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腔静脉滤器

文档序号:36313174发布日期:2023-12-07 18:3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动态腔静脉滤器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动态腔静脉滤器。


背景技术:

1、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动脉栓塞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同种疾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不良后果是肺动脉栓塞和血栓后综合征,它可以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

2、腔静脉滤器是为预防腔静脉系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栓子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而设计的一种装置,可以有效预防致死性肺动脉栓塞,广泛应用于临床。现有的腔静脉滤器一般包括若干个过滤杆,过滤杆能够捕获大血栓块,然后使大血栓块溶解或分解为较小的血凝块,分散至肺动脉的小分支,降低血栓对肺循环的影响。

3、现有的腔静脉滤器均为静态过滤型滤器。静态过滤型滤器植入血管中只能有限的拦截固定方向的血栓,对血栓的过滤效果有限,血栓容易从过滤杆间隙流过,达不到预期的过滤效果。并且静态过滤型滤器处于静止状态,血液的冲击容易产生应力集中,不利于卸去血流带来的载荷。静态过滤型滤器会对血液回流流速产生影响,影响正常的血流回流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动态腔静脉滤器,能够动态地对血管中的血栓进行拦截,降低血栓从过滤杆的间隙中流过的概率,并且能够减小血液对滤器的冲击带来的集中应力,减小滤器对血液流速的影响。

2、本发明提供的动态腔静脉滤器,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具有中心轴线,还包括:

3、连接件,设置在支撑柱的一端,所述连接件与支撑柱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具有转动中心线,所述转动中心线与所述中心轴线重合;

4、多个叶片,设置在所述连接件背离支撑柱的一侧,所述多个叶片沿所述转动中心线的周向均布设置,所述叶片沿其长度方向具有第一中心线,所述第一中心线为弧形,所述弧形内凹的一面朝向所述转动中心线;所述叶片在第一中心线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叶片为扭转叶片,所述叶片的第一端沿宽度方向具有第二中心线,所述叶片的第二端沿宽度方向具有第三中心线,所述第三中心线和第二中心线之间具有扭转角θ,θ的范围为11.5°~40°。

5、优选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转动中心线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转动中心线之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

6、优选的,所述θ的范围为20°~40°。

7、优选的,所有叶片的扭转方向都为顺时针方向,或者都为逆时针方向。

8、优选的,所述叶片的数量为4~16个。

9、优选的,还包括多个连接杆,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叶片之间,所述连接杆包括首尾依次连接为一体的第一杆段、圆弧段和第二杆段,第一杆段沿长度方向具有第四中心线,第二杆段沿长度方向具有第五中心线,所述第四中心线和第五中心线之间的角度设置为30°~60°,所述圆弧段的两端分别和第一杆段的端部、第二杆段的端部光滑连接,所述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的背离圆弧段的一端分别和相邻的叶片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圆弧段外凸的一侧朝向所述支撑柱。

10、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轴承,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轴承设置在限位孔内,所述轴承具有内环件和外环件,所述外环件与所述限位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环件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多个叶片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

11、优选的,还包括支撑部,支撑部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柱靠近连接件的一端,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杆均布设置在所述中心轴线的周向,所述第一支撑杆为弧形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外凸的一面朝向所述中心轴线,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和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具有第一切线,所述第一切线远离第一支撑杆的方向与所述支撑柱远离连接件一侧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第一角度δ,所述δ的范围为0°~30°。

12、优选的,还包括多个第二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柱靠近连接件的一端,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杆均布设置在所述中心轴线的周向,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为弧形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内凹的一面朝向所述中心轴线,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和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具有第二切线,所述第二切线远离第二支撑杆的方向与所述转动中心线远离支撑柱的一侧具有第二角度ε,所述ε的范围为0°~30°。

13、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钩,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二定位钩,所有第一定位钩远离所述中心轴线的一端均位于第一参考圆周上,所述第二定位钩远离所述中心轴线的一端均位于第二参考圆周上,所述第一参考圆周和第二参考圆周的直径相同。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动态腔静脉滤器,其有益效果是:

15、1、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件与支撑柱转动连接,在连接件上设置多个扭转叶片,当叶片受到血流的冲击时,由于叶片具有扭转角,在叶片的作用下,血流的冲击力能够分解产生一个圆周力,使多个叶片和连接件绕中心轴线转动,多个叶片可以动态过滤及切割不同角度流过的血栓,提高了血栓的过滤效率,动态的结构改善了传统静态结构植入静脉对血液回流造成的影响,并提高了血液回流的速度。

16、2、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支撑杆和多个第二支撑杆形成双层的过滤支撑结构,通过设置多个叶片形成动态过滤结构,该结构稳定性好,对中性优良,防脱落性好,双层的过滤支撑结构的稳定性保障了动态过滤结构稳定的进行动态过滤血栓,提高血液回流速度,该结构具有较高的血栓俘获率及过滤效果,可以自适应方式动态过滤血栓,同时减少对血液流场的影响。



技术特征:

1.动态腔静脉滤器,包括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具有中心轴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转动中心线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转动中心线之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θ的范围为20°~4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有叶片(7)的扭转方向都为顺时针方向,或者都为逆时针方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7)的数量为4~16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连接杆(8),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叶片(7)之间,所述连接杆(8)包括首尾依次连接为一体的第一杆段、圆弧段和第二杆段,第一杆段沿长度方向具有第四中心线,第二杆段沿长度方向具有第五中心线,所述第四中心线和第五中心线之间的角度设置为30°~60°,所述圆弧段的两端分别和第一杆段的端部、第二杆段的端部光滑连接,所述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的背离圆弧段的一端分别和相邻的叶片(7)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圆弧段外凸的一侧朝向所述支撑柱(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轴承(3),所述支撑柱(1)的一端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轴承(3)设置在限位孔内,所述轴承(3)具有内环件和外环件,所述外环件与所述限位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环件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所述多个叶片(7)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连接柱(4)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部,支撑部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杆(5),设置在支撑柱(1)靠近连接件的一端,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杆(5)均布设置在所述中心轴线的周向,所述第一支撑杆(5)为弧形杆,所述第一支撑杆(5)外凸的一面朝向所述中心轴线,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第一端和支撑柱(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第二端具有第一切线,所述第一切线远离第一支撑杆(5)的方向与所述支撑柱(1)远离连接件一侧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第一角度δ,所述δ的范围为0°~3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态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二支撑杆(6),设置在支撑柱(1)靠近连接件的一端,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杆(6)均布设置在所述中心轴线的周向,第二支撑杆(6)和第一支撑杆(5)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支撑杆(6)和第一支撑杆(5)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6)为弧形杆,所述第二支撑杆(6)内凹的一面朝向所述中心轴线,所述第二支撑杆(6)的第一端和支撑柱(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6)的第二端具有第二切线,所述第二切线远离第二支撑杆(6)的方向与所述转动中心线远离支撑柱(1)的一侧具有第二角度ε,所述ε的范围为0°~3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态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钩(9),所述第二支撑杆(6)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二定位钩(10),所有第一定位钩(9)远离所述中心轴线的一端均位于第一参考圆周上,所述第二定位钩(10)远离所述中心轴线的一端均位于第二参考圆周上,所述第一参考圆周和第二参考圆周的直径相同。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动态腔静脉滤器,包括支撑部和过滤部,支撑部的中心位置具有一个支撑柱,支撑柱具有中心轴线,过滤部包括连接件、多个叶片、多个连接杆。连接件与支撑柱转动连接,连接件具有转动中心线,转动中心线与中心轴线重合;多个叶片沿转动中心线的周向均布设置;叶片的第一端沿宽度方向具有第二中心线,叶片的第二端沿宽度方向具有第三中心线,第三中心线和第二中心线之间具有扭转角θ;多个连接杆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叶片之间,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叶片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叶片在血流的带动下能够绕中心轴线转动,可以动态过滤及切割不同角度流过的血栓,提高了血栓的过滤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冯海全,施鑫源,苏娟,苏应龙,冯浩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