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理宫寒痛经的外用保健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70575发布日期:2024-03-22 10:23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理宫寒痛经的外用保健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保健,具体为一种调理宫寒痛经的外用保健贴。


背景技术:

1、宫寒顾名思义是“子宫寒冷”的简称,宫寒是导致痛经一大因素,宫寒引起的痛经又称为主治少腹寒凝血瘀证,症见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小腹作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瘀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者,或瘀血阻滞,久不受孕,舌暗苔白,脉沉弦而涩。

2、目前临床上治疗宫寒痛经,基本上是用西药止痛药或激素类药物,在治疗痛经时疗效不理想、易复发,而且副作用大,而治疗此类疾病的中药,大多口服口感差,给患者带来抵触情绪。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理宫寒痛经的外用保健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疗效不理想、副作用大和服用口感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调理宫寒痛经的外用保健贴,包括无纺布,所述无纺布的表面连接有胶体,所述胶体表面有一层离型纸。

3、优选的,所述胶体为医用压敏胶,所述胶体由中药粉、压敏胶等组成。

4、所述中药组合物所用原料药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组成:

5、干姜10-30克、肉桂2-4克、小茴香1-2克、当归8-10克、川芎5-7克、赤芍5-7克、蒲黄8-10克、五灵脂5-7克、乳香3-5克、没药5-7克、川楝子5-10克、延胡索2-4克、黄连2-10克、吴茱萸2-5克、鸡血藤9-12克、威灵仙6-10克、石苇6-12克、益母草9-15克、艾叶5-10克。

6、该制备方法包括一下步骤:

7、步骤1:中药原料经筛迭、除尘和低温干燥后用打粉机将各种药材原料分别粉碎达100-200目;

8、步骤2:将原料粉体按照配方比重称重然后使用小型搅拌机将各中药粉体均匀混合,待用;

9、步骤3:将医用压敏胶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融化至液体状态,按比例加入中药粉混合均匀后涂在无纺布上。

10、步骤4:将带药无纺布按要求分切成保健贴。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理宫寒痛经的外用保健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调理宫寒痛经的外用保健贴,通过贴敷于(前)气海、关元,(后)肾腧、命门等穴,可以活血祛瘀,温经止痛,主治少腹寒凝血瘀证,使用中药保健贴的方式轻便简易,疗效显著无副作用,不需要口服,没有口感差从而影响患者情绪的苦恼,同时方便患者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调理宫寒痛经的外用保健贴,包括无纺布(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1)的表面连接有胶体(2),所述胶体(2)表面有一层离型纸(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理宫寒痛经的外用保健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2)为医用压敏胶,所述胶体(2)由中药粉、压敏胶等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调理宫寒痛经的外用保健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所用原料药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草药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理宫寒痛经的外用保健贴,其特征在于:该一种调理宫寒痛经的外用保健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一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医疗保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调理宫寒痛经的外用保健贴,包括无纺、胶体、离型纸,所述胶体中中药组成为:干姜、肉桂、小茴香、当归、川芎、赤芍、蒲黄、五灵脂、乳香、没药、川楝子、延胡索、黄连、吴茱萸、鸡血藤、威灵仙、石苇、益母草、艾叶。该调理宫寒痛经的外用保健贴,通过贴敷于(前)气海、关元,(后)肾腧、命门等穴,可以活血祛瘀,温经止痛,主治少腹寒凝血瘀证,使用中药保健贴的方式轻便简易,疗效显著无副作用,不需要口服,没有口感差从而影响患者情绪的苦恼,同时方便患者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菡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