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23996发布日期:2024-01-16 12:29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风湿病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风湿病指主要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在现代医学概念中风湿病是风湿性疾病的简称,泛指影响骨、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腱、韧带、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疾病。广义上认为,凡是引起骨关节,肌肉疼痛的疾病皆可归属为风湿病。

2、风湿病诱因复杂,包括了感染性、免疫性、代谢性、内分泌性、遗传性、退行性、肿瘤性、地方性、中毒性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疾病,狭义上应该仅限于内科与免疫相关范畴的几十种疾病。其中主要病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等因素,环境因素是风湿病的发作诱因,如感染、药物、理化刺激等。目前用于风湿病治疗的中药有多种,主要为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的功效。尽管如此,治疗风湿病的中药因为功能单一而导致应用范围受到局限,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制备方法。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清洗与浸泡:取用加工提取装置,将原料药进行均匀混合,将切好的原料药浸泡3小时,同时清洗干净;

5、s2:煎煮:浸泡好的原料药放入锅中,加入足量的清水,用中小火煎煮至体积减少到原来的1/3;

6、s3:再次煎煮:取滤渣,再加入清水,煎煮至体积减少到原来的1/2;

7、s4:合并滤液:将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滤液合并,放入锅中加热至滚煮,继续煎煮至减少到原来的1/3;

8、s5:蒸馏与浓缩:使用蒸馏法将水份进一步减少,直至得到较浓稠的原料药浓缩液;

9、s6:制成散剂:待浓缩液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的蜜糖或蜂蜜,混合均匀,并晾干制成粉末或散剂;

10、s7:包装:将制得的散剂分装在医用纸袋或塑料袋中,密封。

11、进一步的,所述原料药是由下列重量范围的成分制成:黄芪9-15份、独活8-15份、当归5-9份、乳香4-8份、桂枝8-14份、杜仲7-12份、川芎4-7份、五味子5-10份、薄荷4-7份、防风6-11份、草乌3-6份、白术8-13份、白芍7-11份、赤芍7-12份、羌活5-9份、秦艽5-9份、艾叶5-8份、龙骨8-13份、牛膝9-14份、桑寄生6-11份。

12、进一步的,所述黄芪12份、独活10份、当归7份、乳香6份、桂枝10份、杜仲9份、川芎5份、五味子8份、薄荷5份、防风8份、草乌4份、白术11份、白芍9份、赤芍9份、羌活7份、秦艽7份、艾叶6份、龙骨10份、牛膝12份、桑寄生8份。

13、进一步的,还包括以下原料药:

14、金银花10份、连翘 10份、板蓝根 10份、大青叶10份、紫草 6份。

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包括用于清洗、浸泡原料药的加工提取装置,所述加工提取装置包括驱动机构、过滤机构和浸泡缸,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带有转盘的底座和升降杆,所述升降杆设置于转盘的中央,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用于连接转盘和升降杆的驱动组件,所述升降杆包括安装于转盘上的定位杆和套接于定位杆上方的活动杆,所述浸泡缸安装于底座上且底部中央预留有供定位杆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处设置有防水组件,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活动杆底部和上端的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结构相同且直径与浸泡缸的内径相等,所述浸泡缸的上端侧壁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处设置有向浸泡缸内腔开合的第三滤网,所述第三滤网为与浸泡缸侧壁相同的弧面结构。

16、提前在浸泡缸内注入清水,清水的水位高度不高于缺口的底部。通过控制控制开关,使得升降杆处于最大延展状态,此时将原料药放入第一滤网上,在放置原料药的过程中,第三滤网始终处于闭合状态。待原料药放入完毕后,控制活动杆下降,使得第一滤网的底面触底。接着控制转盘使其转动,在转动过程中会带动水流的流动,同时沉底的原料药会在触及转动第一滤网的顶面跟随移动或翻转,这会进一步提升原料药与水的接触和混合,以提升清洗和充分浸泡效果。在3小时充分浸泡和清洗后,控制活动杆上升,第一滤网高出水面,接着转动推开第三滤网,使其的开合端与活动杆相触。后续控制转盘转动,转盘带动第一滤网同步转动,此时位于第一滤网上的原料药会在第三滤网的导向作用下,从缺口出掉出,进入下一道工序。

17、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转盘和升降杆的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滤网的最大活动高度为缺口底部所在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三滤网的最大开合幅度为第三滤网的自由端与活动杆相触,所述缺口位于浸泡缸的右侧,所述第三滤网与缺口的后端铰接,所述转盘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所述第二滤网与活动杆活动套接。在导出原料药时,需要确保第三滤网的凸面与第一滤网的引导方向相同,从而顺利将原料药导出缺口。第二滤网可上下活动调节,且在失去外力作用下,第二滤网可停留在所固定的位置上。若水位高度不足,且有原料药上浮,为保证原料药与水充分接触和保证清洗效果,可下压第二滤网,保证所有原料药位于水位线以下。

18、进一步的,所述加工提取装置还包括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固定架、调节杆和导流槽,所述固定架安装于缺口下方,所述导流槽通过调节杆与固定架转动连接。通过转动调节杆和导流槽的角度,使得导流槽的上端与缺口连通,并使得导流槽的下端引导至盛装容器内。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发明参照《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华本草》、《伤寒论》及其他经典中医文献,选用治疗风湿病的药物成分都是天然材料,安全性较好,疗效明确。同时可针对于适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等主要诱因导致的风湿病,达到更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效果和保健功能,适用于临床上规模化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是由下列重量范围的成分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芪12份、独活10份、当归7份、乳香6份、桂枝10份、杜仲9份、川芎5份、五味子8份、薄荷5份、防风8份、草乌4份、白术11份、白芍9份、赤芍9份、羌活7份、秦艽7份、艾叶6份、龙骨10份、牛膝12份、桑寄生8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原料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包括用于清洗、浸泡原料药的加工提取装置,所述加工提取装置包括驱动机构、过滤机构和浸泡缸(1),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带有转盘(2)的底座(3)和升降杆(4),所述升降杆(4)设置于转盘(2)的中央,所述底座(3)内设置有用于连接转盘(2)和升降杆(4)的驱动组件,所述升降杆(4)包括安装于转盘(2)上的定位杆(401)和套接于定位杆(401)上方的活动杆(402),所述浸泡缸(1)安装于底座(3)上且底部中央预留有供定位杆(401)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处设置有防水组件,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活动杆(402)底部和上端的第一滤网(5)和第二滤网(6),所述第一滤网(5)和第二滤网(6)结构相同且直径与浸泡缸(1)的内径相等,所述浸泡缸(1)的上端侧壁开设有缺口(7),所述缺口(7)处设置有向浸泡缸(1)内腔开合的第三滤网(8),所述第三滤网(8)为与浸泡缸(1)侧壁相同的弧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转盘(2)和升降杆(4)的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滤网(5)的最大活动高度为缺口(7)底部所在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三滤网(8)的最大开合幅度为第三滤网(8)的自由端与活动杆(402)相触,所述缺口(7)位于浸泡缸(1)的右侧,所述第三滤网(8)与缺口(7)的后端铰接,所述转盘(2)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所述第二滤网(6)与活动杆(402)活动套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提取装置还包括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固定架(9)、调节杆(10)和导流槽(11),所述固定架(9)安装于缺口(7)下方,所述导流槽(11)通过调节杆(10)与固定架(9)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风湿病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制备方法,其主要原料药是由所述黄芪、独活、当归、乳香、桂枝、杜仲、川芎、五味子、薄荷、防风、草乌、白术、白芍、赤芍、羌活、秦艽、艾叶、龙骨、牛膝、桑寄生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并通过提取与浸泡、煎煮、再次煎煮、合并滤液、蒸馏与浓缩、制成散剂、包装等药物制备方法制作而成。本发明选用治疗风湿病的药物成分都是天然材料,安全性较好,疗效明确。同时可针对于适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等主要诱因导致的风湿病,达到更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效果和保健功能,适用于临床上规模化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黄再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黄再军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