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

文档序号:36652332发布日期:2024-01-06 23:3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


背景技术:

1、中药材是中医医疗活动所必备的药材。中药才在种植、采收、运输和贮藏过程中可能受到黄曲霉一类菌的污染,这类菌的代谢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大量黄曲霉毒素积累的中药材中的话,会影响中药材的质量与疗效。另外,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对人体有毒的物质,患者服用了含黄曲霉毒素中药材制备的药物或汤药,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去除中药材中的黄曲霉毒素,以提高中药材的安全性尤为必要。

2、黄曲霉毒素包括b1、b2、g1、g2、m1、m2、gm、p1、q1等多种类型的物质。现有技术针对不同的物质采取了一些去除方法。比如en danial缝纫采用乳酸菌去除黄曲霉毒素g1(danial e n,lamfon m y,alghamdi l a,et al.remove of aflatoxin g1 using lacticacid bacteria[j].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2020,45(1).doi:10.1111/jfpp.15090.),h elnezami等人采用乳酸菌去除黄曲霉毒素b1(elnezami h,kankaanp p,salminen s,et al.physicochemical alterations enhance the abilityof dairy strain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to remove aflatoxin fromcontaminated media[j].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1998,61(4):466.doi:10.1016/s0260-8774(97)00086-1.)。研究显示微生物处理黄曲霉毒素具有不错的效果。但是现有技术的方法着力于单种黄曲霉毒素的去除,而中药材中含有的黄曲霉毒素是几种的复合,如《中国药典》规定,对大枣、肉豆蔻、决明子、麦芽、陈皮、使君子、柏子仁、胖大海、莲子、桃仁、槟榔、酸枣仁、薏苡仁等中药材进行黄曲霉毒素检测,符合标准的才能销售,这其中的就要同时检测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所以,需要开发一种可以同时去除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这四种物质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现有技术的方法着力于单种黄曲霉毒素的去除,而中药材中含有的黄曲霉毒素是几种的复合,所以需要开发一种可以同时去除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这四种物质的方法。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

2、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包括:

3、将中药材浸泡在微生物菌液中,漂洗,干燥;

4、所述微生物菌液为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的复合液。

5、在本发明中,所述长双歧杆菌购买自江苏多阳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有效活菌数含量100亿cfu/g,是食品级微生物。所述鼠李糖乳杆菌购买自山东中科嘉亿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有效活菌数含量≥100亿cfu/克,是食品级微生物。所述凝结芽孢杆菌购买自青岛诺森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有效活菌数含量100亿cfu/克,是食品级添加物。这几种菌都是益生菌,作用于中药材后,并不会对人体有害,安全性高,可以放心使用。

6、优选的,上述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浸泡的温度为4~37℃,该温度区间是微生物作用的较佳温度区间,现有的设备也容易将中药材所在环境温度控制在4~37℃,易操作。优选的温度范围是4~25℃,该温度范围既不影响微生物菌液的作用,又能大幅度保留中药材中原有的有效成分,进而在去除黄曲霉毒素的时候,不丧失药效。

7、优选的,上述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浸泡的时间为12-48h。浸泡时间越短,越节约时间。

8、优选的,上述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所述微生物菌液中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比例为1:1~10:1~10。在该比例范围下,对黄曲霉毒素的降解效果好。

9、优选的,上述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所述微生物菌液中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比例为1:5:5。在该比例下,对黄曲霉毒素的降解效果最好。

10、优选的,上述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所述微生物菌液中,长双歧杆菌的活菌数为大于等于108cfu/ml。

11、优选的,上述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漂洗2次以上。漂洗的目的是去除灰尘、药材表面多余微生物。

12、优选的,上述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干燥的标准是:中药材中含水量小于等于15g/100g。含水量越低,中药材越不容易霉变。

13、优选的,上述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所述黄曲霉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同时去除这四种主要的黄曲霉毒素类型,适用性广,就能大大提高中药材的安全性。

14、优选的,上述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所述中药材包括大枣、肉豆蔻、决明子、麦芽、陈皮、使君子、柏子仁、胖大海、莲子、桃仁、槟榔、酸枣仁、薏苡仁、马钱子。这些药材都是《中国药典》规定的必检黄曲霉毒素的药材,也是容易感染黄曲霉毒素的药材,本发明的方法对这些药材种类均适用,说明本发明的方法适用范围广。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发明首次发现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的复合液可以同时去除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这四种黄曲霉毒素类型,对大枣、肉豆蔻、决明子、麦芽、陈皮、使君子、柏子仁、胖大海、莲子、桃仁、槟榔、酸枣仁、薏苡仁中黄曲霉毒素的去除效果好,适用性广,能大大提高中药材的安全性。其中,本发明首次发现这二者与鼠李糖乳杆菌复配后,可以增强鼠李糖乳杆菌的降黄曲霉毒素作用。

17、本发明的方法,采用温度范围4~25℃,该温度范围既不影响微生物菌液的作用,又能大幅度保留中药材中原有的有效成分,经检测,在4~25℃温度下去除黄曲霉毒素的时候,不丧失药效。



技术特征:

1.一种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泡的温度为4~3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泡的时间为12-48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生物菌液中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比例为1:1~10:1~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生物菌液中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比例为1:5: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液中,长双歧杆菌的活菌数大于等于108cfu/ml。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漂洗的次数为2次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的标准是:中药材中含水量小于等于15g/100g。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曲霉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材包括大枣、肉豆蔻、决明子、麦芽、陈皮、使君子、柏子仁、胖大海、莲子、桃仁、槟榔、酸枣仁、薏苡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包括:将中药材浸泡在微生物菌液中,漂洗,干燥;所述微生物菌液为长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的复合液。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同时去除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这四种黄曲霉毒素类型,对大枣、肉豆蔻、决明子、麦芽、陈皮、使君子、柏子仁、胖大海、莲子、桃仁、槟榔、酸枣仁、薏苡仁中黄曲霉毒素的去除效果好,适用性广,能大大提高中药材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娴,崔龙,闫慧丽,张栋,陈云堂,冯文豪,王晓慧,陈晓杰,张福彦,张梦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