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16823发布日期:2023-12-19 19:58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的药物,具体为一种用于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是一种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的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影响反刍动物,尤其是牛,bvdv属于黏液病毒科(pestivirus)的一个属,有两个基因型(bvdv-1和bvdv-2),每个基因型又有多个亚型,bvdv感染可导致牛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如发热、呼吸道炎症、消化道紊乱、腹泻、减产、流产、畸形等,bvdv还可影响牛的免疫系统,使其更易感染其他细菌或寄生虫等次级感染,据估计bvdv给全球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目前市场上用于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的药物主要有抗生素、抗病毒药和中草药,治疗效果单一,难以直接抑制及杀灭bvdv,且易引起耐药性和毒副作用。

3、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具备抗炎、抗菌、抗病毒多种作用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的药物,包括中草药提取物和化学合成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药提取物和化学合成药物包括以下成分:

3、s1、黄芪;

4、s2、白术;

5、s3、苍术;

6、s4、白芍;

7、s5、甘草;

8、s6、黄连;

9、s7、黄柏;

10、s8、大黄;

11、s9、蒲公英;

12、s10、金银花;

13、s11、磺胺甲噁唑;

14、s12、氟苯尼考;

15、s13、盐酸二甲双胍。

16、优选的,所述s1-s13按重量组分别为:黄芪10—20g,白术10—20g,苍术5—15g,白芍5—15g,甘草5—15g,黄连5—15g,黄柏5—15g,大黄5—15g,蒲公英5—15g,金银花5—15g,磺胺甲噁唑10—20g,氟苯尼考10—20g,盐酸二甲双胍10—20g。

17、优选的,所述s1-s13按重量组分别为:黄芪12—18g,白术12—18g,苍术7—13g,白芍7—13g,甘草7—13g,黄连7—13g,黄柏7—13g,大黄7—13g,蒲公英7—13g,金银花7—13g,磺胺甲噁唑12—18g,氟苯尼考12—18g,盐酸二甲双胍12—18g。

18、优选的,所述s1-s13按重量组分别为:黄芪15g,白术15g,苍术10g,白芍10g,甘草10g,黄连10g,黄柏10g,大黄10g,蒲公英10g,金银花10g,磺胺甲噁唑15g,氟苯尼考15g,盐酸二甲双胍15g。

19、优选的,所述中草药提取物包括以下步骤:

20、1)所述s1-s10中的中草药按比例混合;

21、2)加入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过滤得到水提液,

22、3)将水提液加入等体积的乙醇,静置24小时,过滤得到醇沉液,

23、4)将醇沉液在真空下浓缩至浓度为50%,干燥而制得中草药提取物。

24、优选的,所述化学合成药物是通过将磺胺甲噁唑、氟苯尼考、盐酸二甲双胍按比例混合,粉碎而制得。

25、优选的,所述中草药提取物和化学合成药物是通过将二者按比例均匀混合,制得复方制剂。

26、优选的,所述复方制剂是以颗粒剂的形式存在,将复方制剂中添加适量的淀粉、明胶和甘油,造粒而制得。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8、1、具备抗炎、抗菌、抗病毒多种作用;

29、2、具有补气固表、健脾利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功效

30、3、能够增强牛的免疫力,抑制病毒的复制,减轻肠道的炎症和出血,改善牛的消化功能和营养吸收的功效;

31、4、能够有效地杀灭及抑制牛病毒性腹泻的致病菌,减少肠道的感染和损伤,调节牛的血糖水平和代谢状态。

32、通过上述药效成分,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目前市场上用于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的药物治疗效果单一,难以直接抑制及杀灭bvdv,且易引起耐药性和毒副作用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的药物,包括中草药提取物和化学合成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药提取物和化学合成药物包括以下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s1-s13按重量组分别为:黄芪10—20g,白术10—20g,苍术5—15g,白芍5—15g,甘草5—15g,黄连5—15g,黄柏5—15g,大黄5—15g,蒲公英5—15g,金银花5—15g,磺胺甲噁唑10—20g,氟苯尼考10—20g,盐酸二甲双胍10—20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s1-s13按重量组分别为:黄芪12—18g,白术12—18g,苍术7—13g,白芍7—13g,甘草7—13g,黄连7—13g,黄柏7—13g,大黄7—13g,蒲公英7—13g,金银花7—13g,磺胺甲噁唑12—18g,氟苯尼考12—18g,盐酸二甲双胍12—18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s1-s13按重量组分别为:黄芪15g,白术15g,苍术10g,白芍10g,甘草10g,黄连10g,黄柏10g,大黄10g,蒲公英10g,金银花10g,磺胺甲噁唑15g,氟苯尼考15g,盐酸二甲双胍15g。

5.一种用于治疗牛病毒性腹泻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药提取物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合成药物是通过将磺胺甲噁唑、氟苯尼考、盐酸二甲双胍按比例混合,粉碎而制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药提取物和化学合成药物是通过将二者按比例均匀混合,制得复方制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方制剂是以颗粒剂的形式存在,将复方制剂中添加适量的淀粉、明胶和甘油,造粒而制得。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中草药提取物和化学合成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药提取物和化学合成药物包括以下成分:S1、黄芪;S2、白术;S3、苍术;S4、白芍;S5、甘草;S6、黄连;S7、黄柏;S8、大黄;S9、蒲公英;S10、金银花;S11、磺胺甲噁唑;S12、氟苯尼考;S13、盐酸二甲双胍,本发明通过上述药效成分,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目前市场上用于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的药物治疗效果单一,难以直接抑制及杀灭BVDV,且易引起耐药性和毒副作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成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冲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