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睡眠呼吸记录仪

文档序号:36476460发布日期:2023-12-22 08:43阅读:71来源:国知局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睡眠呼吸记录仪

本申请涉及呼吸记录仪,尤其是涉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睡眠呼吸记录仪。


背景技术:

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俗称“打鼾症”,是一种睡眠时候呼吸停止的睡眠障碍,其特征性表现是睡眠时由于空气通过口咽部时使软腭振动引起的打鼾现象。主要临床表现有:夜间睡眠打鼾并伴呼吸暂停、白天嗜睡。由于呼吸暂停引起反复发作的夜间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及交通事故,甚至出现夜间猝死。因此是一种有潜在致死性的睡眠呼吸疾病。

2、为了对患者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进行更加精准的诊断,医师一般会使用睡眠呼吸监测仪,在患者夜间睡眠时对患者的呼吸气流以及末梢血氧饱和度、脉搏等生理特征进行监测,从而辅助医师诊断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

3、目前科室中使用的睡眠呼吸初筛仪器,大都是单纯的采用鼻导管插入鼻腔内部将呼吸气流导入监测仪器内部进行分析,由于鼻导管与鼻腔之间存在间隙,使得鼻导管对呼吸气流的收集不够充分,从而影响了监测仪器的监测结果精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解决鼻导管与鼻腔之间存在间隙,使得鼻导管对呼吸气流的收集不够充分,从而影响了监测仪器的监测结果精确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睡眠呼吸记录仪。

2、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睡眠呼吸记录仪,包括睡眠呼吸监测仪本体,所述睡眠呼吸监测仪本体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鼻塞管,所述鼻塞管远离气管的一端开设有气囊槽,所述气囊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气囊,所述鼻塞管靠近气管的一端开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输出气囊,所述鼻塞管的内部开设有用于连通环形气囊与输出气囊的连接通道,所述鼻塞管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环形旋钮,所述环形旋钮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安装在驱动槽的内部,所述鼻塞管的一端安装有定位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挤压块与输出气囊的配合使用,当转动环形旋钮时可以驱动输出气囊内部的空气挤入环形气囊的内部,并使得环形气囊内部充气膨胀,并顶出气囊槽的内部与鼻腔内壁贴合,以此有效减少了气管与鼻腔之间存在的间隙,提高了睡眠呼吸监测仪本体的监测精确性。

5、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鼻塞管一端的棘齿轮,所述环形旋钮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侧倾斜设置有与棘齿轮啮合的弹性卡齿。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性卡齿与棘齿轮的配合使用,使得正向转动环形旋钮时,使得弹性卡齿受到棘齿轮的挤压收缩,从而便于旋转环形旋钮,然后通过设置弹性卡齿的回弹顶出,使得弹性卡齿与棘齿轮形成啮合,从而实现对环形旋钮的自锁固定。

7、进一步地,所述鼻塞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夹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鼻塞管与弹性夹板的配合使用便于形成对鼻腔中梁的夹持,有效减少了鼻塞管脱离鼻腔的情况。

9、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夹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硅胶垫,所述鼻塞管远离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硅胶套。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硅胶垫与硅胶套的配合使用,使得鼻腔中梁与弹性夹板、鼻塞管形成柔性接触,提高了装置的使用舒适度。

11、进一步地,所述睡眠呼吸监测仪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皮制耳,所述皮制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松紧带,一个所述松紧带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勾面,另一个所述松紧带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魔术贴勾面适配的魔术贴绒面。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松紧带与魔术贴勾面、魔术贴绒面的配合使用,便于将睡眠呼吸监测仪本体固定在患者的脖颈处,有效减少了气管导入睡眠呼吸监测仪本体内部的距离,从而减少了气流在气管内部流通时产生的衰减。

13、进一步地,所述海绵层的内侧中段开设有收纳槽。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收纳槽有效减少了患者喉结处受到海绵层的压迫,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5、进-步地,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u型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u型槽有效减少了支撑板与患者下巴处的抵触,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佩戴舒适度。

1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气囊,两个所述支撑气囊之间通过管道连通,一个所述支撑气囊的输入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气囊泵,所述支撑气囊的输出端设置有泄气阀,所述支撑气囊的另一端与松紧带固定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气囊泵与支撑气囊的配合使用,便于使得支撑气囊发生膨胀顶出支撑板,从而减少了支撑板对患者的挤压力,以此提高了装置的舒适度。

19、进一步地,所述睡眠呼吸监测仪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芯片,所述皮制耳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脉搏传感器,所述脉搏传感器与睡眠呼吸监测仪本体电性连接,所述睡眠呼吸监测仪本体的一端通过导线固定连接有血氧仪。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脉搏传感器与血氧仪的配合使用,便于监测患者的末梢血氧饱和度与脉搏数据,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2、1、本申请,通过设置挤压块与输出气囊的配合使用,当转动环形旋钮时可以驱动输出气囊内部的空气挤入环形气囊的内部,并使得环形气囊内部充气膨胀,并顶出气囊槽的内部与鼻腔内壁贴合,以此有效减少了气管与鼻腔之间存在的间隙,提高了睡眠呼吸监测仪本体的监测精确性。

23、2、本申请,通过设置弹性卡齿与棘齿轮的配合使用,使得正向转动环形旋钮时,使得弹性卡齿受到棘齿轮的挤压收缩,从而便于旋转环形旋钮,然后通过设置弹性卡齿的回弹顶出,使得弹性卡齿与棘齿轮形成啮合,从而实现对环形旋钮的自锁固定。

24、3、本申请,通过手动牵引两个松紧带围绕在脖颈处,然后使得魔术贴勾面与魔术贴绒面相互粘连,以便于将睡眠呼吸监测仪本体固定在患者的脖颈处,有效减少了气管与鼻腔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少了鼻腔呼出气流在气管内部的流通时出现的衰减。



技术特征:

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睡眠呼吸记录仪,包括睡眠呼吸监测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呼吸监测仪本体(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气管(2),所述气管(2)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鼻塞管(3),所述鼻塞管(3)远离气管(2)的一端开设有气囊槽(4),所述气囊槽(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气囊(5),所述鼻塞管(3)靠近气管(2)的一端开设有驱动槽(6),所述驱动槽(6)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输出气囊(7),所述鼻塞管(3)的内部开设有用于连通环形气囊(5)与输出气囊(7)的连接通道(8),所述鼻塞管(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环形旋钮(9),所述环形旋钮(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块(10),所述挤压块(10)安装在驱动槽(6)的内部,所述鼻塞管(3)的一端安装有定位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睡眠呼吸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11)包括固定连接在鼻塞管(3)一端的棘齿轮(111),所述环形旋钮(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12),所述固定环(112)的内侧倾斜设置有与棘齿轮(111)啮合的弹性卡齿(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睡眠呼吸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塞管(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夹板(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睡眠呼吸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板(1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硅胶垫(13),所述鼻塞管(3)远离气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硅胶套(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睡眠呼吸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呼吸监测仪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海绵层(16),所述海绵层(16)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皮制耳(17),所述皮制耳(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松紧带(18),一个所述松紧带(1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勾面(19),另一个所述松紧带(1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魔术贴勾面(19)适配的魔术贴绒面(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睡眠呼吸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层(16)的内侧中段开设有收纳槽(2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睡眠呼吸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5)的顶部开设有u型槽(2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睡眠呼吸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5)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气囊(23),两个所述支撑气囊(23)之间通过管道连通,一个所述支撑气囊(23)的输入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气囊泵(24),所述支撑气囊(23)的输出端设置有泄气阀(26),所述支撑气囊(23)的另一端与松紧带(18)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睡眠呼吸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呼吸监测仪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芯片,所述皮制耳(1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脉搏传感器(27),所述脉搏传感器(27)与睡眠呼吸监测仪本体(1)电性连接,所述睡眠呼吸监测仪本体(1)的一端通过导线固定连接有血氧仪(28)。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睡眠呼吸记录仪,涉及呼吸记录仪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睡眠呼吸监测仪本体,睡眠呼吸监测仪本体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气管,气管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鼻塞管,鼻塞管远离气管的一端开设有气囊槽,气囊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气囊,鼻塞管靠近气管的一端开设有驱动槽。本申请通过设置挤压块与输出气囊的配合使用,当转动环形旋钮时可以驱动输出气囊内部的空气挤入环形气囊的内部,并使得环形气囊内部充气膨胀,并顶出气囊槽的内部与鼻腔内壁贴合,以此有效减少了气管与鼻腔之间存在的间隙,提高了睡眠呼吸监测仪本体的监测精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文,王锦鸿,程远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骨科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