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牙痛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78254发布日期:2023-12-25 04:13阅读: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牙痛膏。


背景技术:

1、牙痛(toothache)是指牙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而言,其表现为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面颊部肿胀等。牙痛是口腔疾患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并且易复发,且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能要命。”虽然牙痛不至于危及生命,但痛起来确实是要命,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

2、牙痛首先应考虑药物治疗,在西医上,常用解热镇痛药、抗菌/炎药、维生素药(病情轻时使用)来治疗牙痛,但这些治疗药物治标不治本,虽能够暂时缓解牙痛症状,但容易复发且易出现过敏反应,同时大量的西药食用也会给身体健康埋下隐患。也有采用拔牙进行止痛,但是以损失牙齿为代价,成本大,应尽力避免。牙痛在属中医的“牙宣”、“骨槽风”范畴,其多是由于外感风邪、胃火炽盛、肾虚火旺、虫蚀牙齿等原因所致,其实际根本原因不外乎由虚、实、风、火、虫、炎症等单一原因或多方原因交织而致,中药对于牙痛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目前有些中药止痛见效慢,且单一的中药物适用病症少,对于多方原因或是多方原因交织所致牙痛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基于以上背景,本发明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牙痛膏,止痛见效快,患症统治,效果显著。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的中药配伍而成:

4、黄连15-25份、大黄15-25份、白芷5-10份、煅牡蛎2-8份、细辛1-5份、生地10-20份、苦参5-12份、青盐8-15份、五倍子5-15份、百草霜1-5份、续断10-15份、炮附子15-25份、骨碎补5-12份。

5、优选地,其由以下重量的中药配伍而成:

6、黄连20份、大黄20份、白芷8份、煅牡蛎5份、细辛3份、生地15份、苦参9份、青盐11份、五倍子10份、百草霜3份、续断13份、炮附子20份、骨碎补9份。

7、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牙痛膏,其由上述的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制成。

8、进一步地,其制备方法如下:

9、按量取各中药,粉碎成粉后,熬煮成膏状即可。

10、进一步地,其还包括调味剂。

11、进一步地,所述调味剂可选用牙膏。

12、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牙痛制品中的应用。

13、进一步地,所述制品包括牙膏或漱口水。

14、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理如下:

15、黄连味苦,性寒,其大苦大寒,清泄而燥,泄降纯阴,主入心经与胃、脾经,兼入肝、胆、大肠经。既清热泻火,又燥湿、除湿毒而解湿热毒,为治湿热火毒之要药,广泛用于湿热火毒之病证,与黄芩相比,其清热燥湿力较强,作用偏于心及中焦脾胃,最善清心胃之火,除中焦湿热。

16、大黄性味苦,寒,其苦寒沉降,清泄通利,既入脾、胃、大肠经,又入心、肝经与血分。内服善荡涤胃肠实积、实热而泻热通便,导湿热之邪从大便出而利胆退黄,清热解毒、下泻热毒,“釜底抽薪"与除血分热毒而解热毒,泄散血分热毒与瘀血而活血化瘀、凉血止血、消肿。

17、白芷味辛,性温,其辛散温燥,芳香开窍,主入阳明(胃)经,兼入太阴(肺)经,既善散风寒、除湿邪、通鼻窍与关节之窍,又善止痛、发表、止带,还能消散肿块,促进脓汁的排出;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18、煅牡蛎味咸,性微寒,牡蛎介类质重镇潜,咸软微寒兼补,入肝、肾经,生用、煅用功异。生用质重镇潜,味咸软坚,善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并兼益阴,善治阴虚阳亢之眩晕、阴虚动风,以及心悸失眠,瘵病痰核诸证。煅用性涩收敛,善收敛固涩、制酸止痛,治滑脱诸证,胃痛泛酸;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19、细辛味辛,性温,其芳香气浓,辛温走窜,入心、肺、肾经,通彻表里上下,有小毒而力较强,善祛风散寒、通窍止痛,为治风寒、风湿所致诸痛及鼻渊鼻塞头痛之良药;能温散肺寒、化痰饮,为治寒饮伏肺之要药;最宜少阴头痛、鼻渊头痛及牙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

20、生地味甘、苦,性寒,其甘重于苦,质润甘滋,苦寒清泄;入心、肝经,清热凉血而除烦止血;入肾经,滋阴生津、润滑大肠而止渴、通便。祛邪扶正兼顾,血热、阴虚有热、阴血亏虚、津枯肠燥皆可,热盛阴伤者最宜;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21、苦参味苦,性寒,其大苦大寒纯阴,清燥降利下行,药力较强,主入心、肝、胃经,兼入大肠与膀胱经,既清热燥湿,使湿热从内而解;又利尿,导湿热火毒从小便而出;还祛风杀虫而止痒。功似黄连而力较弱,尤善清心火、除中下焦湿热。凡湿热、风、虫所致疮疹痒痛皆宜,湿热痒痛、阴痒带下兼风、虫者尤佳;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22、青盐味咸,性寒,清热,凉血,明目。用于吐血,尿血,牙龈肿痛出血,目赤肿痛。

23、五倍子味酸、涩,性寒,其酸涩收敛,寒能清泄,既入肺、肾经,又入大肠经,善敛肺、涩肠、敛汗、固精、止血、敛疮,兼降火,适用于多种滑脱之证,兼热者尤宜;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

24、百草味辛,性温,归肝、肺、胃经。止血,消积,解毒散火。主治吐血,站血,便血,血崩,带下,食积痢疾,黄疸,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镰疮,白秃头疮,外伤出血。

25、续断味苦、辛,性微温,其甘补微温,苦泄辛散,补中有行,补而不滞;入肝、肾经,既补肝肾,又行血脉,还续筋骨,为内科补肝肾、妇科止崩漏、伤科疗折伤之要药;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

26、炮附子味辛、甘,性大热,其辛热纯阳,有毒力猛,入心、肾、脾经;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壮肾阳,为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治亡阳及阳虚诸证每用;又辛热走散,为散阴寒、除风湿、止疼痛之猛药,治寒湿诸痛常投;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27、骨碎补味苦,性温。归肝、肾经,疗伤止痛、补肾强骨。

2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如下:

29、纵观全方,各药共同作用,可达软坚化结、收敛止痛、清热解毒、补肾、杀菌消炎之功,可对各种原因例如胃热上火、肝阳上亢、虫牙等所致牙痛进行有效的治疗,患症统治,止痛见效快,疗效显著,治疗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的中药配伍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的中药配伍而成:

3.一种牙痛膏,其特征在于,其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牙痛膏,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牙痛膏,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调味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牙痛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味剂可选用牙膏。

7.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牙痛制品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品包括牙膏或漱口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牙痛膏,其由黄连、大黄、白芷、煅牡蛎、细辛、生地1、苦参、青盐、五倍子、百草霜、续断、炮附子、骨碎补配伍而成,纵观全方,各药共同作用,可达软坚化结、收敛止痛、清热解毒、补肾、杀菌消炎之功,可对各种原因例如胃热上火、肝阳上亢、虫牙等所致牙痛进行有效的治疗,止痛见效快,疗效显著,治疗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吕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吕丁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