,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通过第一导电件与控制板电连接。

15、根据本发明的最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包括:挂绳;电源盒,设置于挂绳的一端,电源盒包括与挂绳的一端连接的电源盒本体以及设置于电源盒本体内的电源;控制盒,设置于挂绳的另一端,控制盒包括控制盒本体以及设置于控制盒本体内的控制板,电源通过电源线缆与控制板电连接;两个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为上述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通过第一导电件、第三导电件以及第四导电件与控制板电连接。

16、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当需要进行治疗时,外部开始向第一导电件供电,第一导电件通过第一电极接触点和第二导电件将外部所供的电导入至接触电极上,从而使得接触电极刺激患者的耳甲部位,达到治疗的目的。由于耳机套可拆卸地设置于耳机壳上,接触电极位于耳机套上,因此可以根据不同人群选择不同的耳机套,然后将选择好的耳机套套装在耳机壳上,即可保证接触电极能够可靠地贴设在患者的耳甲部位,从而保证治疗效果。因此,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能够适用于各种人群,适应性好。

17、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本体(21)包括包裹套(211)以及设置于所述包裹套(211)上的第一延伸耳(212),所述容纳腔(1)位于所述包裹套(211)上,所述接触电极(22)设置于所述第一延伸耳(212)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延伸耳(212)内设置有使所述第二导电件(23)与所述接触电极(22)电连接的导线;或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本体(21)包括所述第一延伸耳(212)的情况下,所述接触电极(22)包括沿所述第一延伸耳(212)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布置的第一耳甲艇电极(221)以及第二耳甲艇电极(222),所述第二导电件(23)包括座体(231)以及设置于所述座体(231)上的第二电极接触点(232)和第三电极接触点(233),所述第一耳甲艇电极(221)与所述第二电极接触点(232)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第二耳甲艇电极(222)与所述第三电极接触点(233)通过所述导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接触点(12)为两个,并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极接触点(232)和所述第三电极接触点(233)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甲艇电极(221)和/或所述第二耳甲艇电极(222)为电极套,所述电极套套设于所述第一延伸耳(212)上,所述电极套呈中部大两端小的橄榄球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11)包括入耳凸起(111),所述耳机壳(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入耳凸起(111)上的第四电极接触点(14)以及与所述第四电极接触点(14)电连接的第三导电件(15),所述第三导电件(15)能够将外部的电导至所述第四电极接触点(14)处,所述套本体(21)上设置有避让所述入耳凸起(111)的避让孔(213),所述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11)还包括定位凸起(112),所述套本体(2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112)配合的定位孔(21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耳帽(30)包括帽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帽体的外表面的导电涂层,所述帽体由导电橡胶制成,所述导电涂层由导电聚合物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电极(22)包括导电电极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导电电极本体的外表面的导电涂层,所述导电电极本体由导电橡胶制成,所述导电涂层由导电聚合物材料制成。

10.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包括:电极模块(50),所述电极模块(50)包括至少一个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及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其中,耳迷走神经刺激入耳装置,包括:耳机壳,包括壳本体、设置于壳本体上的第一电极接触点以及与第一电极接触点电连接的第一导电件,第一导电件能够将外部的电导至第一电极接触点处;耳机套,可拆卸地设置于耳机壳上,耳机套包括套本体、设置于套本体外表面上的接触电极以及与接触电极电连接的第二导电件,套本体包括能够包裹部分耳机壳的容纳腔,第二导电件位于容纳腔的腔壁上,第二导电件与第一电极接触点接触。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的适应性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马千理,盛多铮,章佳梁,李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瑞尔唯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